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保健基本常识

儿童保健基本常识

儿童保健基本常识§.为什么要进行儿童系统保健?儿童早期是儿童体格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十分脆弱的时期,容易发生各种营养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也往往在这个时期种下根源。

要培养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请及早进行系统保健。

§.儿童系统保健包括那些内容?国家卫生部要求:0~1岁每年至少检查4次,1~3岁每年至少检查2次,4~7岁每年至少检查1次。

具体项目包括:1、体重、身长、头围、胸围测量,进行生长发育检测;对头颅、五官、胸腹、四肢等进行系统检查。

2、在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6个月进行一次DDST儿童智力发育检测。

3、选择6个月、1岁、2岁、3岁各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查。

4、酌情选择性的进行微量元素、血铅、膳食评价、骨碱性磷酸酶测定。

5、保健指导:对喂养、营养、生活护理、疾病预防、智力发展等方面指导和促进。

§.何时给宝宝添加副食?辅食添加时间一般在4~6个月,目的是:1、补充乳类营养不足,满足生长发育需要。

2、训练咀嚼能力。

3、为断奶做准备。

§.怎样给宝宝添加辅食?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在宝宝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进行。

添加程序:4~6个月菜汁、果汁、米粉、蛋黄、菜泥、果泥、稀粥7~9个月烂面、粥、碎菜、肝泥、鱼泥、肉末、豆腐10~12个月烂饭、馄炖、各种软菜、碎肉、鱼类等§.各种营养素的食物来源?维生素A缺乏:鱼肝油、猪肝、蛋(鸡)、奶油、人奶、牛奶、菠菜、胡萝卜。

维生素B1缺乏:大豆、麦片、小米、标准面粉、猪肉、猪肝、猪心、赤小豆。

维生素B2缺乏:鲜鸡蛋、猪肉、牛肉、鲜牛乳、麦片、菠菜、干酵母。

维生素B6缺乏:牛肝、牛肾、奶油、花生、马铃薯、白米、白菜、胡萝卜。

维生素C缺乏:鲜柚汁、先柠檬汁、鲜橘汁、鲜番茄汁。

维生素B12缺乏:牛肝、羊腿、大豆、牛奶。

缺铁性贫血:动物血、肝脏、瘦肉、木耳、海带、紫菜、铁强化食品。

锌缺乏:海产品、蛋、肉、坚果类,锌强化食品。

§.怎样预防佝偻病?1、孕母及乳母应多晒太阳,摄入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添加维生素D和钙制剂。

2、小儿满月后开始晒太阳。

开始5~10分钟,逐渐增加到1~2小时,冬天坚持户外活动,夏天阳光太强可在树荫下、屋檐下。

自半月起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IU,3个月起可适当补充钙剂。

3岁以上儿童可采取夏天晒太阳,冬天服维生素D。

§.父母怎样发现小儿听力有问题?以下是正常新生儿及婴幼儿听觉及语言发育的进程。

如果您的孩子与下述进程不相符合,不妨到医院来做听力筛查。

1、0~3个月:当突然听到较大的声音会出现全身抖动、两手握拳、前臂急速屈曲或皱眉、眨眼、睁眼等。

2、4~6个月:对声音有反应,可辨别妈妈的声音。

跟孩子说话时,他可用眼睛注视着你,或听到母亲声音停止活动,头转向声源。

3、7~9个月:能主动向声源方向转脸,也就是有了辨别声音方向的定位能力。

4、10~12个月:叫他名字有反应,能学说“爸爸”“妈妈”,听到悦耳的音乐,有节奏的运动,对语言有丰富的应答。

5、1~1.5岁:能按听到的语言作出反应,当问“鼻子、眼睛、嘴在哪儿”时可用手指指,这是学习语言最佳时期的开始。

6、1.5~4岁:1岁半-2岁,可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识;3—4岁能背诵儿歌、讲故事,我们称为丰富语言或语言学习发展的时期。

§.孩子缺锌有什么表现?1、厌食、摄食减少,味蕾功能减退2、生长发育落后,也能影响智能发育3、青春期发育迟缓4、异食癖5、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种感染6、严重缺锌时皮肤干燥,皮疹,复发性口腔溃疡,秃发,下肢长期不愈溃疡等。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感知训练一、视觉刺激1、新生儿出生15天就能识别颜色,可在宝宝小床上方距离宝宝脸部15~20厘米处悬挂各种颜色鲜艳、有声响的彩球、摇铃等,给宝宝观看。

2、在宝宝的小床附近贴一些清晰的亲人画像,如爸爸、妈妈,让宝宝看亲人的画像。

或者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亲切地望着宝宝,让宝宝也看着妈妈的脸。

3、宝宝出生10天时,用一张32开的白纸,将半边涂黑,宝宝仰卧时,在距宝宝30厘米处让宝宝看明暗图,宝宝的眼球会在黑白两个画面上移来移去。

二、听觉刺激1、用各种发声玩具,如摇铃、拨浪鼓,引导宝宝听声转头。

2、选择一些短小、悦耳的轻音乐,在宝宝吃奶或睡觉醒来时,放给宝宝听,或者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唱一些抒情、优美的歌曲给宝宝听。

