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练习题填空1.对于一个部件的检修,它包含分解、清洗、检查、修复、组装、调整、试验等环节。
2.车轴裂纹分为横向裂纹和纵向裂纹。
3.液体摩擦是指摩擦表面之间安全被连续的润滑油膜所隔开,载荷的传递是通过油膜实现的摩擦。
4.应用螺旋微动原理进行测量和读数的量具,叫做测微量具。
5.交流接触器的电磁系统包括吸引线圈、动铁芯和静铁芯。
6.牵引电机装配安装后,应测试空载电流大小及对称性。
7.铸铁件的焊补分为热焊和冷焊两种。
8.压装是将车轴在室温下用油压机压入轮心的装配法。
9.车钩的主要损伤形式为断裂、磨损及变形。
10.受电弓升弓时间不大于5.4 秒,降弓时间不大于4 秒。
11.轮对裂纹发生在轮对踏面、轮心及车轴等处。
12.金属零件变形包括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种。
13轴与毂拆卸时,可用加热轮毂件的方法,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200℃以下。
14.检修用的游标卡尺由主尺和副尺组成。
15.接触器的灭弧装置,可迅速切断电弧,免于烧坏主触头。
16.为了使压力校正后的零件变形保持稳定,校正后需要进行定性热处理。
17.焊修按加热方式可分为电弧焊、气焊和等离子焊。
18.运用中如发现受电弓有强大火花,不正常的上举和下降情况,必须进行调整。
19.当车钩钩身上下和左右的变形、弯曲大于者,报废。
20.机械工具清理的方法多用于清除零件表面的积碳、锈蚀、旧漆。
清理时用电钻带动金属刷旋转除去表面污物。
21.压缩空气吹扫是要根据零部件覆盖物性质和厚度来选择压缩空气的压力。
22.冷校又分为压力校正和冷作校正。
23.架车机在架起及落下过程中,禁止一切人员在机车的上面或下面活动。
24.设备配置的基本要求是,设备具有先进性、专业性,必须安全、可靠、高效。
25.我国电力机车修程均以互换修为主,对电力机车各种零部件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换。
26.电力机车按大修规程应对机车进行架车、解体;转向架构架探伤、整形。
27.在牵引运行中,互扣的钩舌内侧承受拉力,两钩舌内测处最易磨耗。
28.在推进运行中,两钩舌的外侧承受推力,两钩舌外侧处最易磨耗。
29.高温或受潮会引起牵引电机的绝缘性能降低,造成电机接地故障。
30.机车使用中零件断裂、连接松动、电气动作失误等会造成运用可靠性下降。
31..零件从投入使用,直到因各种极限损伤而必须修理的全部时间称为零件的使用期限。
32.牵引电机轴承发生不能修复的损伤时要成套更换。
33.电气部分绝缘老化、击穿,造成短路,导致动作失误,会影响正常行车,可靠性能下降。
34.机车的随机性故障发生时间是随机的,无规律性,如轴类零件的断裂。
35.机车的规则性故障的发生随时间有一定的规律性,如轴承的磨损。
36.机车检修度最大值为1 ,最小值为0 。
37.零件表面氧化膜能防止黏附磨损,抗磨性好。
38.零件摩擦表面压力越大,氧化磨损越严重。
39.零件表面越粗糙,疲劳强度越低。
40.零件在检修搬运时碰伤、检查时锤击打伤,都会造成应力集中,引起零件损伤。
41.检修时,冷压、火烤弯曲零件,会产生内应力或破坏金相组织,降低材料强度,引起零件损伤。
42.检修中不正确的组装,也会产生附加应力,导致疲劳断裂。
43.电子线路故障分为渐进故障和突发故障。
44.渐进故障是指元件参数超出容差范围而功能没有完全丧失。
45.突发故障则引起电路功能完全丧失。
46.接触器触头的磨损是机械,电气综合作用的结果。
47.机破率是指电力机车在规定的走行公里或时间内,机车发生的机破事故次数。
48.牵引电机轴承严重烧损时,运用中会使轴承固死,造成机械故障。
49.轴承保持架铆钉损坏应不超过总数的1/3 ,否则应更换轴承。
