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美孝心美德少年事迹材料2020

最美孝心美德少年事迹材料2020

最美孝心美德少年事迹材料2020这个看似柔弱但坚强乐观的女孩,有着不幸的身世遭遇:在襁褓中就没了父母,现在的养父收养了她。

养父身体虚弱,只身一人靠收废品拉扯着她,父女二人相依为命,生活的艰辛不言而喻。

在成长中她懂得了爸爸的辛苦,一个喜欢获取爱却更愿意付出爱的女孩--自幼失去妈妈疼爱的她,为营造一个充满欢乐的家庭默默付出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力量化作了一句句发自内心的嘘寒问暖,一次次至真至善的体贴,一件件普通又不平凡的小事中。

细心乖巧的她,吃饭时无论多饿,总是等爸爸坐下后再吃;吃完饭后帮爸爸收拾碗筷,擦桌子;有好吃的东西,她总是一分为二,等爸爸吃完后自己才吃;经常帮爸爸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像叠被子,收拾书柜,自己穿衣服,把门口的鞋挨次放好等等。

最美孝心美德少年事迹材料(一)王**是罗岭中心小学五(2)班的学生,现年11岁,担任班长职务。

他踏实沉稳,品学兼优,是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好学生。

在家里,他是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独立自强、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在学校,他是位勤奋学习,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班干部;在社会,他是位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少年。

在生活中,我从未有过多的要求,不挑吃穿,不乱花零用钱。

虽然是个男孩,但心特细,记得奶奶有一次把手弄伤了,连端茶倒水都很困难,是我把饭菜端到她面前,吃完后,还帮着收拾。

只要奶奶有需要,我跑前跑后,都不觉得累。

80岁高龄的奶奶冠心病和小脑萎缩日益严重,也需要有人照顾。

姐姐本想辍学,但懂事的小福禄坚持让姐姐读书,自己再怎么辛苦,也愿意默默承受。

几年来,小福禄没有吃过一口零食,没有买过一件新衣。

2020年获得“孝亲爱心学子”的5000元奖励资金,他全部用作父亲和奶奶的医疗和营养费用。

在学校里,他是个德才兼备的好学生。

他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一丝不苟;兴趣浓厚,精益求精;学习刻苦,勤思善问;发展全面,成绩优异。

学习上,他求知欲强,课堂上,他敢于提问,善于质疑,对所学的知识能理解地掌握;课外,他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大量阅读一些有益的书报,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碰到难题就向老师请教或自己查阅资料解决。

他从不与人斤斤计较,总是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别人,无论谁有困难,他都会不假思索地伸出援助之手。

作为班级干部,他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工作踏实,认真负责,严于律己,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伙伴。

为了将班级建设好,他带领其他班干部共商良策,利用每周五午自习的时间召开班队会,对违反班规班纪的同学进行集体教育,形式多样,让班级的凝聚力更强,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作为劳动小组的组长,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打扫清洁区,最脏最累的活也是抢着干。

作为大队值日,值日期间认真巡查,对发现的问题总能秉公处理,绝不包庇。

在社会上,他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诚实守信,自立自强,积极进取,乐于助人。

小小年龄,可在危险的时候,他最先想到的却是别人。

他极富有爱心,热心于公益事业,2020年汶川大地震后,灾区人民生活困难,当他在电视上看到悲惨的景象,毫不犹豫地在学校募捐会上捐出20元钱。

这是他完全靠自己辛辛苦苦的劳动挣来的,为灾区尽自己的一份微博之力。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每当他遇到乞讨的老人,也常生怜悯之心,将自己口袋里的零用钱给他,或是将饭菜送给他吃。

他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法律法规,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生态环境,从不乱扔一片垃圾,从不摧残一草一木。

