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组织低年级小组合作学习
洞庭湖学校刘芹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人际交往和实践探索的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很好的教学方式。
但在运用这种形式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堂上只要是小组讨论,学生个个嘴巴都在动,看似场面非常热闹,好像在合作讨论,但仔细观察,有的学生趁机还做其它的事,根本没有耐心倾听别人的发言,有时教师让每一组选一个学生代表发言,他站起来所说得是他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根本不是他小组合作讨论过的观点和想法,有的小组总是个别学生在唱独角戏,只要这个学生一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学生就跟着说,根本不用讨论。
那么在教学中,小组合作尤其是低年级的小组合作应该如何组织实施,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它最大的优势,为学生的最有效发展服务?我在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存在问题,谈谈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语文s版教材一、二年级安排认识常用汉字数量多,结构复杂,难认、难记,平均每课要学习14个左右的汉字。
识字教学初期,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识字方法的逐步掌握,每课的14个生字,要教师一个一个地教,学生要一个一个地说字音、字形、字义,十分浪费时间,也没有十分必要了。
那么如何在节约时间的前提下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呢?我决定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一、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
为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
我学习别人好的经验做法,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基本上四人一组,小组内一个优生,一个中上生,一个中下生,一个学习有困难生,优生与困难生同桌,并担任组长。
小组建成后,我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要相互友爱,互帮互助,你荣我荣,体现出小组的团体力量和精神。
二、选拔并培养小组长至关重要。
小组长是小组的核心,小组学习的成败,往往与组长有很大的关系。
小组长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首先是学习骨干积极分子,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有较好的基础;
其次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愿意对学习差的同学提供帮助,可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避免教师指定,尊重学生的意愿。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一般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的任务而定:
(1)同桌合作,适合于小问题讨论(读课文,考核词语等)
(2)4人小组学习,适用于难度较大的讨论(学习一类字、二类字、组词、造句等)
(3)还可以是分工协作,每人承担其中一部分任务。
三、合理选择学习的最佳内容
合作学习并不是仅仅意味着安排学生按小组坐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教师应对活动过程的各个方面,尤其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给予认真思考和关注,努力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内容,使合作学习更为合理有效。
教师要尽量设计一个人学习不方便,只有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人才能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合作。
识字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齐读生字,指名说说要注意的地方(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边音鼻音),解决字音,然后进入小组合作,解决字形及字义。
四、明确的目标和责任分工。
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
我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首先强调,一切听从组长的号令,不随便讲话。
然后进行任务分配。
力求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使小组成员全员参与,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使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地进行。
第一步:四个学生记字形。
(学有困难生,听;优生,听;中上生,说说这些字怎么记;中下生,说说这些字怎么记。
)第二步:组词(学有困难生,读生字,并口头组词;其他学生跟读指出不足)第三步:选词造句(中上生造句,优生补充,其他学生复述句子)。
五、准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时间
刚开始进行小组合作时,由于我对合作学习的时间估计不足,怕超出预定的时间,完不成预定的教案,一再催促学生,学生无法从容进行识字学习,最后的小组展示时出现错误较多较大,偏离了预设的教学期望,造成合作“虎头蛇尾”的现象。
有时候我对合作学习时间估计过多,又会出现学生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东张西望等不良行为。
后来我不断摸索,逐渐把握要对讨论的难度,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而对合作学习的时间有相对比较精确的预算。
这样在合作学习时,我明确的给出时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也有利于学生高度专注,积极参与。
六、培育小组合作技巧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意识等都是有限的,开展有成效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为使合作学习更为有效,教师应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技巧。
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1)学会倾听。
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
学生在讨论时相互尊重,学会倾听,这也是人际交往必备的素质。
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评价,唯我独尊,是现在孩子的通病。
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影响讨论效果,还无法使讨论深入。
因此我们要训练学生会听:一是要学会倾听老师的提问,会听操作要点,和小组分工要求;二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要插话;三是会听别人发言的要点,善于将收集的信息归纳总结。
我把同桌合作汇报环节,特意设计为:你的同桌说了什么?说的怎么样?或者你的同桌读得怎样?这是锻炼他们倾听能力的最好办法,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复述能力。
(2)学会表达。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
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
而在合作学习中常常会出现号称“小权威”的学生独占课堂,部分学生沉默不语,袖手旁观的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我深入到小组中去,调动这些学困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适当给予回答的机会,把一些简单的问题让给他们说,并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肯定。
使那些基础知识差、思维能力弱、不善言谈的学生也有参与、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我的原则是,汇报阶段每个组员都要发言。
(3)学会讨论。
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
教师要在关键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掌握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4)学会评价。
教师应该要求学生针对某一同学的发言谈谈自己的想法。
使评价有目标、有内容,言之有物,比如评一评这种识字方法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为什么?教师要循序渐进,谆谆善诱,允许学生用一句话评,两句话评,慢慢地学会有条理地说出自己的理由。
七、鼓励为主,教师评价有方
在每次小组合作学习完了之后,教师要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我采取了个体与小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小组要求做到(1.纪律好,不讲废话。
2.认真,没有人开小差,3.能帮助别的小组解决难记的字形。
4.齐读课文。
)个人要求做到(1.认读抽查正确率高。
2.发言有自信,声音响亮。
)
在这样的评价体制下,学生兴趣高涨,不仅把识字方法说得头头是道,而且小组成员间团结一致,互帮互助,是枯燥的学习变得兴趣盎然,生机勃勃。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是为了不教”。
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处处为学生着想,对学法指导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道路上,我将坚定不移的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教学,争取让我的课堂充满活力与灵性。
201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