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内涝应急预案

区内涝应急预案

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本单位雨季防暴雨内涝应急管理工作,提高防暴雨内涝水平,促进应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防止和减少暴雨内涝带来的破坏和伤害,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广州市水务管理条例》、《广州市排水管理办法》、《广州市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广州市防暴雨内涝应急预案编制要点》、《广州市暴雨内涝集约化调度值班制度》、《广州市中心城区防暴雨内涝应急响应条件与行动要求》及我局实际情况。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2015年黄埔区内发生暴雨内涝造成突发事件时的应对工作。

(四)工作原则1、统一领导,明确责任。

加强对暴雨突发事件应对的统一领导,建立健全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应急响应机制,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实施应急处置。

2、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最大程度减少暴雨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3、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和应急相结合,建立检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加强隐患排查整改,完善救援保障体系,做好应对暴雨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4、维护稳定。

全面做好善后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交通,社会秩序,减少对社会的影响。

二、局基本情况我局内设机构为办公室、水利科、给排水管理科,区水政大队,下设河涌管理所、三防办公室、水务设施管理所三个事业单位。

其中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局机关各科室和属下事业单位的工作;给排水管理科负责指导排水行业建设与管理工作;三防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区防洪排涝、抢险、救灾工作;水务设施管理所承担紧急防汛抢险任务。

三、主要任务1、做好河涌、水闸、泵站以及市政排水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维修,防止暴雨时发生内涝;2、及时接收暴雨预警信号,及时启动响应级别的应急响应;3、制定防暴雨内涝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方案。

4、遇到暴雨内涝突发事件,组织实施应急抢险。

5、组织区内涵洞隧道的应急工作。

四、组织体系为落实我局2015年防暴雨内涝应急工作,结合我局的实际情况,成立黄埔区水务局防暴雨内涝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防暴雨内涝应急处置工作。

总指挥:许可(局长)。

副总指挥:王长峰(副局长)、施坤木(副局长)成员:谭铭楷(办公室负责人)、廖声庆(给排水管理科科长)、杜清俊(水务设施管理所所长)。

指挥部下设后勤组、技术指导组和抢险组,设调度联络员一名。

后勤组由办公室人员组成,技术指导组由给排水管理科人员组成,抢险组由水务设施管理所人员组成。

各组根据应急响应级别,按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各自职责,配合做好防暴雨内涝应急处置工作。

(一)后勤组:负责接收预警信息、下达指挥部指令并向上级汇报应急工作情况。

(二)技术指导组:负责提供防暴雨内涝应急处置技术支持。

(三)抢险队:负责防暴雨内涝应急措施的落实。

(四)调度联络员:及时向广州市排水设施管理中心报告局防暴雨内涝应急抢险预案的启动和落实情况,协助市排水设施管理中心调度指挥局防暴雨内涝应急抢险,汇总局渍涝及抢险情况。

五、水浸点及风险我区今年共有11处水浸点,水浸地点、水浸原因及风险详见下表:六、运行机制(一)预警接收和下达指令后勤组及时接收市气象台、市排水设施管理中心以及市区三防指挥部发布的不同预警信号,并根据下表《防暴雨内涝预警和应急响应分级表》下达启动相应级别响应的指令。

防暴雨内涝预警和应急响应分级表(二)响应启动各组收到响应指令后,立即按照《Ⅳ级应急响应条件与行动要求》、《Ⅲ级应急响应条件与行动要求》、《Ⅱ级应急响应条件与行动要求》、《Ⅰ级应急响应条件与行动要求》、和《结束应急响应条件与行动要求》五张表格启动相应级别的响应。

(见附件)(三)应急行动区防暴雨内涝应急预案启动后,指挥部和各小组要迅速响应,按照预案要求开展应急行动。

1、后勤组设立防暴雨内涝工作联系电话,与各方保持密切联系。

2、抢险组负责组织抢险工作人员,清除雨水井、下水道等市政管网的阻水物,确保雨水井、下水道以及涵洞隧道的排水畅通。

必要时打开雨水井盖排水或用水泵强排,并在相应地点设置路标警示。

3、抢险组参照汛前制定的水浸黑点排涝方案,安排各个水浸地点所需流动排水泵的数量和型号、沙包的数量和其他物资,以及安排排水路线,排水位置等。

协助交警清除路障。

4、抢险组协调街道排涝抢险救灾队以及各涵洞隧道的管理单位进行排涝抢险工作,统一指挥街道辖区内城市道路内涝、水浸的救灾应急工作,并根据受灾情况和抢险情况决定向指挥部请示支援。

5、技术指导组和抢险组负责灾后市政损毁设施的修复和水浸黑点的改造工作。

七、抢险设施八、抢险方法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设备及施工材料,具体如下:九、应急处置措施一旦发生管辖内防暴雨内涝的紧急事件,指挥部及时组织抢险队迅速到场,采取应急措施,封闭保护现场,警戒受影响范围,调动设备、器具和救援人员展开抢险行动,迅速排除险情,抢救被困和受伤人员、保护重要物资,疏导群众。

若事态严重,向有关专业抢险部门申请救援(如公安、消防、防疫、医疗等)严禁盲目冒险、无章指挥,防止事故扩大。

在处置应急工作结束后,组织力量迅速恢复生产、恢复社会秩序,尽可能减少市政设施损坏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并协助上级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总结处置工作。

