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危险点及控制措施一、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氨气理化性质
???????引燃温度:651℃
???????最大爆炸压力(MPa):0.580
???????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
???????二、可能发生的事故及防范措施???????(一)液氨泄漏:
???????液氨由槽车运至厂内,在厂内采用储槽储存,储槽和输送管道可能发生漏气。
???????氨气泄漏后产生后果:可能发生中毒事故,遇明火
灾工作。
???????1、关阀断料,切断事故源
???????生产装置发生氨气泄漏时,主要由事故单位负责处置,消防队员负责协助和掩护。
当事故单位不能有效采取处置时,消防队员要在单位技术人员的配合指导下实施断电、
???????3、储运排险
???????转运氨气时,装液氨槽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按安全操作程序进行,运输过程避免容器受热,严禁烟火。
入
库时要检查容器是否漏气,储存场所应阴凉、通风干燥。
发现泄漏时首先尽量堵漏,操作人员需穿防护服,戴防毒面罩,向泄漏设备冲水,大量泄漏可将氨气导入水中吸收。
防止氨水进入附近的河流湖泊。
???????????(2)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置整流装置与压力机、动力
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
重点储罐需设置紧急切断装置。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
敲击管道与阀体,以免引起火花。
???????(2)在含氨气环境中作业应采用以下防护措施:根据不同作业环境配备相应的氨气检测仪及防护装置,并落实
人员管理。
???????储存安全
???????(4)液氨气瓶应放置在距工作场地至少5m以外的地方,并且通风良好。
???????(5)注意防雷、防静电,氨气储罐应按《建筑物防
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接地设施必须完好。
???????急救措施:
???????泄漏应急处置:
???????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
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穿内置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的全封闭防化服。
如果是液化气体泄漏,还应注意防冻伤,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遇到火源后,可能产生燃烧及爆炸事故。
???????2、易发生火灾爆炸的设备原因:液氨槽车向贮氨罐注氨、氨气管道、SCR反应器、液氨储罐等。
液氨槽车没有
装设阻火器,在向贮氨罐注氨过程中没有按照规程作业,输氨管道没有设除静电装置等均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由氨储罐区向SCR脱硝工艺装置输送氨气的管道由于距离比较长,发生泄漏引起火灾爆炸的概率相对较大。
???????③储罐、管、阀等因加工、材质、焊接等质量不好或安装不当而泄漏;
???????④撞击或人为损坏造成容器、管道泄漏,以及储罐超装溢出;
???????⑤由自然灾害(如雷击、台风、地震)造成设备破
????????④物料在容器、管道中堵塞而造成破裂,泄漏;
???????⑤垫片撕裂造成泄漏,以及骤冷、急热造成设备破裂、泄漏;
???????⑥承压容器未按有关规定及操作规程操作;
???????①火星飞溅;
???????②违章动火;???????③外来人员带入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