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重点以及题库总结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重点以及题库总结第一章重点一: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软件又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重点二:冯诺依曼机的组成与特点1.冯诺依曼机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2.数据和指令存储在存储器,按地址访存。
3.指令和数据用二进制表示。
4.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5.存储程序6.以运算器为中心重点三:区分存储字、存储字长、机器字长、CPI、MIPS、FLOPS 存储字:存储单元中二进制代码的组合。
存储字长:存储单元中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机器字长:CPU 一次能处理数据的位数,与CPU中的寄存器位数有关CPI:执行一条指令所需时钟周期数MIPS: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题库中对应的习题:1、存储字是指()A、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组合B、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位数C、存储单元的个数D、机器指令的位数2、存储字长是指()A、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组合B、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位数C、存储单元的个数D、机器指令的位数3、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代,四代计算机的主要元器件分别是()A、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激光器件B、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激光器件、光介质C、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D、电子管、数码管、中小规律集成电路、激光器件4、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A 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B 外部设备和主机C 主机和应用程序D 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5、下列()不属于系统程序。
A 数据库系统B 操作系统C 编译程序D 以上三种都属于系统程序6、下列()属于应用软件。
A 操作系统B 编译程序C 连接程序D 文本处理7、下列选项中,描述浮点数操作速度的指标是()A、MIPSB、CPIC、IPCSD、MFLOPS第三章重点一:总线的分类,系统总线的分类。
按照连接部件的不同,总线分为片内总线、系统总线、通信总线。
按照传输信息的不同,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按照传输方式的不同,通信总线分为串行通信总线、并行通信总线。
长距离传输一般用串行通信总线。
重点二:总线判优的3种方式以及特点。
集中式总线判优分为链式查询、计数器定时查询、独立查询3种。
1.链式查询方式对电路敏感,离总线控制部件越近,设备优先级越高2.计数器查询方式:当请求总线的设备地址与计数器一致时,获得总线使用权。
当计数器从0开始,设备的优先级就按0、1、2、3…….、n的顺序降序排列,也就是设备号越小优先级越高。
重点三:比特率和波特率的计算比特率:单位时间内传输二进制有效信息的位数。
波特率:单位时间内传输二进制信息的总位数。
在异步串行传输系统中,假设每秒传输120个数据帧,其字符格式规定包含1个起始位,7个数据位,1个奇校验位,1个终止位,则波特率和比特率为?比特率: 120*7=840bps 波特率:120*(1+7+1+1)=1200bps 题库中对应的习题:1.在链式查询方式下,越靠近控制器的设备()A、得到总线使用权的机会越多,优先级越高B、得到总线使用权的机会越少,优先级越低C、得到总线使用权的机会越多,优先级越低得到总线使用权的机会越少,优先级越高2.在异步串行传输系统中,假设每秒传输120个数据帧,其字符格式规定包含1个起始位,7个数据位,1个奇校验位,1个终止位,则比特率为()。
A、1200波特B、120波特C、10波特D、840波特3在三种集中式总线裁决中,()方式对电路故障最敏感A、链式查询B、计数器定时查询C、独立请求D、都一样4.在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下,若计数从0开始,则()。
A、设备号小的优先级越高B、每个设备使用总线的机会相等C、设备号大的优先级越高以上说法均不正确5.在异步串行传输系统中,假设每秒传输120个数据帧,其字符格式规定包含1个起始位,7个数据位,1个奇校验位,1个终止位,则波特率为()。
A、1200波特B、120波特C、10波特D、840波特第四章重点一:ram和rom的特点与区别ram可读可写,断电丢失信息。
Rom只读。
重点二:各种存储设备之间的性能比较寄存器、主存、cache、外存之间速度、容量、价格的比较。
重点三:动态ram的三种刷新方式动态ram的刷新方式有3种,集中式、分散式、异步式。
重点四:缓存命中率的影响因素缓存命中率和缓存的容量与块长相关。
