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数学备考心得

高考数学备考心得

高考数学备考心得
一. 复习中要注重五个方面加强
1. 记清概念,夯实基础
数学≠做题,千万不要忽视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特别是“不定项选择题”就要靠清晰的概念来明辨对错,如果概念不清就会感觉模棱两可,最终造成误选。

因此,要把已经学过的概念整理出来,通过读一读、抄一抄加深印象,特别是容易混淆的概
念更要彻底搞清,不留隐患。

2. 集中兵力,攻下弱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如果试题中涉及到你的薄弱环节,一定会成为你的最痛。

因此一定要通过短时间的专题学习,集中优势兵力,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避免变成“瘸腿”。

3. 记录错题,避免再犯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可是同学们常会一次又一次地掉入相似甚至
相同的“陷阱”里。

因此,黄华数学老师建议考生在平时的做题中就要及时记录错题,还
要想一想为什么会错、以后要特别注意哪些地方,这样就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毕竟,中
考当中是“分分必争”,一分也失不得。

4. 前后联系,纵横贯通
在做题中要注重发现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绝不能“傻做”。

在做一道与以前相似
的题目时,高中物理,要会通过比较,发现规律,穿透实质,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特别是几何题中的辅助线添法很有规律性,在做题中要特别记牢。

5. 适当做题,巧做为主
埋头题海苦苦挣扎,辅导书做掉一大堆却鲜有提高,这就是陷入了做题的误区。

数学
需要实践,需要大量做题,但要“埋下头去做题,抬起头来想题”,在做题中关注思路、
方法、技巧,要“苦做”更要“巧做”。

考试中时间最宝贵,掌握了好的思路、方法、技巧,不仅解题速度快,而且也不容易犯错。

二. 考试中要注重四个关系理顺
1. 理顺好审题与解题的关系
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
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


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如“至少”,“a>0”,自变量的取
值范围等等,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2. 理顺好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
拿到试卷后,应将全卷通览一遍,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


年来考题的顺序并不完全是难易的顺序,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
的题上打“持久战”,那样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会做的题又被耽误了。

这几年,数学
试题已从“一题把关”转为“多题把关”,因此解答题都设置了层次分明的“台阶”,宽,入手易,但是深入难,解到底难,因此看似容易的题也会有“咬手”的关卡,看似难做的
题也有可得分之处。

所以考试中看到“容易”题不可掉以轻心,看到新面孔的“难”题不
要胆怯,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定能得到应有的分数。

3. 理顺好快与准的关系
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则尤为重要。

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你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
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

如一道应用题,要求列出分段函数解析式并不难,但是相当多的考生在匆忙中甚至一次函数都算错,尽管后继部分解题思路正确又花时间去算,也几乎得不到分,这与考生的实际水平是不相符的。

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得多
一点分;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

4. 理顺好“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要将你的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
些考生所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考生自己的估分
与实际得分差之甚远。

如几何证明中的“跳步”,使很多人丢失1/3以上得分,代数中
“以图代证”,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准确地转
译为“文字”,得分少得可怜;再如三角函数图像变换,许多考生“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数。

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述,“会做”的题才能“得分”。

总之,要提高数学成绩,关键在于要把握全面,突出重点,抓住基础,提高能力。


学过的知识全面复习,突出主干性知识,对教学的重点加强复习,并把所学知识进行系统
整理,整合成知识体系。

领会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
掌握解题规律,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数学思维品质,你的每一次成绩就会得到稳步提高。

一、学习数学千万不要害怕
很多人因为数学不好,起先失掉兴趣,然后失掉信心,最后便讨厌数学了,结果导致
数学更差了。

其实这些环节是相关的,只要改好了一个方面,其他方面也就跟着好起来。

当然,学数学需要一定的天分,这是肯定的,但在高考中数学得个110分左右可以说与天
分无关,只需努力,各位同学只要端正心态去努力,一定会有好结果的。

二、要有大量习题训练,不然很难对数字敏感
数学与其他科目不一样。

如果平时没怎么动手练习,即使明白思路也不一定能正确计算,所以需要做一定量的题来提高做题的熟练度、速度和正确率。

另外,做一定量的题,
会使你更熟悉考点,明白出题者想考你什么,便于你更快地解题。

比如说,你每种题型只
做过一次,那么每道题你都会花很多时间且不一定做得对。

但假如每种题型你做了3~5道,那么再遇到这类题时,你就会知道方向,该采用哪种方法。

三、学到每章的时候,一定要做相应章节的典型习题
因为那样一是易考,二是能让你熟悉本章考点及“陷阱”,比如集合这章,如果考大题,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要考空集的这种特殊情况,我就会特别小心它。

四、学会整理易错的题
我这段话的对象不包括数学天才。

我们不是天才,不可能对做错的题过目不忘,不再
犯错。

因而,你需要一个笔记本将做错的题定期整理,定期复习,特别是高三的学生,总
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学了又忘,反反复复犯错。

所以,一本错题笔记是必需品。

数学是整个自然科学基础,应该以审慎、科学的态度来面对。

数学的特点就是极度抽
象化,概念化,对理性逻辑思维要求极高。

于是,我学习数学时,要注重概念,某一数学
概念的内涵、外延都研究得很细。

可是,毕竟要进行考试,就必须对考题有简单且行之有
效的解法,我就只好牺牲大量的时间去做,搞题海战术。

但不敢取舍地陷在题海中就会把人累得狼狈不堪,必须能进得去,出得来,拿得起,
放得下。

因此,我做题的原则就是:做一道题,要会十道题或几十道题。

因为每一道数学
题母题都会涵盖几方面的数学问题子题。

做出母题,由它繁衍出来的每一道子题也就会了,那么,凡是属于母题这一类型的题就不必去做而浪费有限的宝贵时间了。

1.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部分同学平时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不足,做作业时
免不了互相对答案,也不认真找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

“会而不对”是高三数学学习的
大忌,常见的有审题失误、计算错误等,平时都以为是粗心,其实这就是一种非常不好的
习惯,必须在第一轮复习中逐步克服,否则,后患无穷。

可结合平时解题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逐题找出原因,看其是行为习惯方面的原因,还是知识方面的缺陷,再有针对性加以
解决。

必要时作些记录,也就是错题本,每位同学必备的,以便以后查询。

2.做好解题后的开拓引申,培养一题多解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解题能力的培养可以从
一题多解和举一反三中得到提高,因而解完题后,需要再回味和引申,它包括对解题方法
的开拓引申,即一道数学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去分析,可以有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法。

考虑的愈广泛愈深刻,获得的思路愈广阔,解法愈多样;及对题目做开拓引申,引申
出新题和新解法,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发散思维,激发创造精神,提高解题能力:
1把题目条件开拓引申。

①把特殊条件一般化;②把一般条件特殊化;③把特殊条件和一般条件交替变化。

2把题目结论开拓引申。

3把题型开拓引申,同一个题目,给出不同的提法,可以变成不同的题型。

俗称为“一题多变”但其解法仍类似,按其解法而言,这些题又可称为“多题一解”或“一法多用”。

3.提高解题速度,掌握解题技巧。

提高解题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解题方法的巧妙与简捷;二是对常规解法的掌握是否达到高度的熟练程度。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