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
156 70.3 70.3
2 开档大
31
187 14.0 84.3
3 动平衡超差
19
206 8.6 92.9
4 轴向尺寸超差
5
211 2.2 95.1
5 曲拐半径小
3
214 1.3 96.4
6 轴颈表面伤痕
2
216 0.9 97.3
7 其他
6
222 2.7 100.0
总计
222
100.0
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
人
机 大原因 料
中原因 小原因
某个 质量 问题
法
环
测
二、因果分析图
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
操作者 未及时修
没进行 正砂轮
机床
平衡块 松动
控制机构 材料 的灵敏性
热处理
为 什
教育 没记住
材质不 硬度不一致
么
工艺纪 震动大 电器 合规格
律松弛
失灵
曲
轴
轴
切削液 有杂质
浓度低
进给 量大
环境
加工件 温度高
质量管理学
第三章 质量控制 及其常用技术
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
第一节 质量波动及原因→ 第二节 质量特性数据→ 第三节 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 质量波动及其原因
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
1、正常波动
F(X)
• 由偶然原因引起
• 正常波动——稳态
68.26%
2、异常波动
• 由系统原因引起
(六)直方图法
3.工序能力指数
1、直方图的绘制
• 1. 收集数据
• 2. 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Xmax和最小值Xmin • 3. 计算极差R= Xmax—Xmin =5-(-3)=8 • 4. 确定组数K;K=10(表3-7)
• 5. 计算组距H=R /K=8/10=0.8≈1
• 6. 确定组界;第一组下界: Xmin -h/2=-3.5 • 7. 计算各组中心值Xi;X1= -3 • 8. 计算频数fi,整理频数分布表 • 9. 计算各组简化中心值Ui • 10. 计算均值 X • 11. 计算标准偏差 S
第三节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
一、排列图法
频
• 3绘制排列图
频
率
数
(%)
(件)
100
200
90
80
160 75
120
A类 B类
C类
50
80
25
40
4分析主次因素
0
1 2 3 4 5 6 其他
因果分析图 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
二、因果分析图
• 1、原因分析要从5M1E出发 • 2、要集思广益 • 3、可用排列图检查效果
号
品品径径端沟径沟径
数率
面侧向侧向
摆摆摆摆摆
211131 4 33
22
13
2
33
2 21
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
三、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
(六)直方图法
• 1、直方图的绘制 • 2、工序能力 • 3、工序能力指数 • 4、工序能力评价 • 5、提高工序能力的途径
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
(六)直方图法
操作 测头不干净 规格 测量仪
器精度 无作业标准
方法
测量
量具校正无标准轴 测量器 具配置
操作者未用读数量具
颈 尺 寸 小
三、分层法
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
• 1、所谓分层就是为了分清影响质量的原
因所在和明确措施方向,把性质相同的数
据分到一起,以便发现产生质量问题的原
因。
• 2、分层原则 • (1)按时间分层 • (2)按操作者分层
• 2、数据收集示意图
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
第二节质量特性数据
目的
对于工序 控制
母体
样本
工序
抽样
一批半 成品
样本
判断
数据
数据
对一批产 品质量判 断
一批半 成品
抽样
样本 判断
数据
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
第二节 质量特性数据
• 三、质量数据的统计特征 • 1平均值 • 2中位数 • 3极差R • 4标准偏差S
频数 (件)
A类 B类
频率(%)
100 90 80
C类
A B C D E F G H 其他
第三节 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
一、排列图法
例:为分析某厂加工曲轴报废上升的原因,对222件废品 进行了分类统计,试找出主要影响因素。 解:1收集资料。2整理计算。
序号 原因
频数(件) 累计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1 曲轴轴颈尺寸小 156
• (3)按使用设备分层
•(5)按操作方法分层 •(6)按测量工具分层 •(7)其他分类
• (4)按原材料分层
三、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
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
(四) 散布图法
• 1、散布图是用来分析两个非确定性变量之间相 关关系的方法。
• 2、散布图类型:
• 强正相关 • 弱正相关
硬 度 Y=a+bx
(六)直方图法
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
3.工序能力指数
• 1、定义:衡量工序能力满足加工质量要求的程度
质量标准 T T
Cp=
==
工序能力 6б 6S
•2. Cp的计算
•(1)双侧公差
当M=
X时,
Cp=
T 6S
当M≠ X 时, Cpk=Cp(1-k)
K= 2 M-X T
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
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
(六)直方图法
2、工序能力
(1)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处于控制状态下的实 际加工能力。一般用 B=6б 来表示。这 是一个经济幅度。
(2)若B=2б,则合格品率为68.26%. • 若B=4б,则合格品率为95.45%. • 若B=6б,则合格品率为99.73%. • 若B=8б,则合格品率为99.994%.
• 不相关
• 曲线相关
• 弱负相关
• 强负相关
• 3、相关程度的检验
• 相关系数法 • 符号检验法等
温度
三、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
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
(五)统计调查分析表法
不合格轴承分类统计表
产 规 总 不 不 尺寸 旋转精度
噪灵残游硬其
品 格 产 合 合 精度
音活磁隙度他
序 量格格外内内内内外内 性
95.45%
• 异常波动——非 稳态
-3б -2б -б μ б 2б 3б
99.73%
X
正态分布图
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
第二节 质量特性数据
• 一、数据的分类 • 1计量值数据 • 2计数值数据 • (1) 计件值数据 • (2) 计点值数据
• 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整理 • 1、抽样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间隔随机抽样、 分层随机抽样、分段随机抽样
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
第三节 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
• 一、排列图法 • 二、因果图法 • 三、分层法 • 四、散布图法 • 五、调查表法 • 六、直方图法 • 七、控制图法
一、排列图法
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
• 1.排列图法是从 许多影响质量 的因素中分析、 寻找主要因素 的方法.
• 2.所遵循的原理 是关键的占少 数,次要的占多 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