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肾小球肾炎》ppt课件

《肾小球肾炎》ppt课件


.
10
肾脏的结构形态特点及各部分功能?
▲ 肾小体:似球形,由血管球和肾小囊组成。位于皮质内,每个肾小体有二极,微动脉 入的一端称血管极,与肾小管相连的一端为尿极。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 血管弯曲盘绕而成的血管球。这些毛细血管在出肾小体前再汇合成一个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是肾小管盲端的膨大部,凹陷成双层球状囊,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细胞紧
▲ 诊断 急性肾小球肾炎
.
7
急性肾小球肾炎
▲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 肾炎。其特点为急性起病,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一过性氮 质血症,具有自愈倾向。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而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 虫感染亦可引起。
.
8
泌尿系统有哪些器官组成及各自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 辅助检查 尿常规:蛋白(++),红细胞5-8个/HP,畸形红细胞占80%以上。尿 蛋白定量2.3g/24h。血常规:Hb 120g/L,PLT 168×109/L。血IgA1.06g/L。 IgM0.97g/L,补体C3 0.46g/L,BUN 9.1mmol/L,Cr 197μmol/L。B超:左肾 10.6cm×5.6cm×3.1cm,双肾弥漫性损害。
.
5
肾小球肾炎
▲ 肾小球肾炎又称肾炎综合征(简称肾炎),是常见的肾脏病,指由于各种 不同原因,发生于双侧肾脏肾小球的,临床表现为一组症候群的疾病。肾 小球肾炎共同的表现为(可不同时出现):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 尿量减少或无尿,肾功能正常或下降。
.
6
病例
▲ 李某,男性,21岁·,大学三年级学生, 学校足球队队员。平时身体素质较好, 一个多月前得了重感冒,虽然没吃药,不久后也痊愈了。但是近两周无诱因出 现眼睑及双下肢浮肿,尿量减少,每日70ml左右,伴乏力,食欲下降。于校医 院化验尿蛋白(++),隐血试验阳性,给青霉素治疗无效来吉大一院就诊。发 病以来饮食、睡眠尚可,大便正常。无既往病史和家族史。
▲ 体 格 检 查 体 温 36.2℃ , 脉 搏 72 次 / 分 , 呼 吸 16 次 / 分 , 血 压 20/13.3kpa (150/100mmHg)。皮肤无皮疹、出血点及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颜面 浮肿,无明显贫血貌,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无颈静脉怒张,心肺无异常, 腹软,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肾区无叩痛,下肢轻度水肿。
.
3
肾小球
▲ 肾小球(glomerulus)为血液过滤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构成过滤膜。
.
4
血管球
▲ 血管球(glomerulus)是包在肾小囊中的一团蟠曲的毛细血管。
▲ 一条入球微动脉从血管极处突入肾小囊内,分成4~5支,每支再分支形成 网状毛细血管袢,每个血管袢之间在有血管系膜支持,毛细血管继而又汇 成一条出球微动脉,从血管极处离开肾小囊。因此,血管球是一种动脉性 毛细血管网。由于入球微动脉管径较出球微动脉粗,故血管球内的血压较 一般毛细血管的高,当血液流经血管球时大量水和小分子物质易于滤出管 壁而入肾小囊内。电镜下,血管球毛细血管为有孔型,有利于滤过功能。 在内皮细胞的腔面覆有一层带负电荷的富含唾液酸的糖蛋白(细胞衣),对血 液中的物质有选择性通透作用。内皮外面大都有基膜,但在面向血管系膜 一侧的内皮则无基膜,此处的内皮细胞与系膜直接接触。
泌 尿 系 统
.
1
泌尿系统
▲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其主要功 能为排泄。排泄是指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不为 机体所利用或者有害的物质向体外输送的生理过程。被 排出的物质一部分是营养物质的代谢产物;另一部分是 衰老的细胞破坏时所形成的废物。此外,排泄物中还包 括一些随食物摄入的多余物质,如多余的水和无机盐, 蛋白质等。
贴血管球的毛细血管外面,外层细胞与肾小管相连接。
▲ 肾小囊:是肾小体起始部膨大并凹陷而成的双层杯状囊。外层称壁层,内层称脏层, 两层间的腔隙称为肾小囊腔。壁层为单层扁平上皮,在尿极处与近端小管相连。脏层 为多突状的足细胞组成,紧包在血管球毛细血管外面。内皮脉伸入球囊后,分支成5-8个毛细血管小叶而构成。进入球 囊的小动脉称入球小动脉,经各级分支最后形成盘曲的袢状毛细血管网,称毛细血管 袢。各小叶的毛细血管集合汇成1根出球小动脉,从血管极离开肾小球。
▲ 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的功能是暂时储 存尿液,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
.
9
肾脏的结构形态特点及各部分功能?
▲ 肾脏为成对的扁豆状器官,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浅窝中。约长10-12厘米、宽 5-6厘米、厚3-4厘米、重120-150克;左肾较右肾稍大,肾纵轴上端向内、下 端向外,因此两肾上极相距较近,下极较远,肾纵轴与脊柱所成角度为30度左 右。 肾(kidney)为成对的实质性器官,红褐色,可分为内、外侧两缘,前、后 两面和上、下两端。肾的外侧缘隆凸,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是肾盂、血 管、神经、淋巴管出入的门户。这些出入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合称 肾蒂。由肾门凹向肾内,有一个较大的腔,称肾窦。肾窦由肾实质围成,窦内 含有肾动脉、肾静脉、淋巴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组织等。 肾的 内缘中央有一凹陷,称为肾门。肾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输尿管均由此进出, 这部分结构总称肾蒂。 肾外缘为凸面,内缘为凹面,凹面中部为肾门,所有 血管、神经、及淋巴管均由此进入肾脏,肾盂则由此走出肾外。肾静脉在前, 动脉居中,肾盂在后;若以上下论则肾动脉在上,静脉在下肾单位是组成肾脏 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每个肾脏约有一百多万个肾 单位。 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
2
肾单位
▲ 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每个 肾脏约有一百多万个肾单位。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管是细 长迂回的上皮性管道。通常分为三段:第一段与肾小囊相连,称近端小管, 依其走行的曲直,又有曲部和直部之分;第二段称为髓袢细段,管径细, 管壁薄;第三段称远端小管,分直部和曲部,其曲部末端与集合管相连。 近端小管的直部、细段与远端小管的直部连成“u”字形,称为髓袢,又称 肾单位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