三、触觉刺激1、妈妈给孩子喂奶时,用手指轻轻触宝宝的脸颊,当触宝宝的右脸颊时,宝宝的头会往右侧转过来,当触宝宝的左脸颊时,宝宝的头会往左侧转过来。

或者妈妈把着宝宝的小手让宝宝摸摸妈妈的脸、鼻和宝宝自己的脸、鼻等。

2、让宝宝抓握成人的手指,或者试着让宝宝抓握一下小玩具,如拨浪鼓、小摇玲。

四、嗅觉刺激1、烧饭或吃饭时,让宝宝闻闻饭菜的香味。

2、天气好时,把宝宝抱到花园里,让宝宝闻闻花香。

§.孩子换牙期注意事项谁都希望有口洁白整齐的牙齿,而牙齿排列不齐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孩子换牙期却是个关键。

一般来说,孩子7至12岁时,是乳、恒牙能否正常替换的关键时期。

因此,父母应特别注意善待孩子换牙,切不可掉以轻心。

保护乳牙莫早失。

乳牙早失,不仅会影响食物咀嚼、消化吸收和颌骨的正常发育,而且会造成牙齿排列不齐,使恒牙萌出时东倒西歪或殃及邻近牙齿移位,影响齿固齿美。

乳牙滞留要早拔。

如果孩子的乳牙到换牙时仍不脱落,造成相互重叠(俗称“双重牙”),应及时拔掉它,好让恒牙萌出就位。

如确定恒牙不能正常萌出甚至无恒牙可萌,则乳牙宜暂保留。

莫让“贼牙”占牙位。

“贼牙”即额外牙或多生牙。

在乳牙脱落而恒牙未出时长出的“贼牙”占据正常牙位,导致正常牙错位萌出,会造成牙列不齐。

因此,一旦发现“贼牙”应及早拔除。

特别爱护“六龄牙”。

“六龄牙”是指在孩子6岁左右萌出的乳牙列后的第一恒磨牙,它对全口牙齿有着“定位”和“定高”的作用,是牙列的“支柱”。

“六龄牙”缺失,会导致前后牙齿的倾斜不齐,以致整排牙列错乱。

因此,至关重要的“六龄牙”,要加倍爱护。

§.如何判断孩子生病孩子生病,往往不会说或说不清楚。

如果大人,不仔细观察,就可能延误诊治。

其实,任何疾病都有早期信号。

哭声:哭得清脆、响亮、有节奏是健康的表征。

有病时则哭声变得细弱,有时像猫叫,病重则不哭。

有些小儿突然变得特别爱哭,而且哭声急促,显得烦躁,这也是有病的表现,当小儿哭声与平常不同时,应该想到孩子可能是病了。

睡眠:小儿发烧前,常表现出夜眠不宁,比平时更多翻身或手足乱动,或易惊醒、烦躁不安,常踢弄被褥或双手放在被子外。

呼吸:发烧前的孩子,可表现为呼吸不平静,呼吸加速或时快时慢,呼吸声变粗,鼻或喉里有痰鸣音。

吃奶: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病时,常先出现食欲下降。

如将要发烧的前一天,可出现不想吃饭等症状,吃奶的小儿表现出吸吮无力或闭嘴摇头。

活动:小儿身体不舒服,在无其它明显症状时,习惯就会有一些改变。

如平时喜欢活动的小儿,突然变得不爱活动,好睡,这不是“听话”的表现,而是疾病的早期信号,应密切留心观察。

体重:小儿体重增加有一定规律性,出生后的最初半年增长快,每月增长0.6千克,后半年每月增长0.5千克,一岁后每长一岁增加2千克。

小儿体重不增或下降,就应怀疑是否异常或喂养不当。

情绪:小儿不适时,也会出现情绪和性格的变化,如本来活泼的变得无精打采、好哭闹、对外界刺激好奇心减少,而且显得烦躁、爱发脾气,给人“一反常态”的感觉。

§.儿童秋季保健要点天气转凉,夏天的干扰已不存在,机体逐渐恢复到良好的运作状态,食欲与消化功能自动调节到最佳水平,此乃天赐的补偿夏季损失的良机,所以应强化营养供给,为孩子的生长加“油”。

肉、蛋、奶等固不可少,蔬果一类也应增加,做到主食与副食、荤与素、粗与细、干与稀的合理搭配。

一、强化营养当秋天到来,天气转凉,夏天的干扰已不存在,机体逐渐恢复到良好的运作状态,食欲与消化功能自动调节到最佳水平,此乃天赐的补偿夏季损失的良机,所以应强化营养供给,为孩子的生长加“油”。

肉、蛋、奶等固不可少,蔬果一类也应增加,做到主食与副食、荤与素、粗与细、干与稀的合理搭配。

二、及时驱虫专家认为秋天打虫效果最佳。

从蛔虫的生活史看,虽然孩子一年四季均可遭受虫卵感染,但夏天机会最多。

如吮手指,致使虫卵进入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最后变为虫定居于小肠。

正值秋天,此时服用打虫药(如肠虫清等)可将其一网打尽,不留后患。

三、防范腹泻宝宝在夏天最易患腹泻病,入秋后腹泻发病率呈下降势头,但防范之心不可有丝毫懈怠。

因为有一种称为轮状病毒的微生物正蠢蠢欲动,常在9月份或者10月份侵袭孩子的消化道而致腹泻,称为“秋季腹泻”。

为此,父母应帮助孩子把握以下几点:首先是堵住口入关。

具体措施有注重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玩具与食具定期煮沸消毒、给宝宝喂奶前母亲最好用温开水洗净乳头等。

同时,应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等传播病毒、病菌的媒介物。

此外,发现病儿立即隔离治疗,处理好排泄物。

健康儿童应避免与病儿接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