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电厂应急救援专项预案(范本)

热电厂应急救援专项预案(范本)

目录前言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公司组织指挥机构 (1)第三章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3)第四章事故应急抢险原则 (4)第五章事故预防措施 (2)第六章热电厂应急预案 (43)第一节锅炉爆炸应急预案 (43)第二节机械伤人应急预案 (46)第三节汽轮机油系统着火应急预案 (49)第四节发电机着火应急预案 (54)第五节大型变压器着火应急预案 (58)第六节电缆着火应急预案 (61)第七节油泵房着火应急预案 (65)第八节煤库着火应急预案 (66)第九节液氨泄漏应急预案 (71)第十节触电人身伤亡应急预案 (73)第十一节高空坠落人身伤亡应急预案 (75)第十二节化学危险品人身伤亡应急预案 (77)第十三节溺水人身伤亡应急预案 (79)第十四节高温中暑人身伤亡应急预案 (80)第十五节水淹泵房应急预案 (83)附录A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机构及联系电话 (85)附录B 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表 (85)附录C 热电厂紧急疏散集合点分布图 (88)前言本标准代替Q/JSGC-ZJG G 51110-2007《热电厂应急救援预案》。

本标准的制定根据热电行业特点,并结合了法律法规要求。

是热电生产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处置原则。

热电厂全体人员应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本标准由安全环保管理部提出。

本标准由安全环保管理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热电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克平本标准批准人:刘宇本标准于2011年9月首次发布,标准号:Q/JSGC-ZJG J 51110-2011。

本标准于2016年1月第一次修订,标准号:Q/JSGC-ZJG J 51110-2016。

热电厂应急救援专项预案第一章总则一、为预防热电厂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加强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危害,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结合本厂实际,制订本《预案》。

二、本《预案》为热电厂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的基本程序和依据。

三、热电厂和公司各部门及个人都有参加事故抢险救灾的义务第二章组织指挥机构第一节公司组织机构及职责见公司《综合应急预案》3.1~3.2。

第二节热电厂事故应急指挥系统一、组织体系事故应急指挥组织机构图二、指挥机构和职责(一)热电厂事故应急指挥小组指挥部总指挥:陶克平副总指挥:许卫东、刘震、朱为民、秦伟龙成员:综合办公室:刘姜宇、姚维贤、蒋宏值长(组):王振华、程仕彪、何晓东电仪车间:戴少艾、丁新志、虞东、颜峰机炉车间:秦伟龙、李国华辅助车间:方文权、居正元、徐才清、黄月明、耿明华煤化车间:吴正辉、赵爱华、吴龙生、戎志成(二)各部门职责:1、指挥部(副)总指挥职责:(1)负责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订。

(2)检查、督促做好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3)发生事故时,驻厂值班(副)总指挥应立即赶到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向值长或相关部门及人员发出应急处置或救援命令。

(4)调集人力物力,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抢修或救援行动。

(5)向上级部门及周边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按向外发出救援请求。

(6)保护事故现场和相关数据,组织或协助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的经验或教训。

2、综合办公室职责:(1)协助指挥部(副)总指挥做好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2)经常深入现场,检查设备运行情况,检查各种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督促消除设备缺陷和隐患,研究发生事故的规律,开展反事故演练。

建立安全档案(3)当发生事故时,应立即赶到现场,协助处理事故,并督促落实相应的现场安全措施。

(4)提供或者联系落实必要的后勤服务。

3、值长职责:(1)值长为事故处理的直接领导,对值长所发出地正确命令,各运行班长和值班人员必须保证正确完成,不得违误,事故处理完,各值班人员应主动向值长汇报事故处理情况。

(2)当发生事故时,值长除立即领导全值人员迅速、正确、果断地进行事故处理外,应及时向公司调度和热电厂领导(事故应急指挥部)汇报事故情况,并认真落实执行事故应急指挥部命令。

(3)发生事故时,必要时值长有权动用热电厂所有人员与物资, 实施抢修或救援行动。

(4)值长应做好事故原始记录,协助分厂开好本值事故分析会。

4、电仪车间职责:(1)做好本部门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订。

(2)做好本部门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3)发生事故时应立即赶到现场,协助处理事故,并对值班人员发出必要的指示,但这些指示不得与值长的命令抵触(4)发生事故时,针对电仪专业要求,调集人力物力,实施抢修或救援行动。

5、机炉车间职责:(1)做好本部门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订。

(2)做好本部门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3)发生事故时应立即赶到现场,协助处理事故,并对值班人员发出必要的指示,但这些指示不得与值长的命令抵触6、煤化车间职责:(1)做好本部门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订。

(2)做好本部门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3)发生事故时应立即赶到现场,协助处理事故,并对值班人员发出必要的指示,但这些指示不得与值长的命令抵触7、辅助车间职责:(1)经常深入现场,检查设备运行情况,检查各种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督促消除设备缺陷和隐患。

