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6安全管理模式实施方案

136安全管理模式实施方案

“136”安全模式、“333”重要举措推进实施方案为了更好的落实集团公司1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双预控体系建设,夯实“三基”,持续改进“六个体系”,全面提升安全工作水平,按照公司统一部署,决定在全公司推行“136”安全管理模式、“333”重要举措,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为指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以安全文化建设为引领,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双预控体系推动、“六个体系”建设夯实“三基”,以“ 333”重要安全举措为抓手,压实责任,大力推动“136”安全管理模式,圆满全年完成2018年公司安全工作目标。

二、成立领导组公司成立“136”安全管理模式、“333”重要举措推进领导组,负责公司“136”安全管理模式、“333”重要举措全面推进工作的统一组织、领导和工作督导。

组长:常务副组长:副组长:成员: 公司各部(室、中心)负责人领导组下设“136”安全管理模式、“333”重要举措推进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监察部,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检查考核各单位、各成员部门“136”、“333”业务推进情况。

领导组职责:1、负责检查督导各单位学习贯彻集团公司安全一号文件及公司安全一号文件工作。

2、负责各单位“136”安全管理模式、“333”重要举措推动的指导工作。

3、负责检查、督促各业务部门、各单位推进136安全管理模式方案的制定、任务清单建设情况。

4、负责检查、督促136安全管理模式方案的推进实施及持续改进工作。

5、负责对各单位、部门136安全管理模式建设工作的阶段验收、考核工作。

6、负责收集整理136安全管理模式总结、提炼工作。

三、136安全管理模式、“333”重要举措推进实施步骤1、在全公司范围内学习贯彻,营造学习贯彻“136”安全管理模式、“333”重要举措的浓厚氛围。

2、三月底各单位完成推进“136”安全管理模式、“333”重要举措实施计划的制定工作。

3、洗煤厂依照集团“136”安全管理模式、结合自身实际建设公司安全管理模式。

洗煤厂、煤矿、煤矿建成公司安全管理模式示范单位。

4、各部门各单位依据各自计划列出任务清单,对照清单按照各自的时间节点推进安全管理模式建设。

5、二季度末“136”安全管理模式推进、公司安全管理模式达到初步成效,初步验收。

6、11—12月对“136”安全管理模式总结提高,形成成果并持续改进。

四、“333”重要举措内容即分工1、推进三个提高1)安全认识提高。

做到能认识安全的规律,善于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方法是增强超前预防意识,做到超前防范,建设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就是解决超前预防的系统的根本做法(安监部已制定2018年公司建设安全风险预控体系方案),加强培训是提高超前预防的基本做法,公司上下全员动员营造培训学习的氛围,从安全知识、技术、技能、管理各方面有所进步(各单位培训部门、公司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制定方案)。

2)安全管理、监督监察水平的提高。

奔着需要什么就抓什么,解放思想,创新制度、机制、方法或者模式,解决各单位、部门的经常性反复出现的安全管理、监督方面的问题(安监部门拿出办法)。

3)安全责任落实的提高。

管理考核部门制定安全责任考核办法、考核清单,定期不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促进安全责任考核的落实提高(企业管理部、科)。

2、狠抓三个改进。

1)针对性地改进“三真”管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四不”“五假”现象。

“三真”即真管控、真管理、真投入。

真管控就是做到理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产权明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责任到人,责权利相匹配。

(企业管理部)真管理就是做到基建矿井要严格施工队伍资质准入,生产矿井严禁违法使用包工队或将井下工程、采掘工作面进行承包、转包、分包或租赁,杜绝以包代管。

对违规使用外包队伍的问题进行专项整顿,对采掘工作面和巷道维修等违规转包分包的要坚决清理。

所有生产经营单位都必须做到“十统一”。

即统一安全责任落实,统一安全技术管理,统一特种设备检测管理,统一组织施工单位特殊工种培训取证工作,统一安全奖罚标准,统一组织安全检查,统一组织施工方案讨论和制订,统一行为规范,统一安全信息识别,统一召开周安全会议。

(工程管理部)真投入就是做到严格财企〔 2012〕 16号《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要求,提取使用安全费用,保障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到位。

公司监督基层企业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安监部门要把安全投入纳入安全绩效考核当中,促进安全投入到位。

公司及所属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要建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列项要符合国家和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

围绕设备老化,公司下大决心投入资金,跟新解决了煤矿综采工作面设备老化问题。

(财务部)凡达不到“三真”要求的矿井,一律停止生产建设活动。

“三真”工作企业管理部牵头落实,四月底完成,拿出结论报告。

“四不”即地质勘查不详、图纸资料不实、开采条件不明、隐蔽致灾因素不清。

两矿每年、每月,每个水平、每个采区、每个工作面,按照时段、区域,掘进、回采顺序落实四不工作,按照规定时间出具报告并进行检查,严格考核。

(生产技术部)“五假”即假整改、假密闭、假数据、假图纸、假报告。

坚决打击“五假”现象,每季度组织一次专题活动,列出清单,进行一次专项检查,进行查处、打击、追责,消灭“五假”现象。

(安全监察部)2)针对性地在重大灾害治理的力度、深度、精准度上要有改进。

重大灾害治理就是要抓重点区域、重点时间,抓关键岗位、关键人,依据实际情况,工作、生产任务,环境条件深究、细究,进行危险源辨识,找出安全风险防范的重点,重点把控,查大隐患,防大事故。