从小王**就养成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的好习惯,并能提醒家人周围人一起环保。

从记事起,梅××就懂得自己的妈妈跟别人的妈妈不一样,既无法教她说话,也无法教她唱歌,她只能将自己搂在怀里,不停地摇啊摇,笑啊笑。

也许是亲情使然,聪明的梅××却能读懂妈妈的笑容,明白妈妈的爱抚。

她会用自己清脆的嗓音叫妈妈,会跟妈妈说话、唱歌,用她稚嫩的小手为妈妈擦擦汗,拍拍肩,还学会了简单的唇语,逗妈妈开心。

如今,他正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凭着自己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畅游。

愿他在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道德的高峰上越攀越高!中华民族是个古老的民族,“百善孝为先”,是我们民族优良的传统,我会把他发扬光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孙** 女,复旦附小四(1)班学生。

孙榈坤家四代同堂,住在一个不到80平方米的小屋子里。

太外婆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妈妈是腿脚不便的残疾人,爸爸开出租车早出晚归,外公、外婆80多岁高龄还在为这个家庭操劳。

这样的家庭环境,让她很小就懂得为家人分忧,为外公、外公分担家务,为双目失明的太外婆洗脸、擦手、倒马桶,为早出晚归的爸爸捶背、捏肩,为母亲做好可口的饭菜。

每次母亲外出,她总是先行一步,细心地用小红砖块抵住厚重的油漆门,再挽起母亲的胳臂搀扶她拾步而下。

瘦弱的她总是会使出最大的劲一手扶住母亲的手臂,一手撑住母亲的腰,如同一根稳稳的拐杖,撑着母亲走得轻松些,平稳些。

最美孝心美德少年事迹材料(二)李**,男,13岁,家住武安市南通乐村,目前就读于武安市第九中学1312班。

生活赋予了这位13岁少年坚毅的品质,朴实的性格以及面对挫折的勇气。

和所有的13岁少年一样,李**阳光、自信。

在武安市第九中学评选最美孝心少年的活动中,如果不是同学的举荐,我们也许就很难读懂这位朴实少年背后生活的艰辛和对家庭的担当。

两年多以前在李**的家中,父亲的勤劳,母亲的质朴,兄妹间的互爱,给这个不是很富裕的家庭总是带来欢声笑语,和谐温馨。

然而当父母拿出所有积蓄修葺新屋的时候,父亲病倒了。

修房加上父亲的治疗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窘境。

父亲病倒了,家里失去了顶梁柱,为了生计母亲必须外出打工,当时11岁的李**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里的生活重担。

由于生病,父亲四肢无力,走路太久都会摔倒,因此除了要照顾弟妹衣食起居,李**还必须承担起家里的所有家务活如扫地、擦桌凳、洗碗、做饭,洗衣服、干农活等。

为了不耽误学习,李**总是白天干活,晚上学习同时还要辅导弟弟妹妹的作业,相比其他孩子来说他失去了太多玩的时间。

今年上初中以后,李**就必须住校了,对他来说能见到妈妈就成为了奢侈。

因为妈妈只有在每月开支以后才会带着微薄的薪水送到家中,然后匆匆离开,用他的话来说,妈妈离他实在太远了。

住校后的另一个不便就是家里的家务活就必须积攒了。

周末放假后也许别的孩子都在享受妈妈带来的美食,在家里上上网或许找同学痛痛快快地玩一场。

而李永宽只能利用假期清洗一周甚至两周家里积攒下来衣物,中午时洗菜、做饭,为家里烹制一顿他们认为不错的午饭,然后先盛满一碗饭,双手送到父亲面前。

每每提到此事,父亲的眼里总有泪水打转。

提到肉食,那就只有姑姑来看望父亲时才能实现。

父亲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又常年在外,家里的农活只能落在小云宽的身上。

对他来说锄地、拔苗、播种、割棒子样样是好手。

为了不给别人造成负担,他一个人曾割完地里所有的棒子。

如果有机会你能拉起小云宽的手,触摸手掌上的老茧时,你就会懂得生活过早得给予了这个13岁少年坚毅的品性。

xx,xx镇中心小学五(1)班学生,现年11岁,担任班级副班长职务。

他踏实沉稳,品学兼优,是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好学生。

在家里,他是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独立自强、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在学校,他是位勤奋学习,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班干部;在社会,他是位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少年。

