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速公路地质勘察技术要求交底
高速公路地质勘察技术要求交底
3.1桥址评价重点
格式样例
2)地层岩性、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分布情况
桥位区覆盖层较厚,主要为冲洪积层(Qal+pl),分
粘土、卵石及粉砂三层,分层厚度及岩土性质变化大;
下伏二叠系下统栖霞阶(P1q)灰岩,岩石坚硬,岩体
破碎,岩面起 伏大 。地基不均匀。 浅部岩溶强发育,未发现其它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 土,桥位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较差)。
C)、二叠系(P)、三叠系(T)、白垩系(K)、 古近系(E)、新
近系(N)、第四系(Q)等及印支期侵入岩。岩性有灰岩、白云岩、 粉砂质泥岩、泥岩、花岗岩等。
2.4 河流水系
项目所在区水系属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红水河为项目区唯一大 河,红水河流域由于岩溶发育,支流较少,较大的支流为清水河。
红水河
清水河
3.1桥址评价重点 5)岩土参数取值
格式样例
明挖基础还需提供压缩模量
3.1桥址评价重点 6)持力层适用性
格式样例
桥位区粘土(Qal+pl)不可作桥梁基础持力层;微风 化灰岩为良好的桩基础持力层。
7)水土腐蚀性
环境水对混凝土具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 钢筋具微腐蚀。
3.1桥址评价重点
格式样例
土坡与类土坡:圆弧、平面
土+风化岩:顺岩面、土内圆弧、折线组合 岩坡(赤平投影):平面、楔形体、局部掉块 破碎岩及软岩:先赤平,后均质体(圆弧、折线)
3.3 高边坡报告关键问题 4)边坡破坏模式与自稳坡率 土+风化岩:顺岩面、土内圆弧、折线组合
3.3 高边坡报告关键问题 4)边坡破坏模式与自稳坡率 岩坡(赤平投影):平面、楔形体、局部掉块
4.1 工程地质调绘
(3)范围:桥两侧各200米,隧道各不小于1000米,路基应覆盖四 周变坡点,取土场覆盖取土可能影响的范围。必要时加宽,以查明 影响因素为原则。 (4)调绘点应具有代表性和控制性:应充分利用人工或天然露头
进行调绘。调绘点应布置在地层分界线、构造线、地下水露头、不
良地质体和地貌单元的边界以及能说明地质条件和对公路工程有重 要影响的部位。露头不良时,应根据现场条件辅以物探、挖探等进 行调绘。 (5)定位误差:在图上的距离不宜大于3mm,对控制路线位置,控 制工程设计方案,控制工程设置的特殊性岩土和不良地质地段,地 质点和地质界限应采用仪器定位。
2.7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
不良地质:岩溶、滑坡与崩塌、采空区、危岩、危石与岩堆
特殊性岩土:软土、高液限土、红粘土、膨胀土、花岗岩残积土
2.8地震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15),区内地震动 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的地
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反应
谱特征周期0.35s。
3.工点勘察评价重点 --带着问题入场
4)地下水位及富水性
5)持力层及处治方案
3.5 取土场评价重点
1)地形地貌(征地条件)
2)地层岩性
3)路用性 (颗分、CBR、w - wop、wL、IP、δ
原样、岩样、原位测试、剪切、压缩 3)土石成份、可挖性 4)储量(算法) 5)交通
ef)
3.6 红粘土
3.6 红粘土
3.6 红粘土
3.7膨胀土
(6)工程地质调绘的成果资料应包括:实际材料图、综合工程地
质图、综合地层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以及素描图、照片和文字说明 等。 (7)桥位工程地质测绘应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1)岩性、岩层产状等;
2)褶皱的类型、规模、产状与桥位的关系;
3)断裂的分布、类型、规模、性质、产状、物质组成及其对工程建设 的影响; 4)河流、沟谷岸坡、桥梁墩台所处部位边坡的地质结构和稳定性; 5)特殊性岩土和不良地质的类型、分布、性质及其对桥梁工程的影 响; 6)地下水的类型、分布、埋藏条件、水位、水质和腐蚀性。
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
技术与安全交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岩土分院 二○一六年七月
交底题纲:
1.项目概况
2.沿线地质概况 3.工点勘察评价重点 4.项目勘察的具体要求 5.勘察标准化管理 6 安全文明生产要求 7 进度及质量要求
1. 项目概况
2.沿线地质概况 --了解项目区
2.1地形地貌 项目所在区地处桂西山地与桂中盆地过渡地带,以桂中盆地为主项目区碳酸盐岩地 层分布广泛,构成了以岩溶地貌为主要特征的地貌景观,地貌多表现为峰林、峰丛洼地 与峰林谷地、孤峰平原与河流阶地等,靠近南宁段地貌类型转为低山、剥蚀丘陵地貌。
3.1桥址评价重点 3)地基稳定性
格式样例
XX桥台(墩)处于陡坡部位,土质松散,斜(边)坡 稳定性差,需加强防护。
桥位区未见岩溶塌陷、土洞、大型崩塌等不良地质 存在,地基稳定性较好。
4)工程场地类别
桥位区场地类别为Ⅱ类(不同地段分区评价),属
抗震不利地段。
(参考表7.10.4、表7.10.12.)