附件:1、Ⅳ级应急响应条件与行动要求2、Ⅲ级应急响应条件与行动要求3、Ⅱ级应急响应条件与行动要求4、Ⅰ级应急响应条件与行动要求5、结束应急响应条件与行动要求6、2015年黄埔区水务设施管理所防暴雨内涝应急预案附件1:Ⅳ级应急响应条件与行动要求附件2:Ⅲ级应急响应条件与行动要求附件3:Ⅱ级应急响应条件与行动要求附件4、Ⅰ级应急响应条件与行动要求附件5:结束响应条件与行动要求附件6:2015年黄埔区水务设施管理所防暴雨内涝应急预案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规范本单位雨季防暴雨内涝应急管理工作,提高防洪度汛水平,促进防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为防止和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不可预测的破坏和伤害,结合我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所称区内排水应急事件,是指因自然因素、人为活动或意外事件,对管辖范围内排水设施出现突发性、大面积内涝等排水问题,可能给国家集体利益、社会秩序与公共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的事件。

本预案的排水应急抢险事件主要包括:暴雨、下水道堵塞、排水井盖丢失等导致的排水问题,重点对2014年汛期出现过的内涝点进行布防。

二、应急抢险原则(一)预防为主原则。

根据管辖范围和职能,加强情报信息收集工作,尤其对曾出现内涝点周边重点区域的排水设施情况要进行重点检查,全面收集相关信息,对有关的情报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及时发现有可能发生的排水紧急事件,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把事件解决在始发阶段。

(二)统一指挥原则。

在排水抢险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和指挥下,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快速反应,密切配合开展各项处置工作。

(三)快速处置原则。

迅速到位,有序开展处置工作,及时有效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蔓延。

(四)减少损失原则。

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和手段,尽最大努力和可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

(五)维护稳定原则。

全面做好善后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交通,社会秩序,减少对社会的影响。

三、组织机构为落实我所2015年汛期的排水工作,结合我所的实际情况,成立水务设施管理所排水抢险领导指挥小组和排水应急抢险小组:(一)领导指挥小组组长:杜清俊联系电话:,办公电话:副组长:赵经龙联系电话:,办公电话:组员:欧阳航()凌建波()赵帅威()张新运()黄润民()陈继红()梁润明()领导指挥小组办公地点设在黄埔区水务设施管理所办公楼。

主要职责:组长负责应急抢险的决策和总体指挥工作。

副组长协助组长对雨势雨情的分析和决策,负责应急抢险工作的协调和调动工作。

各组员负责资料的搜集汇总,了解内涝黑点的积水情况,详细记录内涝黑点的巡查情况及数据,并向组长提供准确、真实的资料。

(二)应急抢险小组成员由区水务设施管理所组成,下设五个工作小组,具体分组情况如下:第一组(清疏组)组长:陈树洪组员:杨玲、王永红、彭礼贤第二组(清疏组):组长:陆锦昌组员:周贻升、曾志贤、文树忠、武龙生第三组(清疏组):组长:罗汉墩组员:梁金洲、吴辉春、潘永林、张海峰杜清泉、秦宣财第四组(巡查组):组长:梁志威组员:黄瑞军第五组(抓斗车组):组长:谢志明组员:莫润深、郭日就总应急值班电话:四、应急预案的启动(一)预案启动条件上级部门悬挂橙色或红色暴雨预警信号,各内涝点部分低洼地区出现水浸或大面积积水深度超过20厘米,对市民生活和出行造成一定影响。

(二)预案的启动程序1、各组员在收到社区居委会在辖区发现内涝事故时,应在30分钟内报告所排水抢险领导指挥小组。

报告内容包括:内涝发生的时间、地点、简要情况,初步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

在接到群众关于内涝事故的反映后,所各清疏组和巡查组应立即到现场视察,并将水浸情况报告所排水抢险领导指挥小组。

报告内容包括:内涝、水浸发生的时间、地点、简要情况,初步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等。

2、所排水抢险领导指挥小组根据所收到的内涝灾害信息评估情况,确定防内涝应急预案的启动。

五、应急行动区防内涝应急预案启动后,领导指挥小组、清疏小组和巡查小组要迅速响应,按照预案要求开展应急行动。

1、设立防内涝工作咨询电话,与各方保持密切联系。

2、负责组织抢险工作队,清除雨水井、下水道等市政管网的阻水物,确保雨水井、下水道排水畅通。

必要时打开雨水井盖排水,并在相应地点设置路标警示。

3、参照汛前制定的水浸黑点排涝方案,安排各个水浸地点所需流动排水泵的数量和型号、流动排水泵的数量和型号、沙包的数量和其他物资,以及安排排水路线,排水位置等。

协助交警清除路障。

4、协调街道排涝抢险救灾队进行排涝抢险工作。

5、负责灾后市政损毁设施的修复和水浸黑点的改造工作。

6、统一指挥街道辖区内城市道路内涝、水浸的救灾应急工作,并根据受灾情况和抢险情况决定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支援。

7、统一调动和指挥街道排涝抢险救灾队对辖区内水浸范围较大、影响较严重的内涝地区实施抢险排涝工作,并作具体分工安排。

六、抢险设施七、排水抢险方法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设备及施工材料,具体如下:八、应急处置措施一旦发生管辖内排水的紧急事件,领导指挥小组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听从上级指挥,及时组织应急小组人员迅速到场,采取应急措施,封闭保护现场,警戒受影响范围,调动设备、器具和救援人员展开抢险行动,迅速排除险情,抢救被困和受伤人员、保护重要物资,疏导群众。

若事态严重,向有关专业抢险部门申请救援(如公安、消防、防疫、医疗等)严禁盲目冒险、无章指挥,防止事故扩大。

在处置应急工作结束后,组织力量迅速恢复生产、恢复社会秩序,尽可能减少市政设施损坏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并协助上级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总结处置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