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会计学-第4章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财务会计学-第4章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资收益率不同,不能客观反映各期的经营业绩。
投资收 益率

投资收益 不变 利息调整摊销前“摊余成本”
17
三、摊余成本与投资收益的确定 2.投资收益 ⑴实际利率法(effective interest method) ①本质含义
实际利率本质上是投资债券后持有期间的投资收益率。 采用实际利率确定各期投资收益,避免了直线法下每期 收益率不一致的问题。 ②特点:各期的投资收益率保持不变 ③实际利率的确定
值准备以后的余额。(或:+利息调整贷差摊销)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面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票面价值
期末余额 期末余额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未到期利息
减值准备
14
第一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三、摊余成本与投资收益的确定 2.投资收益
企业持有至到期的投资收益,可以分为票面 利息收入和利息调整摊销两部分。
投资 票面利息收入 =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收益
直线法(straight-line method)
利息调整摊销
实际利率法(effective interest)
method) 当前准则采用
15
三、摊余成本与投资收益的确定 2.投资收益
⑴直线法(straight-line method) ①将利息调整在债券存续期内平均摊销 利息调整发生额 =获取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利息调整余额/债券的剩余期间 1)收到利息 借:银行存款
12
第一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参看课本110页例4-1,4-2和4-3以及学习指导 书57页第1题,第7题和第8题
13
第一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三、摊余成本与投资收益的确定 1.指摊初余始如=成投初果本资始未(成a投发m本资生o调成减r整t本值is应+,e计d应则利c计摊o息利余s、t息成) 利-本息利调息整调摊整销借以差及摊减销
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未到期的利息,借记“持有至到 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
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利息收入时,分期付息的应收利息, 借记“应收利息”科目;一次付息的应收利息,借记“持 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
本教材:按照可比性原则处理。 分期付息的利息均作为“应收利息”处理,不计入摊余成 本; 一次付息的利息均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处理,计入摊余成本。
10
第一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
3.投资取利得息的调账整务借差处理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面值 一次付息
持有至到计期入投投资资—成应本计利息 的利息 应收利息不计入投资成分本期付息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 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
利息调整贷差
倒挤“持 有至到期 投资—利 息调整”
11
【说明】会计准则规定: 购买日,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到期尚未支取的利息,
9
第一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 2.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入账价值(初始投资成本)
按取得成本进行初始计量(initial measurement),以 购入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实际支付的 价款包括支付的债券实际买价以及手续费、佣金等交易 费用。
但是,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如果含有发行日或付息日至 购买日之间分期付息利息,按照重要性原则,应作为一 项短期债权处理,不计入债券的初始投资成本。
债券的溢价、折价,主要是由于金融市场利 率与债券票面利率不一致造成的。
8
当债券票面利率高于金融市场利率时,债券发行 者按债券票面利率会多付利息,在这种情况下,可 能会导致债券溢价。这部分溢价差额,属于债券购 买者由于日后多获利息而给予债券发行者的利息返 还。
当债券票面利率低于金融市场利率时,债券发行 者按债券票面利率会少付利息,在这种情况下,可 能会导致债券折价。这部分折价差额,属于债券发 行者由于日后少付利息而给予债券购买者的利息补 偿。
3
第一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性质与主要会计问题 1.性质 持有至到期投资(investment held-to-maturity) 是指企业购入的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 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各种债 券,如国债和企业债券等。
债券按还本付息情况,可分为:(1)到期一次 还本分期付息;(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贷:投资收益 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2)摊销利息调整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 平均摊销的利息调整额 或者相反分录
直线法下,各期的摊销额和投资收益固定不变 16
三、摊余成本与投资收益的确定
2.投资收益
⑴直线法(straight-line method) ②特点与不足
各期的摊销额和投资收益固定不变。但是,由于随着 利息调整的摊销,债券摊余成本在不断变化,因而各期 的投资收益率也在变化。
财务会计学-第4章持 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
出售金融资产
1
第4章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 金融资产
第一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第二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
第一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性质与主要会计问题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 三.摊余成本与投资收益的确定 四.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到期兑现 五.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
4
第一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性质与主要会计问题 2.主要会计问题 ➢ 入账价值与取得时的账务处理 ➢ 投资收益的取得与账务处理 ➢ 到期兑现的账务处理 ➢ 期末计价的相关账务处理
5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性质与主要会计问题 3.科目设置
为了反映各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收益、处 置等情况,可以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并 设置 “债券面值”、“利息调整”、“应计利息” 等明细科目。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面值” (债券的面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实际支付价 款扣除面值以后的差额)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到期一次付息)
6
第一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 1.债券溢折价的原因及其差额的含义 2.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入账价值(初始投资成本) 3.投资取得的账务处理
7
第一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 1.债券溢折价的原因及其差额的含义 平价购入:购买价格等于债券面值 溢价购入:购买价格高于债券面值 折价购入:购买价格低于债券面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