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景观实习报告1
树丛并不是完全分隔园路与草坪,有些路段一侧密闭一侧开敞。可以引导人们 视线指向开阔空间,吸入人们进入草坪空间。这更加丰富了整个景观序列,人可以 在行进中感受到视野从闭合到开阔的变化,可观赏到不同的植物景观,达到步移景 异的效果。
园路视角分析
下图是路口分叉处的小树丛,很好了利用了这个锐角空间,提示了路口空间, 挡住了另一侧路的景观,激发人们探索的欲望。
third
周围若配置其他树木,则应保持 适合的观赏距离。
3
裸地面 30.0 20.0 麦冬
1号绿地 2号绿地 3号绿地 裸草坪
植物隐蔽度 对
温度 的影响
10.0
0.0
在场地中我们测量了各种荫蔽度下的温度,然而并不 能以量化的荫蔽度呈现这个表格,于是做了简化——
吉祥草
荫蔽草坪
以硬地面(简化为荫蔽度=0)和裸草坪(简化为荫蔽 度≈0)作为参考对象,同不同大小的荫蔽度1 2 3号绿 地进行比较。
园路视角分析
两侧密布植被的园路是一个竖向空间,有很好的空间引导作用;相对较为压抑 的景观感受,为后面树丛间隙豁然开朗的草坪空间铺垫,屏景的手法达到了欲扬先 抑的效果。 相比草坪空间,园路比较密闭,下视野优势使人们更容易注意到地被与灌木, 在造景时需要营造树种、季相、疏密变化,更加丰富景观层次。
园路视角分析
孤植树
值外,还发挥着蔽荫的功能。
”
这棵乌桕孤植于大草坪上,距离相 邻入口的组团设计较近。姿态优美、体型
较大、树势雄伟。除了具有很高的观赏价
为秋色叶树种,背后为常绿树种,色 彩差异显著,观赏效果佳。枝干形态的美 感会形成独特的冬态景观效果。 在林冠线起伏不大的树丛中,为突 出的一株特别高的孤立树,也起到标志和 导游的作用。
细质感
质感
植物影响质感的因素主要有枝
植物
鸡爪槭 细质感
不争夺空间,有趋远感。
干粗细、弯曲度和叶子的大小、形
状、质地、色彩等。
粗质感
争夺空间,有趋近感。
银杏
粗质感
植物质感的搭配
在带配植物时,如果不同 质感的植物种类太少,会显得 单调,使人无趣。但种类过多 ,又会显得杂乱。故需要均衡 地使用粗壮型、中粗型及细小 型植物,全方位地考量,才能 打造赏悦目的植物景观。
此处景观的植物搭配为雪松、红枫、樱花。 雪松属于粗壮型;樱花属于中粗型;红枫属于与 细小型。质感均衡有趣,位置布局合理。
植物质感的搭配
此处 的 植物搭配 , 首先在色彩上做到了协调统一 ,植物的颜色都在一个色调之内,但又是丰富多彩的 。 细小型和中粗型质感衔接行云流水,并且通过质感控 制了整体的明暗关系。
乌桕
The Internship Report of Viewing Fish at Flower Pond
无患子孤植于大草坪上,靠近一路口树群。 秋季叶色金黄,与背后的常绿树种形成差异, 有其独特的姿态,色彩优美,观赏效果显著。 但这个无患子与其背后的树群相比,体量较小, 孤植做景体量欠丰满,造成春夏季远观时不突 出。
花港观鱼实习报告
目录
PART 01
花港观鱼背景简介
PART 02
场地介绍
PART 03
空间分析
PART 04
植物分析
PART 05
总结
花港观鱼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是新中国成立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 区规划设计和兴建的第一座大型现代公园,也是整理和 改建历史遗留风景名胜的试点工程。花港观鱼公园规划 设计、建设和管理立足人的需求,在继承中国优秀园
围合空间 分析
花港观鱼有多处草坪景观,本组以湖畔居对面草坪作为案例分析。 可以看见在园路范围内的绿化空间以草坪为主,分隔草坪和园路的是一系 列大小疏密不一的树丛。共同营造了一种围而不合、封而不闭、隔而不断的空
间。
该场地可分为三种空间,中央大草坪为开放空间,两侧均有灌木乔木的 园路为相对封闭的竖向空间,一侧有灌乔木一侧面向草坪的园路是半开放空 间。
THE BACKGROUND
孙筱祥
NAME
XIAOXIANG SUN
孙筱祥先生,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之创始 人与奠基人。 荣获2014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杰弗里·杰 里科爵士金质奖,是中国首位获此殊荣的风景园林师。 园林创作(已基本建成的),除美国爱达荷“诸葛亮草 庐”园外,在国内有杭州花港观鱼公园设计,杭州植 物园规划设计,北京植物园(南、北园)总规划,华南 植物园规划设计,厦门万石植物园规划设计,深圳仙 湖植物园规划设计等。
色彩
此处植物搭配堪称经典 乌桕、枫杨、无患子、紫叶李、鸡爪槭 四季的色相变化都控制在一个色系里 统一、均衡、协调 冬天时,虽万物凋零 Report of Viewing Fish at Flower Pond
The Internship Report of Viewing Fish at Flower Pond
入口组团分析
1入口
树群分乔木、灌木、地被三层,形成一 片密林。位于一个三叉路口处,完全遮 挡视线,隐藏起背后的大草坪,起到障 景和分流的作用。先抑后扬,游客仿佛 身处密林,待转弯后逐见开阔草坪,有 豁然开朗之感。 但此处植物种植少密集,周围补种的樱 花和之前种植的茶树稍显凌乱。
1 3
2 4
2入口
位于三岔口处,道路围合的角度相对其 他入口较小。 香樟为路口主景,下层种植金丝桃,柔 滑了转角,并起交通分流的作用。 香樟树冠已遮盖到道路,形成良好地冠 下空间,起到遮蔽的作用。
林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特别是英国自 然式园林的优点,具有重大的创新和突破,对西湖风
景名胜区公园建设乃至中国风景园林建设产生了重大影 响,是新中国园林规划设计和建设的优秀典范,已经成 为新中国园林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园位于杭州西湖西南角,东接苏堤、西倚西山、南 北毗邻小 南湖和西里湖。自1952年起,经过两次太 规模建设,公园总面积已达32.8hm²。全园分成草坪、 鱼池、牡丹园、丛林、花港和疏 林草地等6个景区。
.
