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复习提纲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复习提纲

第一章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热力系统:用界面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这种人为分隔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边界:分隔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外界: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

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

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称为绝热系统。

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称为孤立系统C 热力状态: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

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了热的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态,简称为平衡状态。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

如温度(T)、压力(P)、比容(U)或密度(P )、内能(U)、焓(h)、熵(s)、自由能(f)、自由焓(g)等。

基本状态参数:在工质的状态参数中,其中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温度:是描述系统热力平衡状况时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物理实质是物质内部大量微观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的宏观反映。

注: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T=273+t。

热力学第零定律:如两个物体分别和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之间也必然处于热平衡。

压力:垂直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也称压强。

相对压力:相对于大气环境所测得的压力。

如工程上常用测压仪表测定系统中工质的压力即为相对压力。

注:课本中如无特殊说明,则所说压力即为绝对压力。

比容:单位质量工质所具有的容积,称为工质的比容。

密度:单位容积的工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工质的密度。

强度性参数:系统中单元体的参数值与整个系统的参数值相同,与质量多少 无关,没有可加性,如温度、压力等。

在热力过程中,强度性参数起着推动 力作用,称为广义力或势。

广延性参数:整个系统的某广延性参数值等于系统中各单元体该广延性参数 值之和,如系统的容积、内能、焓、熵等。

在热力过程中,广延性参数的变 化起着类似力学中位移的作用,称为广义位移。

准静态过程:过程进行得非常缓慢,使过程中系统内部被破坏了的平衡有足 够的时间恢复到新的平衡态,从而使过程的每一瞬间系统内部的状态都非常 接近平衡状态,整个过程可看作是由一系列非常接近平衡态的状态所组成, 并称之为准静态过程。

可逆过程:当系统进行正、反两个过程后,系统与外界均能完全回复到初始 状态,这样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膨胀功:由于系统容积发生变化(增大或缩小)而通过界面向外界传递的机 械功称为膨胀功,也称容积功。

热量:通过热力系边界所传递的除功之外的能量。

热力循环:工质从某一初态开始,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最后又回复到初始 状态的全部过程称为热力循环,简称循环。

2. 常用公式温度:T 273 t式中F —整个容器壁受到的力,单位为牛(N ); f —容器壁的总面积(m 2)。

2. p B P g ( P>B )PF f式中B—当地大气压力P g—高于当地大气压力时的相对压力,称表压力;H —低于当地大气压力时的相对压力,称为真空值。

比容:2. v 1式中一工质的密度kg/m3v —工质的比容m3/kg热力循环:q - w或u 0 , ■ du 0循环热效率:七致彳亚1亚q i q i q i式中q i—工质从热源吸热;q2—工质向冷源放热;W0—循环所作的净功。

制冷系数:q21W oq2q1 q2式中q1—工质向热源放出热量;q2—工质从冷源吸取热量;W0—循环所作的净功。

供热系数:q12q1W o q1 q2式中q1—工质向热源放出热量1. v式中m3/kgV—工质的容积q 2—工质从冷源吸取热量w o —循环所作的净功3.重要图表 边界 / 尸• ■ • ■ - . ■ ■ ”TH1; j:工;胡h”活塞匚:系统::L1 : ■/ < :叮八・气缸、1 81 8 * * ■ B ad 」水平图1-1热力系统假想边界图1-2边界可变形系统控制界血 ―i _1 ------------ 冷空气|_ X------ 1—± ------ 1热空气 11 1 ・ 1 1 1 ------- /---- 12加热器 图1-3开口系统外界图1-4孤立系统孤立系统边界图1-6各压力间的关系(a )正循环;(b )逆循环A 、有关/不具有B 、无关/不具有C 、有关/具有D 、无关/具有例题:2 把热量转化为功的媒介称为()A 、功源B 、热源C 、质源D 、工质 3 ()与外界肯定没有热量交换但可能有质量交换图1-5 U 形压力计测压正压p大气圧力月1110」 -Bn*1! 1 2 311贝Lk0 绝对真空图1-14任意循环在p v 图上的表示A 、绝热系统B 、孤立系统3、 从大气压力算起的压力为( A 、表压力B 、绝对压力4、 强度性参数与系统的质量(C 、闭口系统D 、开口系统 ) C 、真空度 D 、标准压力),()可加性5、在工质热力状态参数中,属于基本状态参数是()A、压力B、内能C、焓D、熵6工质经过一个循环,又回到初态,其焓值()A、增加B、减少C、不变D、变化不定7、系统进行一个过程后,如能使()沿着与原过程相反的方向恢复初态则这样的过程为可逆过程A、系统B、外界C、系统和外界D、系统或外界第二章气体的热力性质1.基本概念理想气体:气体分子是由一些弹性的、忽略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不占有体积的质点所构成。