51.中修限度是指机车中修时,有关零部件的尺寸(或配合)不允许超过的界限,超过者须予以修理或更换。
52.弓头更换滑板后,要重新启动自动降弓装置。
53.受电弓滚动轴承终生都需要润滑。
更换轴承,维修周期为8 年。
54.电力机车中修实行规模化、专业化、集中修。
55.机车检修时,机油、绝缘油、润滑油等油脂和冷却水,不合格的要进行更换。
56.科学、合理地组织好交流电力机车的检修工作,可以降低检修费用,降低铁路运输成本。
57.疲劳断裂区越光滑,零件断裂前应力循环次数越多。
选择正确1.我国铁路部门常用每(A )Km的机破事故次数来作为平均故障率指标。
A.10万B.20万C.30万D40万2.疲劳磨损一般发生在载荷较大的(B )摩擦副中,主要是由接触疲劳引起的。
A 滑动B滚动C混合D液体3.电路中有两根导线接触并使正常电流旁路,则产生(C )。
A断路B接地C短路D4.电力机车按规定大修的周期不少于(B )年。
A.4B.6C.8 D105.按规定,轮缘的垂直磨耗不超过(C )mm。
A .15B .16 C.18 D196.我国铁路部门常用每(B )km的临修次数来作为临修率指标。
A.5万B.10万C.20万D307.液体摩擦的关键是油膜,而只有具备(B )个条件才能形成油膜。
A.2B.3C.4D. 58.HXD3电力机车年修检修周期(B )km。
A.12万-15万B.23万-30万C.45万-60万 D 60-80万9.通常由于导线绝缘不良,导线收缩或放错元件而引起的电气故障为(A )故障。
A.接地B.短路C.开路 D 机械10.不易焊补的钢件、不许有较大变形的铸铁件发生裂纹时,可用( C )修复。
A .附加零件法B .修理尺寸法 C.金属扣合法D机械加工法11.热校时,零件弯曲越大,加热温度应(B )。
A.越低B.越高C不变12.架车机的传动装置:由( A )减速箱及蜗轮蜗杆减速箱组成。
A齿轮B涡轮C电机13.电力机车日常检查时要求车钩,缓冲器各部( B ),状态应良好。
A无锈蚀B无裂纹C无划痕14.用钢板尺或检查样板测量车钩钩身上下和左右的变形,弯曲大于( A )者报度。
A 5mmB 6mmC 8mm D10mm15.架起车体前,应进行( C )试验,必须认真检查托架的车头与车体支承点的接触,确认良好后,才能操纵按钮,开始架车。
A重载B轻载C空载D负荷16.钩舌销主要是在钩舌开锁时起旋转的支轴作用,并( B )拉力和推力。
A负担B不担负C减小D增大17.当轮对需要调整轮对内侧距离及轮毂( C )时,必须退轮即分解轮对。
A 压力过大B 压力过小C松缓D压力不变18.电力机车受电弓落弓位保持力不小于( A )。
A 120NB 130NC 110N D140N19.机车检修指标中,用以衡量机车检修进度及效率是()指标。
A费用B质量C数量20.牵引电机在短路处发生了爆断,并熔断了很多导线,附近会有很多熔化的铜屑,其他处均完好无损。
是( B )表象特征。
A 匝间短路B相间短路C接地D开路判断对错1.机破率是指在规定的走行公里内,机车发生的临修次数。
(错)2.轮对裂纹只发生在轮对的轮心处,不发生在车轴处。
(错)3.磨损是指相互接触的零部件做相对运动时,工作表面的材料逐渐磨耗的现象。
(对)4.镀铬层可分为硬质镀铬层和软质镀铬层。
(错)5.运行中如发现受电弓有强大火花、不正常的上举和下降情况,必须进行调整。
(对)6.临修率是指在规定的走行公里内,机车发生机破事故的次数。
(错)7.电化学腐蚀是金属和电解液起电化学作用的损伤过程。
(对)8.螺纹按牙型可分为粗牙螺纹和细牙螺纹。
(错)9.焊修按工艺可分为电弧焊、气焊和等离子焊。
(错)10.弓头安装在受电弓框架的下端,直接与接触网接触,汇集电流。
(错)11.机车试运中,齿轮箱内部允许有异音、过热现象。
(错)12.电力机车齿轮箱中修后检查齿轮箱油位应符合要求,允许少许渗油。
(对)13.零件经电磁探伤后,会多少留下一部分剩磁,不必要进行退磁。
