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高考区域地理复习: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习题含答案

2021高考区域地理复习: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习题含答案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系列练习: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
一、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额尔齐斯河流域上游河段示意图,图中甲镇在世界地质界被称为“稀有金属博物馆”,是该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源头。

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示信息可判断( )
A.该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小B.该河以雨水补给为主
C.图示区域地势北高南低D.丰水期出现在冬季
2.甲镇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最主要优势是( )
A.有色金属资源丰富B.水陆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 D.科技力量雄厚
近代,我国滇、藏、川之间的贸易是通过“茶马古道”进行的,它是以马帮(骡马)运输为基础,实现川、滇的茶叶和西藏马匹、药材的交易,故称“茶马古道”。

读图完成3~4题。

3.马帮运输是滇、藏、川间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采用马帮运输的主要原因是( )
A.当地畜牧业发达,骡马数量多
B.当地经济落后,发展马帮运输可增加就业机会和运输收入
C.可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D.骡马适应性强,可满足当地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对交通运输的需要
4.在建设云南、四川通往西藏的交通线时,国家坚持了先公路后铁路的原则,其原因是( )
①公路运输灵活性强,对地势起伏的适应性远比铁路强
②沿线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运输量不大
③公路运输的连续性比铁路强,运输效率更高
④公路建设的工程造价远比铁路低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①④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5~7题。

5.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A.远大于2000毫米B.约为2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
6.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
A.坡面B.洪积扇C.河谷 D.湖盆
7.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
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西藏旅游不断升温。

结合下图,完成8~10题。

8. 与我国其他地区比较,青藏高原主要的特色旅游资源是
A.高原雪域风光和藏族文化
B.温带草原风光和藏族文化
C.水乡风光与汉族文化
D.温带荒漠风光和藏族文化
9. 赴西藏旅游,采用“渐进—阶梯式”模式,其原因是为了
A.抵御恶劣的气候环境
B.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
C.适应当地的交通条件
D.躲避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10. 每年旅游旺季,西藏布达拉宫每日仅开放6.5小时,接待850位游客,其主要原因是
A.交通条件不便
B.自然条件限制
C.环境容量限制
D.游客数量不足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为解决多年冻土层不稳定对路基的影响,采用了自动温控通风管技术(如图所示),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0℃时关闭,低于0℃时打开。

该地一年中日平均气温的变化范围为-14℃~8℃,负温期(日平均气温小于0℃的时期)约6.5个月。

据此完成11~12题。

11. 通风管挡板
A. 正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B. 负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C. 夜晚多打开,储冷、降温
D. 夏季多打开,通风、散热
12. 与江汉平原相比,该地
A. 负温期短
B. 气温年较差大
C. 气温日较差大
D. 太阳辐射弱
读塔里木盆地图,回答13~15题。

13. 上图所示地区大部分聚落已移向地势较高的地方,主要是因为
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垦
C.交通线布局
D.荒漠范围扩大
14. 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上看呈
A.网状分布
B.“之”字形分布
C.带状分布
D.环状分布
15. 制约塔里木盆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光照
C.水源
D.土壤
枸杞是宁夏五宝之一,宁夏境内的中宁县是我国著名的枸杞之乡,已经有600多年的种植历史。

据此完成16~17题。

16. 该地区枸杞质地优良的自然原因有
A. 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
B.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 水源充足,黑土肥沃
D. 市场需求量大
17. 该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有
A. 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
B. 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C. 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酸化、板结
D. 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
我国资源型城市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落期。

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下图为“该区域简图”。

读图,完成18~19题。

18.下列关于包头建设国家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分析,正确的是
A.科技实力不强,需要引进人才和技术
B.扩大稀土产量,增加出口量
C.黄河含沙量大,工业水源水质差
D.靠近黄河、铁路,水陆交通便利
19.下列有关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措施,不可行的是
A.延长产业链,加强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
B.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面临成长—成熟—衰落的过程,发展第三产业是唯一出路
C.完善基础设施,关闭整合亏损严重且又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企业
D.对废矿区复垦,有针对性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旅游业等
二、综合题
20.读我国某区域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降水量线,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该区域降水量的分布特征。

(2)该区域的青海省素有“中华水塔”之称,试说明其自然地理条件。

(3)简析该区域东南部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自然原因。

(4)图中A地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多,年均气温最低的地区,试从大气热力作用角度分析该地区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的原因。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湟水流域内降水量为300-500mm,湟水谷地流域面积仅占青海省面积的2.2%,耕地面积却相当于全省的56%,并养育了全省人口的61%。

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米,有“清凉夏都”的美名。

湟水谷地孕育了辉煌的文化,这里有汉、藏、蒙、土、天、撒拉等民族,因而多元化特色浓郁,为了缓解湟水干流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青海省从湟水最大支流大通河引水,穿越山脉进入湟水流域,其中调水总干渠可以自流到湟水,下图示意引大济湟工程线路。

材料二:湟水谷地附近示意图。

(1)简述把大通河作为湟水调水水源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分析西宁市夏季气温特点及成因。

(3)简要分析青海省的耕地主要集中于湟水谷地的原因。

2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宁夏回族自治区简图(下图)。

材料二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中国内陆,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大部分在400mm以下,降水自南向北递减。

春小麦-向日葵复种是宁夏平原农业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治理土地退化的有效方法。

(1)分析宁夏平原灌渠纵横的原因。

(2)宁夏北部海拔小于1500米的地区为枸杞种植适宜区。

分析该地区枸杞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3)说明春小麦-向日葵复种能有效治理宁夏平原土地退化的原因
答案 1. C 2. A 3. D 4. D 5. C 6. A 7. B 8. A 9. B 10. C 11. C 12. C13. D 14. D 15. C 16. B 17. B 18. A 19. B
20. (1)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2)地处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地势高;有冰川积雪融水、降水和地下水作为河流的补给来源。

(3)地处低纬,热量条件好,降水充沛(两点都要答全);垂直地带性显著。

(4)青藏高原地区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所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干燥,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少,对地面辐射吸收少,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所以气温低。

21. (1)大通河年径流量较大;大通河流域人口较少,经济落后,对水资源需求较少;大通河距离湟水近;可自流,工程量小。

(2)青海省西宁市夏季凉爽,温差大;原因:西宁市海拔高,气候凉爽;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温日较差大。

(3)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之上,海拔高,热量条件差;青海省深居内陆,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多荒漠,绝大部分地区不利于发展种植业,耕地少;湟水谷地海拔相对较低,水热条件较好,适宜发展种植业;种植业历史悠久。

22. (1)宁夏平原降水量少,以灌溉农业为主;离黄河近取水方便;地形平坦易于灌渠修建。

(2)大于等于10°C的积温数值较高,热量条件较好;光照条件较好;气温日较差较大,利于枸杞糖分积累;海拔较低(或地处宁夏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较肥沃;临近黄河(河流),有灌溉水源。

(3)复种能降低水和风对土壤的侵蚀;提高土壤肥力;减轻土壤污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