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燃料电池总结

燃料电池总结

不同“介质”下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大多数学生感到较难。

主要集中在:一是得失电子数目的判断,二是电极产物的判断。

下面以CH 3OH 、O 2燃料电池为例,分析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酸性介质,如H 2SO 4。

CH 3OH 在负极上失去电子生成CO 2气体,O 2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在H +作用下生成H 2O 。

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CH 3OH -6e -+H 2O===CO 2↑+6H +
正极:32
O 2+6e -+6H +===3H 2O (2)碱性介质,如KOH 溶液。

CH 3OH 在负极上失去电子,在碱性条件下生成CO 2-3,
1 mol CH 3OH 失去6 mol e -,O 2在正极上得到电子生成OH -,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CH 3OH -6e -+8OH -===CO 2-3+6H 2O
正极:32
O 2+6e -+3H 2O===6OH - (3)熔融盐介质,如K 2CO 3。

在电池工作时,CO 2-3移向负极。

CH 3OH 在负极上失去电子,在CO 2-3的作用下
生成CO 2气体,O 2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在CO 2的作用下生成CO 2-3,其电极反
应式为
负极:CH 3OH -6e -+3CO 2-3===4CO 2↑+2H 2O
正极:32
O 2+6e -+3CO 2===3CO 2-3 (4)掺杂Y 2O 3的ZrO 3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能传导正极生成的O 2-。

根据O 2-移向负极,在负极上CH 3OH 失电子生成CO 2气体,而O 2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O 2-,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CH 3OH -6e -+3O 2-===CO 2↑+2H 2O
正极:32
O 2+6e -===3O 2- 题组一 判断“酸、碱”介质,理清书写思路
1.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
CH 3CH 2OH -4e -+H 2O=== CH 3COOH +4H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
A .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 +向负极移动
B .若有0.4 mol 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 L 氧气
C .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3CH 2OH +O 2===CH 3COOH +H 2O
D .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 2+4e -+2H 2O===4OH -
2.将两个铂电极放置在KOH 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CH 4和O 2,即可 产生电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通入CH 4的电极为正极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 2+2H 2O +4e -===4OH -
③通入CH4的电极反应式为CH4+2O2+4e-===CO2+2H2O
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
⑤放电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
⑥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④⑤⑥D.①②③
思路归纳
对于燃料电池,正极往往通入O2,书写时应注意:
(1)首先书写正极反应式:
①酸性O2+4e-+4H+===2H2O
②碱性O2+4e-+2H2O===4OH-
(2)然后用总反应式减去正极的电极反应式得到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题组二区分介质“状态”,判断离子流向
3.某燃料电池以Ca(HSO4)2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

请回答:
(1)H+由____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另一极(填a或b)。

(2)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制造出一种使用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效率更高,可用于航天航空。

如下图所示装置中,以稀土金属材料作惰性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入CH4和空气,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3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正极生成的O2-。

(1)c电极的名称为________。

(2)d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失误防范
根据内电路中的离子流向判断正、负极,在内电路中,阳离子由负极区流向正
极区,阴离子由正极区流向负极区。

突破电解池,应用“不寻常”
“六点”突破电解池
1.分清阴、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为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为阴极,两极
的反应为“阳氧阴还”。

2.剖析离子移向,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

3.注意放电顺序。

4.书写电极反应,注意得失电子守恒。

5.正确判断产物。

(1)阳极产物的判断首先看电极,如果是活性电极作阳极,则电极材料失电子,电极溶解(注意:铁作阳极溶解生成Fe 2+,而不是Fe 3+);如果是惰性电极,则需看溶液中阴离子的失电子能力,阴离子放电顺序为S 2->I ->Br ->Cl ->OH -(水)。

(2)阴极产物的判断直接根据阳离子的放电顺序进行判断:
Ag +>Hg 2+>Fe 3+>Cu 2+>H +>Pb 2+>Fe 2+>H +(水)
6.恢复原态措施。

电解后有关电解质溶液恢复原态的问题应该用质量守恒法分析。

一般是加入阳极产物和阴极产物的化合物,但也有特殊情况,如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 4溶液,Cu 2+完全放电之前,可加入CuO 或CuCO 3复原,而Cu 2+完全放电之后,应加入Cu(OH)2或Cu 2(OH)2CO 3复原。

题组一 对可充电电池的深度剖析
1.Li/SO 2电池具有输出功率高和低温性能好等特点,其电解质是LiBr ,溶剂
是碳酸丙烯酯和乙腈,电池反应式为2Li +2SO 2 放电
充电Li 2S 2O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电池反应为可逆反应
B .放电时,Li +向负极移动
C .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Li ++e -===Li
D .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可以换成LiBr 的水溶液
2.某种可充电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
Li 1-x CoO 2+Li x C 6===6C +LiCoO 2,其工作原理示
意图如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放电时Li x C 6发生氧化反应
B .充电时,Li +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左向右移动
C .充电时将电池的负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D .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Li 1-x CoO 2+x Li ++x e -===LiCoO 2
方法技巧
对于可充电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符合原电池工作原理,负极发生氧化反
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内电路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可充电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充电时电池的“+”极与外接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电池的“-”极与外接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题组二电解原理的“不寻常”应用
(一)处理废水
3.某工厂采用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耐酸电解
槽用铁板作阴、阳极,槽中盛放含铬废水,
原理示意图如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为电源正极
B.阳极区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
Cr2O2-7+6Fe2++14H+===2Cr3++6Fe3++7H2O
C.阴极区附近溶液pH降低
D.若不考虑气体的溶解,当收集到H2 13.44 L(标准状况)时,有0.1 mol Cr2O2-7被还原
(二)制备物质
4.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氢气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阴阳两极均为惰性电极,
(1)A极为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2)B极为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三)处理废气
5.用NaOH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将所得的Na2SO3溶液进行电解,可循环再生NaOH,同时得到H2SO4,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电极材料为石墨)
(1)图中a极要连接电源的(填“正”或“负”)________极,C口流出的物质是
________。

(2)SO2-3放电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3)电解过程中阴极区碱性明显增强,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