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管理调查报告3000

行政管理调查报告3000

关于某县县某某镇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学号:姓名:
一、调查目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的解决我国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问题的方针。

这一方针的执行程度,将很大程度地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三农”问题将是使我国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鉴于此,本人切实关注新农村建设的进度,积极利用社会实践时间,走访
各村镇,农户,深入了解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现将本人调查的
某县县某某镇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浅析如下。

二、调查时间:2015年1月—2月
三、调查方法:实地观察法,询问法,问卷法等。

四、调查过程:
1、某县县某某镇简介
肇庆市某县县某某镇,位于某县县西部,东邻南街镇,南邻横山镇、洲仔镇。

现有人口 4.3万人;其中非农业户口3030人;总农业用地373961.8亩;占全镇土地总面积94.6%,全镇工农业总产值 2.5171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4619.6万元。

农村人均纯收入3064元,是一个经济、文化发展较早和步伐快的山区大镇。

2、某某镇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果
某某镇紧抓上级政府提出的“招商引资”的机遇。

2012——2014年,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共引资2500万元,同比增长20%。

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2014年,该镇新建设道路23千米,基本实现
了“村村通公路”这一目标;新修灌溉渠道8.5千米,解决了 1.2万农民灌溉难的问题。

同时该镇还加大力度对镇容镇貌的建设,2014年镇容镇貌实现了“三年一小变”的预期目标。

2014年,该镇重拳出击,投入大量资金对环境的整治,彻底改变了以往“脏、乱、差”
的样貌。

精神建设方面,镇委镇政府十分重视外出农民工的素质问题。

今年年初,该镇举办了多次的“外出务工人员培训会”大大提高了本
镇外出农民工的素质,并赢得了当地广大农民的好评。

该镇注重发展土地资源优势,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引进一批适合当地情况的发展项目,如山地鸡养殖场,沙糖桔种植园,花苗种植场等。

某某镇委镇
政府还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力度优化当地教育资源。

近年来,投入资金对该镇的多所小学进行整改,使其硬件设施达到了县级水
平。

2014年,某某镇积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派人手对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力度,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该年度,某某镇参加
新型合作医疗的数占总人数的65%。

五、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经调查分析发现,该镇在新农村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农民看病难。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村民本镇的医疗卫生条
件不满意。

一般认为医疗费用的偏高是农民看病难的主要原因。

走访得知,普通农民生病的医院就诊率为3%,即97%左右的农民在生病时选择自己买药或到小型门诊诊治。

解决农民看病难这一现实问题是关系新农村建设进度的重要措施。

2、贷款难。

调查资料显示,80%以上村民认为获得贷款较难。

农民因生活生产而缺乏流动资金时,大部分人不会选择向银行贷款,而
是选择向亲友借款。

调查得知,银行对个人贷款的门槛过高及繁琐的借贷手续是农民不愿意向银行提出贷款的重要原因。

为此,解决农民贷款难出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3、缺乏发展门路或项目。

调查资料显示,部分富裕村民虽然具
有一定的流动资金,但由于没有技术,从而造成了资金的积压,个别
农户甚至把充裕的资金投向六合彩等赌博活动,严重的引起倾家荡
产。

另一方面,部分农户因投资失败后而产生了恐惧心理,对各项投
资不敢再盲目追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户致富的步伐。

4、缺乏专业合作组织。

调查资料显示,该镇农户的生产方式多
为小户经营,即所谓的“作坊”式。

农户的作物收获后的主要销售方式是是山自己寻找销路。

各农户基本上没有“订单农业”或其他生产方式的农业。

农业生产的分散则成为了某某镇发展的瓶颈。

5、缺乏龙头支柱产业。

与周边兄弟镇相比,某某镇还是处于一
个劣势地位。

森林覆盖率虽然较高,但总面积却不大。

某某镇的矿产
资源缺口较大,基本上没有矿产。

全镇现有的工业园仅有1个,且优势不明显,竞争力相对较低。

6.农村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主要表现在农村垃圾的增长迅速。

调查显示,某某镇基本上没有农村垃圾处理场所。

农民一般采用丢弃,填埋的方式处理垃圾。

对于重污染类,有毒类垃圾也不采取任何治理措施就抛弃。

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污染地下水源。

另一方面农村诊所的医疗废物随意丢弃也在很大程度地污染农村的生态环境。

整治农村生态恶化刻不容缓。

7、从业农业人口出现两极化。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民务工
相关政策的出台,大量的青壮农村劳力选择外出务工,从而造成的农村劳力流失危机正在日益加深。

据调查资料显示,90%的家庭有外出务工人员。

从现在的农村劳动力构成分析,70%以上农村劳力为中老年人及儿童。

部分家庭甚至只留下老人或儿童在家务农。

农村劳力两极化而引发的留守儿童心理素质改变正在影响着广大农村少年儿童。

六、调查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本人提出以下解决某某镇建设新农村中存在问题
的方法:
1、政府加大资金,人力投入,完善本镇的医疗机构,积极宣传
国家政策,稳定本镇医疗价格,彻底改变农民“看病难”这一深系民生的问题。

2、简化国有银行发放贷款的手续及降低贷款的门槛。

为广大农
民的发展提供资金的保证。

对本镇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特别是农民开办的各类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企业应予低息或无息的贷款的优惠。

3、政府积极引进发展项目,支持鼓励农民的创业活动。

对具备
创业条件的农民进行扶持及相关政策的优惠,同时加大力度打击各项赌博活动,净化社会风气。

4、建立专业化生产合作组织,专门负责产业的生产,加工及销
售工作,减少行业的恶性竞争及盲目生产,以确保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5、扶持支柱产业。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寻求适合本镇发展
的项目。

符合本镇经济发展的,应给予政策优惠。

6、投入资金整治农村生态恶化问题,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建造
农村垃圾处理场所,确保农村生态平衡,营造良好的乡村环境。

对肆
意破坏本镇生态的单位或个人应作出严厉的处罚。

对潜在的生态破坏问题应给予高度重视,严防生态的进一步恶习化。

7、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利用本镇丰富的山地资源,发展旅游业,
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对适合开发旅游业的地区,应予以政策保护。


视本镇丰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组办各类劳动力密集型工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8、注重本镇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培训,积极提高本镇外出务工
人员的素质,寻求农民的外部发展渠道。

组建外出务工人员维权小组,维护本镇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七、调查结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系到千家万户。

任何地方要想取得建设成果,就必须深入农村,扎根农村,才能了解农村,从而更好地建设农村,服务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任道重远的任务,不是一
朝一夕能完成的事,必须通过各方的不懈努力,才能把农村建设得更美好。

本文通过对某县县某某镇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
问题作了浅析,并对今后该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本人
的见解,旨在提高该镇在新农村建设的效率及优化资源配置。

从而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朋友服务,使广大农民朋友在新农村建设中受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