(错)14.电镀时,温度都在100°C以下,零件会发生变形。
(错)15.电镀镀层厚度可以控制,随着电流密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变厚。
(对)16.架车机运行中,出现不同步或个别架车点出问题时,必须操纵总控制箱停止按钮,使4个电机同时停止运转。
(对)17.电力机车按大修规程应对牵引电动机分解、检查、更换零件、性能测试。
(对)18.在架车作业中,可以进行单架车机调整,以避免车体颠覆。
(错)19.在牵引运行中,车钩互扣的钩舌内侧承受推力。
(错)20.在推进运行中,车钩两钩舌的外侧承受拉力。
(错)21.不能通过试验或测试手段来预测的故障,为电力机车突发性故障。
(对)22.能够通过试验或测试手段来预测的故障,为电力机车渐进性故障。
(对)23.可以减轻疲劳磨损减少提高零件表面的加工质量,可以减轻疲劳磨损。
(对)24.降低零件表面粗糙度和形状误差,可以减轻疲劳磨损。
(对)25.氧化磨损是不可以容许的磨损形式。
(错)26.为提高零件检修质量应避免零件表面的各种损伤,如划伤、碰伤。
(对)27.零部件的螺栓紧固力矩大小不用符合技术要求。
(错)28.检修中一般不用保证各装配零件之间和联接零件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
(错)29.检修机车修竣台数表示检修部门实施修理完毕、检验合格并办理交接手续的机车台数。
(对)30.电机轴承转动灵活,无卡滞,作用良好,允许有异声和阻力。
(错)31.轴承自由径向间隙过小,允许将轴承内圈外径在磨床上加工后选配。
(对)32.电力机车设备只是短期内失去某些功能,经稍加检查处理,设备功能就能恢复的故障,称为突发性故障。
(错)名词解释1.荧光探伤:是基于物质的分子可吸入光可放出光能原理,利用紫外光源照射以涂上一层荧光渗透剂的零件来检验硬件表面缺陷的方法。
2.电镀:是利用电解的方法将金属以分子的形式逐渐沉积到带修分子的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结合力强的金属镀成的过程。
3.焊修:是通过加热机体及焊条,并使之融化,使两个分离体结合成一个整体的加工方法。
4.隐蔽缺陷:是指零件内部的空洞、夹渣、微观裂纹等不易发现的损伤,这些隐蔽缺陷,埋在工件内部,在运用中随时会导致故障的产生。
5.液体摩擦:是指摩擦表面之间完全被连续的润滑油膜所隔开,载荷的传递是通过油膜实现的摩擦。
6.机车检修率: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铁路局或机务段平均每天的机车检修台数占支配机车台数的百分比。
7.临修率:临修是指力电力机车发生故障需要进行临时的修理。
临修率:是指在规定的走行公里或时间内,电力机车发生的临修次数。
8.大修限度:机车大修时,有关零部件的尺寸不允许超过的界限,超过者需予以修理或更换。
大修时,原则上将各尺寸恢复到原形尺寸。
9.永久性故障:电力机车由于设备零部件的损坏,需要更换或修复,设备功能才能得以恢复的故障,称为永久性故障。
10.检修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使用的产品,在规定的检修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检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能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11.黏附磨损:是指两个在相对运动的表面,,使一个表面的材料转移到另一个表面所引起的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