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肺系病证-肺胀
谢谢大家!
辨证要点
肺胀总属标实本虚,但有偏实、偏虚的不同,
肺
因此应分清 其标本虚实的主次。
胀
1. 一般感邪时偏于邪实。偏实者须分清痰浊、水饮、血瘀的偏 盛。
辨
早期以痰浊为主,渐而痰瘀并重,并可兼见气滞、水饮错杂为患。 后期痰瘀壅盛,正气虚衰,本虚与标实并重。
证
2. 偏虚者当区别气(阳)虚、阴虚的性质,肺、心、肾、脾病变的主次。 早期以气虚为主,或为气阴两虚,病在肺、脾、肾;
?
肺
胀
慢性支气管炎合并
肺气肿、
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概 肺性脑病
述
及其它肺系慢性疾患,迁延失治的严重阶段。
病因
肺
胀
久病
内伤久咳、支饮、 喘哮、肺痨等 肺
痰浊潴留, 壅阻肺气,
肺 虚 系慢性疾患,迁延
肺气出纳失常,
病
失治
肺不敛降,肺气胀满
因
病
机 感受 久病肺虚 卫
外邪 外不固
六淫外邪 每易乘袭
? 二.病案分析题: ? 1.苏XX,男,56岁,干部 反复咳嗽喘息多年,近日烦躁胸满,痰黄粘稠难咯. ? 身发热,微恶寒,口干,溲黄,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 (要求:诊断,辨证分析,治法,方药) ? 2.张XX,女,65岁,干部 反复咳喘20余年,近2日来神志恍惚,烦躁不安. ? 时有肌肉跳动,抽搐,咳逆喘促,咯痰不爽,苔黄腻,舌质暗,脉细滑数. ? (要求:诊断,辨证分析,治法,方药)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 . ? 在《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中所述之支饮 ,症见“咳逆倚息 ,短气不得卧 ,其
形如肿”,当亦属于肺胀范畴. ? 病因病机: ? 1.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咳逆短气候》认为,肺胀的发病机理是由于“肺虚
为微寒所伤则咳嗽,嗽则气还于肺间则肺胀,肺胀则气逆,而肺本虚,气为 不足,复为邪所乘,壅痞不能宣畅,故咳逆,短乏气也。” ? 2.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咳嗽》篇说“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夹瘀血碍 气而病”,提示肺胀的发生与痰瘀互结,阻碍肺气有关. ? 辨证论治: ? 1.清·张璐《张氏医通》认为肺胀以“实证居多”。 ? 2.清.李用粹《证治汇补 .咳嗽》认为,对肺胀的辨证施治当分虚实两端 , “又有气 散而胀者,宜补肺,气逆而胀者,宜降气,当参虚实而施治 .”对肺胀的临床辨治有一 定的参考价值.
日久导致肺虚, 成为发病的基础。
诱使本病发作, 病 情日益加重。
总之,肺胀的发生,多因久病肺虚,痰浊潴留,而 致肺不敛降,气还肺间,肺气胀满,每因复感外邪诱使 病情发作或加剧。
病机 (以示意图表示)
痰浊(饮)壅肺
脾
痰
痰热郁肺
复感外邪
肺
久病肺虚
阳虚水泛
肾
(正虚喘脱)
肺肾气虚
痰蒙神窍
心(血瘀)
肺? 痈
论
后期气虚及阳,甚则可见阴阳两虚,病变以肺、肾、心为主。
治
肺 ? 病因病机: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
胀
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
? 临床特征:
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
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
中医内科学 ——肺系病证
肺胀
? 概述 ? 病因病机 ? 诊察要点 ? 辨证论治 ? 预防调护 ? 结语
肺
胀 ?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 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痰多,烦躁,心悸, 述 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
病位及涉及脏腑:本继病则病影病响变脾首、先肾在,肺,
后期病及于心。
病理因素: ?
主要为痰浊、水饮与血瘀互为影响,兼见同病。
病 病势 : ?
(疾病演变及走势) 由于肺虚卫外不固,尤易感受外邪而使
因 病情诱发或加重
病 ? 病机关键:
机 病理性质: ?
多属标实本虚,但有偏实、偏虚的不同,且多以标实为急。
? 转归预后:
体浮肿等。其病程缠绵,时轻时重,经 久难愈,严重者可出现神昏、痉厥、出 血、喘脱等危重证候。
? 临床表现: ? 1.早在《内经》就有关于肺胀病名的记载: ? 《灵枢·胀论)篇说:“肺胀者,虚满而喘咳。” ? 《灵枢·经脉》篇又说:“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 ? 2.汗.张仲景《金匮要略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篇指出本病的主症为
? 诊断依据 ? 病症鉴别 ? 相关检查
哮病 喘证
? 辨证要点 ? 治疗原则 ? 证治分类
肺
胀
? 痰浊壅肺证
辨 证
? 痰热郁肺证
论 ? 痰蒙神窍证
治
? 阳虚水泛证
? 肺肾气虚证
肺 证型 痈
主症
复 痰浊壅肺 习 痰热郁肺 题 痰蒙神窍
阳虚水泛
肺肾气虚
兼症 舌 脉 治 法 方 药
? 预防 ? 调护
? A.喘证(肾虚) B.水肿(肾气衰微) C.肺胀(阳虚水泛) D.支饮(脾肾阳虚)
? E.痰饮(脾阳虚弱)
? 2.肺胀后期可出现以下哪些变证?
(X型题)
? A.痰迷心窍 B.肝风内动 C.气不摄血 D.喘脱 E.胸部胀闷如塞
? 3.肺胀的病理因素为
(X型题)
? A.痰浊 B.水饮 C.血瘀 D.血虚 E.水湿
肺 胀 防止经常感冒、内伤咳嗽迁延发展成为
慢性咳喘,是预防形成本病的关键。同
时应重视原发病的治疗。 预 防 调 护
肺 胀
1.既病之后,更应注意保暖,秋冬季节,气
候变化之际,尤需避免感受外邪。
2.一经发病,立即治疗,以免加重。
预 3.平时常服扶正固本方药增强正气,提高抗
防
病能力,禁忌烟酒及恣食辛辣、生冷、
调
咸、甜之品。有水肿者应进低盐或无盐
护
饮食。
? 临床特征: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后期转归而成。临床以喘咳上气, 胸闷胀满,心慌等为主症。病久可见面唇紫绀,身肿,甚 或昏迷、抽搐以至喘脱等危重证候。
?病
因: 病因以久病肺虚为主,由于反复感邪,而使病情进行性加
重。
?病
病位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及心。病理性质多
机: 由气虚、气阴两虚发展为阳虚,在病程中且可形成痰、饮、
瘀等病理产物,标本虚实常相兼夹或互为影响,最后因邪 盛正虚,而致发生气不摄血,痰蒙神窍,或喘脱等严重变 端。
? 辨证与治则:有侧重治地疗分当别根选据用感扶邪正时与偏祛于邪邪的实不,同平治时法偏。于正虚的不同,
? 一.选择题:
? 1.患者症见面浮,下肢肿,腹部胀满有水,心悸,喘咳,咯痰清稀,脘痞纳差,尿少,怕冷,面唇青 紫,舌胖质暗,苔白滑,脉沉细,应诊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