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的心得

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的心得

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的心得
2013年8月29日下午,xxx老师指导我们如何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使我受益匪浅。

教育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也是不断提升自己的途径。

教育
研究性教师并不神秘,也并非高不可攀。

关于研究型教师,美国心里学家——斯腾伯格从三个方面定义研究性教师:1、知识方面,既要有学科知识、还要有从事科研的知识。

21世纪不合格的教师,不是不会教课的人,而是不会科研的人。

2、问题解决的效率: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

3、洞察力:有更大的可能找到新颖的和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里强调的是对方法寻找的自觉性
我国鲍传友从三个方面定义研究性教师:(1)有先进教育观念和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

(2)有批判意识和探究精神。

这里的批判主要强调的是反思,从对象中找出需要的问题。

能在理论上反思和概括自己的教学经验,变成一种思想何文字,才能做研究型老师。

在一些职称和优秀的评选中论文都占有一定比重,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个苛刻的条件,其实论文不是外加的条件是,是一个教师对教学的反思能力和研究的状态的反映。

(3)有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

搞教学研究并不神秘,只要我们用心积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会有一个个惊奇等着我们。

我做的还很不够,积累了很多,总结出来的却很少。

在我看来:
一,成为研究性教师,必须要敢于进行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是教育创新的土壤,要创新就要立足实践,加强研究。

大家往往认为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是专家们的专利。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一方面,专家们的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并不一定深入教学实际,也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些的理论指导,就容易固守在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而不能自拔。

这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提高是极其不利的。

所以我们要勤于实践,有了实践,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才能提高自我。

二,成为研究性教师,有自我反思和批判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超越实证材料与方法,使思想的自由度、探索性与创造程度得到拓展与提升,从而谋求和品味到理性沉思所带来的幸福。

教学反思还能满足认识兴趣,增加理论旨趣,提高教师捕捉教学问题的能力。

三,成为研究型教师,更重要的是有态度。

1. 使敬业乐业成为工作的一种状态
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自己的工作,是成为研究型教师的根本。

2. 使责任成为工作的一种动力
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工作,而教好书育好人是我们的责任。

有了责任意识,我们才会认真,并且发自内心的工作。

3. 把学习作为工作习惯
首先要知不足,然后才会自觉学习、不断学习。

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处处留意,时时留心,把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一点感悟、一点收获,及时积累和总结。

我要多反思,勤思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和改进,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型教师。

baidu@蓝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