周边的环境对场地的光照影响
内部的环境对场地的光照影响
总结
此次实习,我们小组从内外空间、园路与入口视角、植物种植方法、植物质感、植物色彩、隐蔽度等六大方面 对场地进行分析。
大草坪平面图
立面图
加一些文字 比例
测绘场地乔灌木立面图1
测绘场地乔灌木立面图2
周边的环境对场地的
人流影响
湖畔居一带的场地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小岛,四面环水,水边密布着树丛林;阳光从南边射入,荫蔽度 低的地方容易透光,以光为导向,将游客引入这一块场地。 四周的植物压实场地的边边角角,中间略稀疏空旷,游客更容易接受到光的信息而讲视线集中到中央 的大草坪空间之中。由于有植物的遮挡,并不能完全看到对面的情况,更加强了游客对这一块场地的探索 欲望。 人的流线往往是受道路所影响,然而周边还有其他的因素也在影响着游客的路线。有水的地方往往有 更多的人愿意去。桥是通往其他景点的唯一出入口,西北边是牡丹园,西南边是花港观鱼的南入口,因此 两座桥的人流量会比较大。而位于偏东侧有一座湖畔居,是一座茶室,也会有不少游客驻足休憩。
无患子
孤植树的选择
The Internship Report of Viewing Fish at Flower Pond
first
树种一般具有茂密的树冠,挺秀的树型、 花果香艳、开花繁茂、叶大荫浓、体型较 大,树势雄伟、寿命长等特点。
1
2
second 应避免有与之体量相似、颜色相近的树,造 成主景不够突出。(有些树如水杉、圆柏等 ,单株观赏时树体较为淡薄,孤植做主景体 量欠丰满。)
入口组团分析
3入口
入口布置花境,形成入口标志,色彩 鲜明,给人充满生机活力的愉悦之 感。树丛高地错落,疏密有致,统 一而不呆板。
1 3
2 4
4入口
由小园路看向这块场地,以雪松为 主的树群与周边花坛的植物相融合 。 树群起到障景和分流的作用,遮挡 视线,隐藏其背后的大草坪。 同样先抑后扬,给人豁然开朗质感 。
围合空间 分析
孤植树打破空间界限
在相对紧凑的树丛边点缀着几颗孤植树,可以打破单一的空间 界限,使林缘线变化更为丰富灵活。整体植物造景进退有序, 疏密有致。
园路视角分析
园路有和 树丛有三 种空间关 系:
间;
图一道路两侧均为树丛,是一个相对密闭、空间指示性强的空 图二道路一侧为树丛一侧为开敞草坪,是一个半开放的空间; 图三是交叉口、入口等较为重要节点。
在道路交叉口及空间入口处,树丛又被赋予了其他功能。 上图是整个空间入口处的花境,此处的植物起到了强调空间作用。
草坪视角分析
*以视距(D )和植物高度(H )比值来衡量空间封闭性。
与园路视角多关注低矮的地被和灌木不同,在开阔的草坪空间可以看到围合树丛的林冠线变化。 植物的选择多为乡土树种,最顶层的大乔木如枫杨、雪松香樟等树种营造了高低错落的林冠线。中层有彩叶树 如紫叶李、红花檵木、红枫增添了色彩。秋色叶植物如无患子、鸡爪槭等丰富了秋季景观。林缘配置的桂花樱 花由于光照,树形偏冠,富有变化。整个场地的树丛植物种类丰富、季相分明、林冠线优美、林缘线曲折,非 常精彩。 该地平整,草坪养护较好,地被草地十分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