(1)顶板治理方面:顶板管理是两矿日常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查大隐患、防大事故的重点。

煤矿现在的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层间距厚不过6米薄的区域小于2米,还有地质构造;煤矿4月份也要进入下层采煤,层间距5米左右,是下层首采工作面;两矿下水平延伸均要穿层掘进,顶板管理不能有任何马虎,从危险源辨识、设计、措施制定、现场事故管理方方面面要高标准、严要求、重落实做好顶板治理工作。

(生产技术部)(2)水害防治方面:防治水总要求,“基础建设达标、水害普查彻底、分区管理到位、探放措施有效、应急处置及时”;防治水分区管理,严禁在“禁采区”进行任何作业;在“缓采区”只能进行勘查和治理工程作业;在“可采区”作业要严格执行防治水原则;防治水原则,“预测预报、探掘分离、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防治水综合探测程序,“物探先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防治水措施,“三专两探一撤”落实。

提高水害防范能力。

一是勘探精度要有提高,查清井田范围内的采空区积水和老窑积水,真正“摸清水”,两矿均在下层进行采掘作业,必须探明、疏干上层积水;二是现场管理要到位,防止假探、假钻现象发生;三是应急处置要到位,汛期要加大对井田范围内地表水体、地面裂缝、塌陷区、泄洪渠、防洪坝等重点部位的巡查,发现异常情况要第一时间准确预警。

两矿在受到河流、山洪、滑坡、泥石流威胁、接到大到暴雨信息时,要立即采取停产撤人措施;发现有透水事故征兆时,立即采取停产撤人措施,不得冒险组织作业。

两矿拿出针对措施严格执行,矿及公司防治水部门、安全部门考核督查。

(3)瓦斯治理方面:一是要按规定进行瓦斯等级鉴定 ,瓦斯超限,严禁采掘活动。

二是下水平延伸,穿层掘进揭煤时严格瓦斯管理规定进行现场管理。

三是两矿虽是低瓦斯矿井,绝对不可麻痹大意,对平时违反瓦斯管理规定的人员要严肃处理,将制度落实在现场,防患于未然。

四是CO防治、采空区防灭火管理,重点是尾气、采空区。

(一通三防部)(4)大斜坡运输:煤矿、煤矿井下长斜坡运输胶轮车跑车、以及煤矿地面拉煤车、生产服务中心大型车辆井下运输安全管理。

(机电动力部)(5)尾矿库:洗煤厂拦渣坝、矸石山管理。

(洗煤厂)(6)应急救援方面:修订完善应急管理制度,严格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审核备案流程,建立符合要求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公司、厂矿站点按计划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和急救援知识培训,真正建立风险底数清晰、应急救援预案完整、可操作性强的应急响应机制。

要加强应急值守,关键岗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应急信息报告制度,一旦发生险情,要立即按程序启动应急响应。

(安全生产信息指挥中心)3)针对性地在现场管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上要有改进。

安全生产标准化对标考核:定期召开安全生产标准化讲评会,分析存在问题,通报检查结果,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检查结果要与被检单位班子成员的安全绩效考核紧密挂钩。

动态达标:要进一步细化标准,加强动态管控,切实推进标准化建设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结果达标向过程达标转变。

达到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二级,年底申报一级。

主要是区队在现场的落实,主体是区队,关键是队长、班长,科室是指导、监督、考核、奖罚,与工资奖金挂钩,重奖重罚,一个一个找出差距,分析成因,一个一个逐个改进落实,不重复出现,坚持从一点一滴打造,从点到线到面,逐步达标。

(生产技术部)3、开展三个整顿1)组织整顿(1)管理层级:推行安全扁平化管理,从公司到基层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层级不能超过3级;(企业管理部)(2)管理机构、定编定员:严格按照上级和集团公司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足配齐安全管理人员; 严格执行集团公司《晋能集团煤矿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晋能煤管字〔 2017〕 248号),职能科室、采掘队伍设置符合“三种模式”要求; 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依照管理权限出台各级各类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定编定员规范性文件,制定考核细则,定期对所属企业的组织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责成有关单位限期整改。

(人力资源部)(3)“六长”任职资格:严格煤矿“六长”任职资格审批程序,煤矿“六长”要配备齐全,安全矿长和总工程师不得兼职;严格用人管理,不符合学历和职称要求的人员不得进入安全管理团队;要对董事长、矿长、总工程师等关键岗位人员的任职资格严格把关; (人力资源部)(4)三个管理团队:要建立健全以矿长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团队,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团队,以区队长、班组长为首的现场管理团队,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

继续加大矿井瓦斯、探放水、机电防爆、安监、应急救援等专业队伍建设力度,严格人员准入条件,真正把懂技术、会管理、有担当的人员选派到关键岗位上。

(各单位)(5)班组长: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健全完善《班组长选拔任用制度》、《班组管理制度》等班组管理制度,加强班组建设,规范内部管理,高标准、高素质选拔任用班组长,将班组长的工作质量与效果同工资分配紧密挂钩,为安全生产把好第一道防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