比热:单位物量的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1K (「C)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比热。

定容比热:在定容情况下,单位物量的物体,温度变化1K (1C)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定容比热。

定压比热:在定压情况下,单位物量的物体,温度变化1K (1C)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定压比热。

混合气体的分压力:维持混合气体的温度和容积不变时,各组成气体所具有的压力。

道尔顿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力P等于各组成气体分压力P i之和。

混合气体的分容积:维持混合气体的温度和压力不变时,各组成气体所具有的容积。

阿密盖特分容积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容积V等于各组成气体分容积V i之和。

混合气体的质量成分:混合气体中某组元气体的质量与混合气体总质量的比值称为混合气体的质量成分。

混合气体的容积成分:混合气体中某组元气体的容积与混合气体总容积的比值称为混合气体的容积成分。

混合气体的摩尔成分:混合气体中某组元气体的摩尔数与混合气体总摩尔数的比值称为混合气体的摩尔成分。

2.常用公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 . pv RT式中p—绝对压力Pav —比容m3/kgT—热力学温度K适用于1千克理想气体。

2. pV mRT式中V —质量为mkg气体所占的容积适用于m千克理想气体。

3 . pV M R0T式中V M=M V—气体的摩尔容积,m3/kmol ;R O=MR—通用气体常数,J/kmol • K 适用于1千摩尔理想气体。

4.pV nR°T式中V—nKmol气体所占有的容积,m3;n—气体的摩尔数,n罟,kmol适用于n千摩尔理想气体。

5.通用气体常数:R OR O 8314 J/Kmol • KR O与气体性质、状态均无关6 .气体常数:R_R O 8314 RM MJ/kg • KR与状态无关,仅决定于气体性质。

721Y1 .£2X2.T T2比热:1 .比热定义式: c 诰表明单位物量的物体升高或降低1K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其值不仅取决于物质性质,还与气体热力的过程和所处状态有关。

式中c —质量比热,kJ/Kg • k c'—容积比热,kJ/m 3 • kMe —摩尔比热,kJ/Kmol • k量。

5. 梅耶公式:c pc vRMc p Mc v MR R 06. 比热比:2 •质量比热、容积比热和摩尔比热的换算关系:c'竺 22.43.定容比热:c vq vdTdT表明单位物量的气体在定容情况下升高或降低1K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4.定压比热:C pq p dh dTdT表明单位物量的气体在定压情况下升高或降低1K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c vC vCPC'PC'vnRMc p Mc v道尔顿分压定律:p p 1 p 2 p 3nP n P ii 1 T,V分压力的确定 p i 鳥p r i p例题:1、 气体的定容比热较定压比热( A 、大一些B 、大很多2、 理想气体的比热() A 、与压力和温度有关 C 、与压力和温度都无关 C 、小D 、相等B 、与压力无关而与温度有关 D 、与压力有关而与温度无关M i M iX i-M M m n i M im nMM ir i阿密盖特分容积定律:v w v 2 V 3 V n,「P质量成分:g i g 2 L Lg ng i 1i 1容积成分:r iViVnr ri $ L r ni 1r i1摩尔成分:X i nnnX X i X 2 L L X n X i 1容积成分与摩尔成分关系:质量成分与容积成分:X ig ig iP i Mg i g gp g i gM PR i忖Pg i —mni 1斤第三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系统,而其总量保持恒定,这一自然界普遍规律称为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

把这一定律应用于伴有热现象的能量和转移过程,即为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一类永动机:不消耗任何能量而能连续不断作功的循环发动机,称为第一类永动机。

热力学能:热力系处于宏观静止状态时系统内所有微观粒子所具有的能量之和。

(状态量)外储存能:也是系统储存能的一部分,取决于系统工质与外力场的相互作用(如重力位能)及以外界为参考坐标的系统宏观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宏观动能)。

这两种能量统称为外储存能。

轴功Ws:系统通过机械轴与外界传递的机械功称为轴功。

(过程量)流动功(或推动功)Wf :当工质在流进和流出控制体界面时,后面的流体推开前面的流体而前进,这样后面的流体对前面的流体必须作推动功。

因此,流动功是为维持流体通过控制体界面而传递的机械功,它是维持流体正常流动所必须传递的能量。

(状态量)焓:流动工质向流动前方传递的总能量中取决于热力状态的那部分能量。

对于流动工质,焓=内能+流动功,即焓具有能量意义;对于不流动工质,焓只是一个复合状态参数。

H=u+pv稳态稳流工况:工质以恒定的流量连续不断地进出系统,系统内部及界面上各点工质的状态参数和宏观运动参数都保持一定,不随时间变化,称稳态稳流工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