重点五:汉明码的有关计算(根据原始代码长度求插入检测位的位数、求汉明吗)原始代码长度插入检测位的位数1 22~4 35~11 4重点六:有关存储的小计算(计算数据线地址线根数、计算小芯片个数)重点七:缓存地址映射(大题类型)重点八:CPU与存储的连接(大题类型)对应的题库习题:1.组成32M×8位的存储器,需要1M×4位的存储芯片()片。
A8 B、16 C、32 D、642. 计算机的存储系统是指()ARAM B、ROM C、主存储器 D、Cache、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3. 以下器件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A、CacheB、主存C、寄存器D、磁盘4. 在下列几种存储器中,CPU可直接访问的是()A、主存储器B、磁盘C、磁带D、光盘5. 在存储器层次结构中,存储器从速度最快到最慢的排列顺序是()A、寄存器-主存-Cache-辅存B、寄存器-主存-辅存-CacheC寄存器-Cache-辅存-主存D、寄存器-Cache-主存-辅存6. 计算机的存储器采用分级方式是为了()。
A、减少主机箱的体积B、解决容量、价格、速度三者之间的矛盾C保存大量数据方便 D、操作方便7. 动态RAM的特点是()A、工作中存储内容动态地变化B、工作中需要动态地改变访存地址C、每隔一定时间刷新一遍D每次读出后需根据原存内容全部刷新一遍8. DRAM的刷新是以()为单位进行的A、存储单元B、行C、列D、存储元9. 某S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64K×16位,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为()A、64、16B、16、64C、64、8D、16、1610. 4片16K×8位的存储芯片,可设计为()容量的存储器A、32K×16位B、16K×16位C、32K×8位D、8K×16位11. 设CPU地址总线有24根,数据总线有32根,用512K×8位的RAM芯片构成该机的主存储器,则该机主存最多需要()片这样的存储芯片。
A、256B、512C、64D、12812.已知预发送的信息为9位,若采用基本的汉明校验编码,则需加入()位检测位。
A、4B、5C、6D、913. 和静态RAM相比,动态RAM具有()优点A、容量能随应用任务需要动态变化B、成本低、功耗低C、掉电后内容不会丢失D、内容不需要再生14. 某计算机主存容量为64KB,其中ROM区为4KB,其余为RAM区,按字节编址。
现用2K×8位的ROM芯片和4K×4位的RAM芯片来设计该存储器,则需要上述规则的ROM芯片数和RAM芯片数分别是()A、1、15B、2、15C、1、30D、2、3015. 用存储容量为16K×1位的存储器芯片来组成一个64K×8位的存储器,则在字方向和位方向上分别扩展了()倍A、4和2B、8和4C、2和4D、4和816. 下列因素中,与Cache的命中率无关的是()A、Cache块的大小B、Cache的容量C、主存的存取时间D、以上都无关17. 存储芯片的容量是8K×16,则其容量也可用字节表示为()。
A、8KBB、16KBC、32KBD、128KB18. 一个8位的计算机系统以16位来表示地址,则该计算机系统有()个地址空间。
A 256B 65535C 65536D 13107219.对于128*128矩阵的存储芯片进行刷新时,若存取周期为0.5μs,刷新周期为2ms,则下列选项中,错误的()。
A 集中刷新的死区时间为64μs B分散刷新没有死区时间C 异步刷新每隔15s刷新一行 D三种刷新方式中,异步刷新效率最高20、假设主存容量为512K *16位,Cache容量为2K*16位,块长为4个16位的字,访存地址为字地址。
(1)在直接映射关系下,设计主存的地址格式。
(2)在全相联映射关系下,设计主存的地址格式。
(3)在二路组相联映射关系下,设计主存的地址格式。
(4)在四路组相联映射关系下,设计主存的地址格式。
21、假设主存容量为512K *16位,Cache容量为2K*16位,块长为4个16位的字,访存地址为字节地址。
(1)在直接映射关系下,设计主存的地址格式。
(2)在全相联映射关系下,设计主存的地址格式。
(3)在二路组相联映射关系下,设计主存的地址格式。
(4)在四路组相联映射关系下,设计主存的地址格式。
22、设CPU有16根地址线,8根数据线,用MREQ表示访存信号(低电平有效), 用W R作读/写控制信号(高电平为读,低电平为写),现有下列存储芯片:1K*4位RAM、2K*8位RAM、4K*8位RAM、2K*8位ROM、4K*8位ROM、8K*8位ROM及74138译码器和各种门电路。
画出CPU与存储器的连接图,要求主存地址空间分配:6000H~6FFFH 为系统程序区;7000H~7FFFH为用户程序区。
(1)合理选择上述存储芯片,说明各选几片。
(2)详细画出存储芯片的片选逻辑图。
23、设CPU有16根地址线,8根数据线,用MREQ表示访存信号(低电平有效), 用W R作读/写控制信号(高电平为读,低电平为写),用16K×8位的存储芯片组成该CPU的最大存储空间。
共需几片存储芯片?画出CPU与主存连接图。
24、按配偶原则配置 1011和1101 的汉明码。
第六章重点:求原反补移码、0的原反补移码、移位运算、定点加减法(大题题型)、浮点加减法(大题题型)、溢出判断。
1、十进制数89对应的二进制数是()A、1011001B、1011100C、1001010D、10011012、若二进制数为1111.101,则相应的十进制数为()A、15.625B、15.5C、14.625D、14.53、补码定点整数1001 0101右移一位后的值为()A、0100 1010B、0100 1010 1C、1000 1010D、1100 10104、在下列有关补码和移码关系的叙述中,()是不正确的A、相同位数的补码和移码表示具有相同的数据表示范围B、零的补码和移码表示相同C、同一个数的补码和移码表示,其数值部分相同,符号相反D、一般用移码表示浮点数的阶码,而补码表示定点整数5、计算机内的减法是用()来实现的A、将被减数加到减数上B、从被减数中减去减数C、补数的相加D、从减数中减去被减数6、在机器数()中,零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