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个案研究观察记录

幼儿个案研究观察记录

分析与研究:
2——3岁的孩子爱模仿的特点非常突出,而模仿又是这个时期孩子主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往往是平时最爱模仿的行为。秦*之所以喜欢打人、骂人,有一半的因素归咎于平时所看的一些武打的电视,通过模仿使他渐渐形成了习惯。因此,在以后的引导过程中,一方面多让他观看一些有益的电视,转移他的模仿对象,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引导他逐渐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使他产生愉快的情绪,积极的行动。
4、说教:和宝宝谈话,适当给他一定的引导和鼓励。
效果记录:
通过以上老师的努力,明显改善了幼儿来园的表现,使幼儿基本上能高兴来园,开心回去;并在老师的提醒和督促下,能够自己小便。但在攻击性行为方面还有待加强观察,加强引导。
九月份观察记录与分析
时间:9月5
活动形式:“咬人事件”
地点:活动室
观察内容记录:
秦*上幼儿园有两个月多了,而咬人的现象仍旧时有发生。9月托班的另外一部分幼儿也开始入学了,大部分的幼儿都在老师的安慰下稍微稳定了自己的情绪后,并且开始玩起玩具来,突然王**大叫起来,原来王立德背上被秦*咬了一口。我批评了他一顿,向他指出这种行为是不对的,然后采取了隔离办法,让他暂时离开这种情境,帮助他明白老师为什么不让他接着玩玩具,为什么让他离开。可是,不一会,我又听到张**也大声叫了起来,张晟源也给他咬了一口。
时间:9月27
活动形式:抢玩具
地点:活动室
观察内容记录:
秦*从来就很霸道,不知道怎样和小朋友交流,今天他又因为没有抢到自己心爱的玩具开始想和同伴打架,我看见后,连忙把秦*拉到了一边,告诉他想玩玩具时先来告诉老师,如:带老师到要去的玩具前等,同时告诉他通过协商交换玩玩具的。教他学说一些简单的句子,如:“让我玩玩好吗?”“你玩好给我玩好吗?”等。在我的督促与帮助下,聪明的秦瑞有了与他人分享的意识,同时也在交往中渐渐地学习着和别人“商量。
教育
目标:
1.知道幼儿园的玩具大家一起玩,并能和同伴友好地玩。
2.不打人、不咬人,初步懂得关心同伴,与同伴能友好相处。
3、初步培养他自我动手能力的意识。
八月份观察记录与分析
时间:8月27
活动形式:“来园事件”
地点:幼儿园门口
观察内容记录:
一大早,接车的保育员老师告诉我,秦*小朋友在车上哭闹着不愿上幼儿园。也不愿进来,我很诧异,马上跑去接他,秦*每天在幼儿园都很开兴,但是每天的早上坐校车总要哭。下午回家,他也总是要哭,天天吵着要我送他回家,每次当我送他到校车里时,就像一场生与死别的分离,后来送他坐校车的事就一直由蒋老师。司机对他也是极其的头痛。
采取的措施对策:
1、家园沟通:积极和家长沟通,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加大家长对老师的信任,配合老师的工作,放弃自己“打的”接送孩子
2、模仿示范: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我上幼儿园的情景游戏;从家里出门——坐校车——来园——向老师问好——作游戏。
3、环境创设: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刺激,为幼儿提供合理的活动空间,加强对幼儿的看护和语言提示。
时间:9月13
活动形式:我不让你进
地点:午休室
观察内容记录:
快要睡午觉了,老师说:“小朋友,我们马上就要睡觉了,今天老师要看看哪个宝宝最快。”于是大家马上就去上厕所了,我在厕所里帮着一些能力差的幼儿,突然,姜*大声喊到;“老师秦*不让我们进去,打我……”我跑出来一看,只见秦瑞*个脚分别放在两边的门槛上,两个手一个奥特曼的姿势,把所有的小朋友都挡在了门外;于是我对秦瑞说:“宝宝,你为什么不让小朋友进去呀?”秦*两眼一瞪:“哼!我不睬你,我是奥特曼”
时间:9月19
活动形式:滑滑梯事件
地点:户外
观察内容记录:
一天上午,我们的课程是滑滑梯,宝宝们也学会了儿歌——“上上下下”,大家在边念儿歌边高兴得滑滑梯时,忽然,耳边传来一阵哭喊声,我寻声走过去,发现立*的手指上出现了被咬的痕迹。我边安抚立德边问:“立*,谁咬你了?”立*边哭边将小手指向站在他旁边的秦瑞。我立刻明白了,然后对正宇说道:“你咬他了?”秦*看了看我说:“我不喜欢他,他不让我滑”接着以极快的速度抢在另一个小朋友的前面冲下了滑梯。针对他的行为,我立刻把他请到了身边,告诉他咬人是不对的,玩具要大家一起玩。秦*听了老师的话,很高兴地答应着,一溜烟式的又跑向了滑梯。
采取的措施对策:
一〉控制环境影响重视成人的榜样示范作用
控制环境影响,重视成人的榜样示范作用。这是从观察学习角度提出的控制儿童攻击行为的一个策略。从社会环境中寻找那些可能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并予以控制和消除,如禁止儿童看暴力影视等,同时要求成人自身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不具有攻击性,并通过成人的教育使儿童形成对有关攻击性行为的正确认知,帮助儿童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鼓励儿童学习、模仿影视中的积极行为,批评攻击性行为。这样,儿童在其他的情境中就能根据内部良好的认知结构调节、控制自己的攻击行为,逐步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的水平。经过这件事,妈妈和我达成共识:1、在他看奥特曼的时候要多引导幼儿观察奥特曼的正面。2、有意慢慢减少他观看奥特曼的时间。
分析与研究:
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对幼儿的影响:秦*是家中的掌上明珠,平常关爱过度、疼爱有加,特别是爷爷和奶奶对他总是百依百顺,让其为所欲为,不高兴也可以打奶奶,妈妈在这种家庭的影响下,也对他很无奈,孩子不愿坐校车,因为孩子喜欢坐小车,所以聪明的秦*,就每天闹,妈妈有时不忍心,就和宝宝一起“打的”来园,久而久之,宝宝的闹车事件越来越凶,这样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过度包容孩子的行为和要求,致使孩子易形成任性、反抗、神经质等不良行为。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个案研究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
姓名:秦*
性别本
情况:
1.不守纪律约束,喜欢自由四处跑,常常干扰他人正常活动。
2.以自我为中心,爱发脾气,喜欢争抢,不会谦让,有攻击性行为。
3.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缺乏耐心,容易受外界刺激干扰。
家庭
背景
分析:
爸爸妈妈都是外地到上海来打工的私人营业者,家庭经济相对优越,来上海之前孩子从小有祖辈照顾,入园前才和爸爸妈妈一起住,由于祖辈的过渡宠爱,孩子已渐渐形成了任性、爱咬人、爱发脾气,喜欢争抢,不会谦让,有攻击性行为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父母希望能通过老师的帮助,一方面改掉这些坏习惯,另一方面能帮助孩子愉快而正常的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时间:8月31
活动形式:日常行为
地点:教室
观察内容记录:
秦*不知什么原因,这段时间总喜欢把尿尿在裤子上。尿玩后,他总会自己去书包找裤子,然后说:“我要换裤子。”而老师呢,总是无奈的对他说:“宝宝,你为什么不去小便,要把裤子尿湿?”而他总是一句接着一句的说:“不理你,我要换裤子了。”我在三的问他,他就告诉我:“我喜欢换裤子,好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