我是一名孤儿,在我呱呱坠地不久,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不堪生活的压力和悲痛,远嫁安顺。

是我姨妈从小收养了我,给我吃,给我穿,并供养我上学。

自我读书以来,我尊敬老师,热爱班级,关心爱护同学,学习成绩突出,工作积极肯干,为人正直坦率,深爱全校师生的好评。

她曾发誓,要真正做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为此,我作了不懈的努力,在各个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是啊,13岁正是一个天真灿漫,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龄,然而自从父亲病倒后,小云宽却先后利用两个暑假上山捉蝎子。

别的孩子可能为了好玩,或者作为一种生活体验,而云宽却是为家里增加收入。

他的目的很简单,“父亲每次买药要花好几百块钱,这样父亲就可以多买几次药”。

捉蝎子难免被蝎子蛰。

一个暑假下来,小云宽被蛰20多次,甚至一天被蝎子蛰到过4次。

就是这样也并没有阻挡云宽为父亲买药的决心,最终两个暑假小云宽挣到了700多块钱。

当拿着所有的钱交给父亲时,知道这件事的所有人被感动了,于是村里人把小云宽当做教育孩子的典范。

赵Xx是Xx县Xx小学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曾荣获“三好学生”、“文明礼仪小标兵”、“小小舞蹈家”等称号,学校演讲比赛一等奖、县绘画比赛一等奖等,幸福也许是心里的感动,幸福也许是内心最简单的一种需求。

当问及捉蝎子这件事时,小云宽总是一脸幸福地说:当赚到180块钱时,父亲给我们买了个西瓜;当赚到270块钱时,父亲给我们买了1斤排骨。

对别的孩子来说这是多小的事情,小到也许都没有记忆,但对云宽来说却是一种满足,一种幸福。

“爸爸的病一天没有好,我就会一直捉下去!”小云宽一脸严肃的告诉我们。

张** 女,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万才小学三年级一班学习委员。

她人小志坚、品学兼优、活泼热情,每年都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同学的学习榜样。

知道生活的不易,懂得挣钱的艰难,小云宽额外珍惜每分钱的支出。

每周父亲都会给他二十块钱的生活费,但小云宽却只拿5块钱。

因为他觉得更多的钱应该留给父亲治病,留给弟弟上学。

5块钱,对于班上的任何一个孩子来说,也许维持一天的生活开销都不够,更别说一个星期。

但是小云宽去总是能挤出两块钱给4岁的小妹妹买两根火腿或者买包糖。

有一次班上一位同学生病了,小云宽却毫不犹豫地把身上仅有的2块6毛钱给了生病的同学,帮他拿药。

那一次,妹妹没有再吃到糖。

学校放假的时候,也是云宽最想念妈妈的时候。

看着别的同学或者座车或者爸妈接送,他多想妈妈此时就出现在自己的身边,哪怕就是用手轻抚一下自己的头。

但是他又知道妈妈是在为这个家奔波,是为自己将来能够有出息。

最终云宽自己选择步行,用他的话说这样就省出了路费,同时也节约了“开支”。

虽然很忙碌,虽然很清贫,小云宽却从没有丢下学习。

在课任老师的眼中云宽是个听话、懂事、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在同学眼中云宽是个热心、讲信用、勤快的人;班主任眼中云宽更是一个自尊、自立的人。

国家每年都会有贫困生补助,云宽却没有去申请,“我不想得到别人可怜,再说也没什么好可怜的,有爸爸,有妈妈我其实很幸福!”。

我是一名孤儿,在我呱呱坠地不久,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不堪生活的压力和悲痛,远嫁安顺。

是我姨妈从小收养了我,给我吃,给我穿,并供养我上学。

自我读书以来,我尊敬老师,热爱班级,关心爱护同学,学习成绩突出,工作积极肯干,为人正直坦率,深爱全校师生的好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