(2)做好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3)发生事故时,调集人力物力,实施抢修或救援行动。

一、事故报告原则重大事故发生后,必须做到:(一)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火警:119 急救:120(二)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三)立即将所发生重大事故情况,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四)报警、通讯联络方式:1、报警电话:火警:119 急救:1202、公司内部应急电话:公司调度室:8444 总值班室:8555 电工值班室:8666公司专职消防队:81193、热电厂主控室电话7100 厂长室7101第四章事故应急抢险原则一、在重大事故发生后,热电厂有关部门应按照事故处理规程以及《预案》的基本程序. 迅速组织应急抢险救援工作二、为使事故处理快速有序高效,运行人员必须根据各专业制定的紧急预案,积极晌应服从指挥部调度积极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进行全方位的抢险和处理,排除险情和抢救人员、财产,防止事故的扩大三、应急处理结束后,领导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分析总结,按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依法查处有关责任人,并认真吸取教训及时整改四、对发生突发事故时迟报漏报瞒报等重大损失的人员;在处理突发事故时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认真负责或临阵逃脱的人员要追查责任五、应积极自查自纠,完善《预案》。

第五章事故预防措施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1992年原能源部《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项重点要求》颁发后,在防止重大、特大事故方面收到明显效果。

在电网容量增加、系统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各项事故普遍呈下降趋势,其中锅炉灭火放炮、汽轮机超速、开关损坏、互感器爆炸、系统稳定破坏等事故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但是,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和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主参数、大容量机组不断投运和高电压、跨区电网逐步形成,尤其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不断应用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有些事故已大大减少,但有些频发性事故至今仍时有发生,并且有的变得越来越突出,新的事故类型也不断出现。

近来,发生了多年来未曾发生过的重大事故,如轴系数裂事故、锅炉缺水事故、电缆着火事故以及全厂停电事故。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坚持预防为主,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要求,更好地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有目标、有重点地防止重大恶性事故,国家电力公司在原能源部《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项重点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防止枢纽变电所全停、重大环境污染、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动、锅炉尾部再次燃烧、锅炉满水和缺水等事故的重点要求,制定了《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根据《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结合本厂实际,制订本预防措施。

,把各项重点要求落到实处,防止特大、重大和频发性事故的发生。

1 防止火灾事故为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应逐项落实《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93)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1.1 电缆防火1.1.1 新、扩建工程中的电缆选择与敷设应按《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1996)和《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中的有关部分进行设计。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各项电缆防火措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

1.1.2 主厂房内架空电缆与热体管路应保持足够的距离,控制电缆不小于0.5m,动力电缆不小于1 m。

1.1.3 在密集敷设电缆的主控制室下电缆夹层和电缆沟内,不得布置热力管道、油气管以及其他可能引起着火的管道和设备。

1.1.4 对于新建、扩建的火力发电机组主厂房、输煤、燃油及其他易燃易爆场所,宜选用阻燃电缆。

1.1.5 严格按正确的设计图册施工,做到布线整齐,各类电缆按规定分层布置,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要求,避免任意交叉并留出足够的人行通道。

1.1.6 控制室、开关室、计算机室等通往电缆夹层、隧道、穿越楼板、墙壁、柜、盘等处的所有电缆孔洞和盘面之间的缝隙(含电缆穿墙套管与电缆之间缝隙)必须采用合格的不燃或阻燃材料封堵。

1.1.7 扩建工程敷设电缆时,应加强与运行单位密切配合,对贯穿在役机组产生的电缆孔洞和损伤的阻火墙,应及时恢复封堵。

1.1.8 电缆竖井和电缆沟应分段做防火隔离,对敷设在隧道和厂房内构架上的电缆要采取分段阻燃措施。

1.1.9 靠近高温管道、阀门等热体的电缆应有隔热措施,靠近带油设备的电缆沟盖板应密封。

1.1.10 应尽量减少电缆中间接头的数量。

如需要,应按工艺要求制作安装电缆头,经质量验收合格后,再用耐火防爆槽盒将其封闭。

1.1.11 建立健全电缆维护、检查及防火、报警等各项规章制度。

坚持定期巡视检查,对电缆中间接头定期测温,按规定进行预防性试验。

1.1.12 电缆沟应保持清洁,不积粉尘,不积水,安全电压的照明充足,禁止堆放杂物。

锅炉、燃煤储运车间内架空电缆上的粉尘应定期清扫。

1.2 防止汽机油系统防火1.2.1 油系统应尽量避免使用法兰连接,禁止使用铸铁阀门。

1.2.2 油系统法兰禁止使用塑料垫、橡皮垫(含耐油橡皮垫)和石棉纸垫。

1.2.3 油管道法兰、阀门及可能漏油部位附近不准有明火,必须明火作业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附近的热力管道或其他热体的保温应紧固完整,并包好铁皮。

1.2.4 禁止在油管道上进行焊接工作。

在拆下的油管上进行焊接时,必须事先将管子冲洗干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