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效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有效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建设课改特色学校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以校为本”的改革方案强烈影响着我们原本熟悉的教育环境,在实际教学中,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存在严重的“重教有余,重学不足”,我们也都深刻地认识到: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有效教学。

(一)课题的提出
1、现代教学教育应对时代挑战的需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面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实社会,我们只有改进课堂教学策略,才能使教学教育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也才能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做出积极的反映。

2、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

进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必然要涉及两个方面:教学观念的改变和教学策略的更新。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我校教师要求改变课堂教学现状的迫切希望。

纵观课堂教学现状,我校已将洋思中学的教育模式内化为自己的课堂模式。

将杜郎口教学模式融入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还依然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弊端:
①重“教”轻“学”,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教师过于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活动中往往是单向施动,学生被动地按教师要求参与活动。

②重结果,轻过程,教学活动过程乏味:有些教师教学内容、教法单一,往往是复习、讲解、练习等循环往复;习题呈现的素材也是常年不变,千篇一律。

③重知识掌握,轻探究能力;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将杜郎口教学模式融入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创出一套具有义安二中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实施中,在教师指导下构建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全面体现课程目标,注重单位时间学习效率,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过程(二)、课题研究目标:
1、研究目标:
①探索一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②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③培养一批能用创新理论与方法成功地进行教学的骨干教师。

2、内容:
①构建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使课堂教学的教材教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认识和发展为中心,从研究如何教学生学变为指导学生自己学会。

”②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说,敢做,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发展思维,建立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1——2009.5)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师观念
通过集体培训,聘请专家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

各科分组讨论,定出各科教学思路,以后通过座谈、外出学习等形式,走出去引进来,与兄弟学校及中教组定期进行课堂实践与理论知识的交流探讨,集思广益,逐步转变教师观念,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将杜郎口中学“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理念深入人心,做好教师角色的转变。

召开全校学生动员会,转变学生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给学生以充分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个性得以发展,并对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去做提出具体要求。

各班划分小组,形成合作竞争机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让学生有目标、有动力,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全面素质得以提高。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09.5——2010.7)
这一阶段,通过前一阶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使具有义安二中特色课堂模式形成雏形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与其精细化教学管理模式,定型义安二中课堂模式。

我们将继续组织课堂教学大赛,以此来激发广大教师争当名师的积极性,并在观摩教学的同时取长补短,真正提高自己素质。

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积极开展学科组探讨交流活动,以课堂实践活动为载体,将新理论与我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聘请专家引领,不断总结生成,探索出一套具有义安二中特色的新模式。

第三阶段:总结推广阶段(2010.9——2011.1)
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实践探索中和各位专家的引领指导下生成的新模式在全校推广,全校教师人人参与,力争学校每位教师人人都能娴熟应用新模式,能向全市推出一大批名师,推动全市的教学改革。

力争新模式在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中,对我校的教学质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的成
绩大幅提升,在教育界、在社会中收到良好效应。

以上是我校实施有效教学研究实验活动开题报告,请上级审核批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