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福建省泉州市永春二中、永春六中高三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 1,B 11 , C 12, N 14 , O 16, Fe 56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泉州府志中有:“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其原理是泥土具有吸附作用,能将红糖变白糖B. 将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C. 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D.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2.如图为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B.7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C.D.其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溶液褪色,且反应类型相同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一定条件下,与反应可生成个B. 标准状况下,纯净的中含有个原子C. 与反应,转移电子数为D. 完全燃烧,有个键断裂4.用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关实验目的的是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在碱性溶液中,NaClO将Mn2+氧化成MnO2:Mn2++ClO-+H2O═MnO2↓+Cl-+2H+B. 向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C. 向溶液中加入稀硫酸:D. 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6.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W元素的一种原子中没有中子,X的气态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Y的族序数等于周期数,W、Z 元素的最高正价之和等于X、Y元素的最高正价之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简单离子的半径:B.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 W、X、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只含共价键7.高铁酸钾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制备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生产条件下,物质的溶解性:B. 可用溶液作为反应Ⅰ中尾气吸收剂,且反应后溶液能在上述流程中利用C. 反应Ⅱ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D. 用对饮用水杀菌消毒的同时可产生胶体吸附杂质净化水8.如图分别代表溴甲烷和三级溴丁烷发生水解的反应历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Ⅰ:Ⅱ:A. 反应的Ⅰ的B. 反应Ⅱ有三个过渡态C. 增加氢氧化钠的浓度可使反应Ⅰ速率增大,反应Ⅱ速率减小D. 反应过程中反应Ⅰ和Ⅱ都有的断裂和的形成9.某科研小组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装置如图所示,甲装置为甲醇空气燃料电池,乙装置能将和转化为和,X、Y是特殊催化剂型电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口通入空气,c口通入甲醇B. 甲装置中向M极移动,乙装置中向Y极移动C. Y极的电极反应式为D. 理论上,每生成标准状况下,必有4mol电子由N极流向X极10.已知室温下向的草酸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所得混合溶液中、、三者中各自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O2C6H12O6H2O O2扩散层质子交换膜A. 室温下溶液的导电能力弱于溶液B. 室温下将固体加入水中,水电离出的小于C. 室温下的二级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D. 当时,溶液中存在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0分)11.工业上用废铜屑含杂质铁制备硫酸铜晶体胆矾的流程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加入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由溶液E制备纯净胆矾的“一系列操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洗涤晶体时用乙醇代替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缩短干燥所需时间。
实验室中含杂质铁可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加热装置省去未画内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少量硫酸铁,再进一步从所得溶液中获得硫酸铜晶体。
a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__②铜与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最好控制所加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③若使用的硝酸是浓硝酸,则铜与混合酸反应生成的两种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若这两种气体与NaOH溶液反应后只生成一种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12.以炼锌厂的烟道灰主要成分为ZnO,另含少量、CuO、、MnO等为原料可生产草酸锌晶体已知:常温下,。
请问答下列问题:为了提高“酸浸”时锌元素的浸出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2条。
“除锰”反应后,溶液的pH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常温下“除铁”反应中,加入可调节溶液的pH,使得和部分被除去,当两种沉淀共存且溶液的时,______。
“除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沉淀”过程中采用代替生产草酸锌晶体,应该在搅拌下,将溶液缓慢加入溶液中,如果顺序颠倒,会产生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
将草酸锌晶体加热分解可得到一种纳米材料。
加热过程中固体残留率剩余固体的质量原始固体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则A、B点固体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
13.既是温室气体,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的捕捉和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
已知:;。
则______ 。
在体积为1L的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测得温度对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欲提高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 。
填序号A.通入惰性气体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C.增加浓度D.增加浓度E.使液化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
填序号A.平衡常数大小:B.其他条件不变,若不使用催化剂,则时的平衡转化率可能位于点C.当压强或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时均可证明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D.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该反应活化能,不变已知M点总压为2MPa,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______ 。
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气体分压气体总压体积分数工业上用NaOH溶液作捕捉剂可以降低碳排放,若标况下将通入溶液中,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得溶液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常温下某次捕捉后得到的溶液,则溶液中:__________ 。
已知常温下;14.第ⅤA族元素在科研、化工生产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回答下列相关问题:第ⅤA族元素价电子的排布通式为_________ ;未成对电子数是_______ 。
是火箭发射中常用的燃料,分子中N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 ;已知与结构相似,则熔点_______ 填“高于”或“低于”。
、N、O三种非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
分子中键角明显小于中键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原子与B原子能够形成多种不同的晶体结构。
已知六方氮化硼晶体结构与石墨极为相似,其为白色晶体,俗称白石墨。
但该晶体难以导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已知立方氮化硼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该晶胞中N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 ;该结构中含有配位键,提供空轨道的原子是___________ 。
若晶胞参数为a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列出计算式)。
15.如图是利用芳香烃A制备聚酯类化合物G的流程图。
已知:回答下列问题:的名称为______ ,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
反应所需试剂是______ ;反应、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 。
设计反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 种,其中在溶液中能够与NaOH以物质的量之比1:3发生反应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
遇溶液显紫色;能够发生银镜反应;结构中不含有键,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1:2:2。
二中、六中第三次联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4分)1.B2. B3. C4. D5. B6. A7. C8. D9. C10. B二非选择题(60分)11. (13分)(1)2分(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减少晶体的溶解损失2分(3)①三颈烧瓶1分②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有气泡生成,烧瓶中气体呈红棕色2分2:3 2分③、NO 2分2分12.(11分)(1)适当提高盐酸浓度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各1分(2)减小 1分(3) 2分(4)2分(5)产生杂质 2分(6)ZnO各1分13.(14分)每一格均为2分(1)(2)①CE ②AD ③(3);1:214.(12分)(1) 3(2)高于(3)(4)提供孤对电子与形成配位键后,B成键电子对受到的排斥力减小,所以键角增大2分(5)①结构中无自由移动的电子② 4 B原子2分其余均为1分19.(10分)(1)甲苯(2)液溴、铁氧化反应取代反应(3)保护酚羟基,防止被氧化(4)n(5)3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各1分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