孤峰平原 峰林谷地 剥蚀丘陵
峰丛洼地
河流阶地
低山地貌
2.2 气象
项目所在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北回归线横贯项目区中南
部,地处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区,形成阳光充足、气候温暖、 雨热同季,雨量充沛、热量丰富、无霜期长的特点。 2.3 地层岩性 拟建项目所在区地层区划属桂西—桂东地层分区,区内出露的地 层包括: 寒武系 (∈) 、 奥陶系(O)、泥盆系(D)、石炭系(
3.7膨胀土
3.8花岗岩残积土
4.项目勘察的具体要求
4.1 工程地质调绘
(1)调绘先行原则。 (2)调绘内容: 1)地形地貌的成因、类型、规模、形态特征及其与岩性、构造、新构 造运动以及不良地质作用的关系等。 2)地层的成因、地质年代、地层层序、地层厚度、物质组成 和风化 程度等。 3)地质构造的类型、产状、规模、相互关系、分布范围及其与公路工 程的关系等。 4)地下水的类型、埋深、赋存、补给、排泄和径流条件以及水系和井 泉的调查等。 5)岩土的类型、名称、密实程度、分布范围。 6)不良地质的类型、分布范围、规模、形成条件及其发生与发展的规 律和对公路工程的危害程度等。
注:1.表中“岩”指中~微风化岩(可溶岩特殊考虑)。 2.如遇岩溶,应保证入下层溶洞下不少于8米。
4.2 地质钻探
4.2.3孔深控制:
2)隧道孔: 初勘至隧底以下8~10米(详勘5~8米),如在隧道底揭示到不 良地质,相应增加。
3)深挖路堑孔:
钻至路面标高以下3~5米,或入中~微风化岩不少于5米,取二 者的小值。
4.2 地质钻探
4.2.3孔深控制:
4)填方路基孔:
土层厚 <15米 >15米 <10米 >10米 钻孔深度 (米) 入中~微风化岩3~5米 可溶岩 至中~微风化岩面 入强风化岩3米 孔深15米 备注
非可溶岩
注:表中土层含全风化岩。
4.2 地质钻探
4.2.3孔深控制:
5)取土场孔: 以揭穿可用层的可取段为原则: ----可用层底高于周边负地形时,揭穿可用层;
(8)隧道调绘内容: 1)地层的成因、年代、地层层序及其岩性组合; 2)断裂的类型、分布、规模、产状、宽度、破碎带的物质组 成及含水状况; 3)层理、节理等结构面的产状、规模、间距、交切组合关系 及充填闭合情况; 4)岩石的风化和破碎程度、岩体完整性和结构类型; 5)进出口边坡的地形地貌特征、地质结构及稳定性; 6)不良地质的类型、分布、规模、稳定性及发展趋势; 7)特殊性岩土的类型、分布、厚度及对隧道工程的影响; 8)井、泉等地下水露头的分布位置、流量及动态变化情况; 9)地下水的成因、类型、分布 、水质、水量 、腐蚀性及动 态变化规律; 10)隧址小流域范围内沟谷的峰水期和枯季的流量。
8)基础形式与高程建议
建议两桥台采用明挖基础,以XXXX层作基础持力
层,桥墩采用桩基础,以XXXX层作基础持力层。
3.1桥址评价重点
格式样例
9)设计与施工其它注意事项
场地内卵石层分布广、厚度大,地下水丰富,局部
岩溶强烈发育,施工不当,极易引起塌孔、地表塌陷、
偏孔、漏浆等不利情况,桩基成孔工艺应慎用冲孔或人
4.1 工程地质调绘
(9)路堑路段:
工程地质调绘重点是岩体破碎、风化情况、外倾结构面发育 情况、覆盖层的性质和厚度、地下水情况、建筑物的情况 等。
4.2 地质钻探
4.2.1钻孔定位:
用全站仪或RTK,分放样与复测两次。
陆域水平精度±0.10m,高程±0.01m; 水域水平精度±0.50m,高程±0.10m。深水河流的 水面高程进行多次定时水位观测,校正勘察点分层 高程,计算钻孔深度。
4.2 地质钻探
4.2.2移孔程序:
移孔距离小于1.0m的,由现场技术人员确定;大于
1.0的,由我院指定人员负责与主任工及设计沟通,
征得同意后办理移孔记录(验收依据)。移孔后需
要复测钻孔位置和孔口高程。
4.2 地质钻探
4.2.3孔深控制: 以满足规范和技术要求为原则,不浪费。
1)桥孔:
土层厚 (米) <4 4~22 >22 基础形式 明挖 端承桩 摩擦桩 钻孔深度 (米) 入岩3~5 入岩8~10 孔深30~35 备注 岩溶不发育 遇溶洞,至洞底为准
净,尽可能将土芯从长轴中心切开成半柱状,拍摄
内部新鲜岩芯。
----外业验收后外业负责人负责按有关要求对钻孔
岩芯进行保存或掩埋。
4.2 地质钻探
4.2.8钻探记录
钻探原始记录一定要按记录表的格式及时记
3.1桥址评价重点 1)区域稳定性(构造与地震) 2)地层岩性、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分布情况 3)地基稳定性 4)工程场地类别 5)岩土参数取值 6)持力层适用性
8)基础形式与高程建议
9)设计与施工其它注意事项
7)水土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