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及其预测变量分析 张锦坤,陈 璐,黄育艺

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及其预测变量分析 张锦坤,陈 璐,黄育艺

第31卷第4 期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V ol. 31 No.4 2009年8月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 EDITION)Aug. 2009 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及其预测变量分析张锦坤,陈璐,黄育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摘要:以大一和大四学生为被试,考查了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在年级和性别上的不同变化,以及年级、性别、自尊、自我效能感和完美主义等变量对学业拖延的预测力。

结果发现:(1)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样本中存在学业拖延现象的大学生占较大比率(48%);(2)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存在年级与性别交互作用,大四男生的学业拖延程度显著高于大一男生,而女生在年级上无显著差异;(3)自尊、完美主义和性别变量对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其中自尊的预测力最大。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拖延;预测变量;回归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09)04﹣0054﹣06已有研究发现,相当比率的大学生存在学业拖延(Academic Procrastination)现象,即总是或几乎总是拖迟完成作业,并因此而体验到消极的情绪。

[1]例如,Solomon和Rothblum早期的一项针对342名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46%在写论文时、27.6%在准备考试时、30.1%在完成每周阅读作业时会拖延。

[2]Milgram经调查发现,大约有10%~40%的大学生在学业上表现出拖延现象。

[3]从国外各时期的调查研究来看,大学学习中的学业拖延现象似乎是日趋严重的。

学业拖延不但使大学生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可能失去许多完成任务的良好机会。

另外,这种优柔寡断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拖延者的心理健康,容易使其产生自我怀疑、内疚、抑郁等消极情绪,从而导致不良的后果。

分析大学生学业拖延现象,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最终帮助大学生纠正这一行为(倾向)将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拖延问题,促进其积极地适应学习生活,提高学习效率。

虽然国外较早时期就已对学业拖延现象做了调查研究,但国内研究者于新近才开始关注这一现象,且多为综述性研究,实证研究相对较少。

[4~7]从当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来看,研究者多从自尊、自我效能感、人格特征、动机等方面对学业拖延展开探讨。

如Beswick等的研究发现,不论是自我报告的学业拖延还是实际的拖延行为本身,都与自尊都呈显著负相关。

[8]Haycock等的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效能感与拖延行为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效能的缺失是产生拖延的主要原因之一。

[9]另外Onwuegbuzie等关于动机与拖延关系的研究表明,学业拖延主要是由惧怕失败以及任务难度引起的。

[10]Lee的研究发现,高拖延与缺乏自我决定的动机相关。

[11]此外,新近有关完美主义的研究表明,完美主义与拖延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

完美主义是指一种对自己的表现或行为设置高标准的人格特质,即在个性中具有凡事追求尽善尽美的极致表现倾向。

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对高标准的追求却伴随着与任务完成有关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低自尊。

例如Eerde通过元分析发现,拖延与完美主义之间有一定的相关。

[12]Pullen研究博士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发现,完美主义与拖延、完成学期论文相关显著。

[13]综上,学业拖延是一种与多维因素相关联的消极行为,现有研究分别从若干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了学业拖延的有关因素和特点。

本研究将结合国外关于学业拖延的新近研究结果(完美主义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综合考查自尊、自我效能感、完美主义、性别、年级等各变量对大学生学业拖延收稿日期:2008–12–10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国家重点项目(ABA060004)。

第一作者简介:张锦坤(1979-),男,福建永定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博士。

第4期 张锦坤等: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及其预测变量分析55的预测力;同时,本研究还将着重考查大学一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在学业拖延上的不同表现,以进一步揭示由年级效应所导致的特定现象。

一、方法(一)被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大学一年级和四年级本科生,共收回有效问卷300份,其中大一学生141人,大四学生159人。

(二)研究工具1.拖延量表。

选用经张红梅和张志杰验证的Tuckman的拖延量表(TPS)。

量表采用Likert5点式计分,共计35个项目。

Cronbachα系数为0.61,拥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外部效度。

[14] 2.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APS-R)。

由杨丽等人编制,包括3个维度:高标准、秩序和差异,共22个条目,采取Likert7点量表计分,从“极不符合”到“极为符合”。

APS- R中文修订版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23,经检验有较好的效度。

[15]3.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采用经张建新和Schwarzer修订的中文版GSES,共10个项目,为Likert4点计分,高分者表明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87,效度在0.60~0.77之间。

中文版的GSES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4.自尊量表。

采用 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SES)中文修订版,包括 10个条目,4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自尊程度越高。

自尊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85,重测信度为0.82。

广泛应用于测量个体的整体自尊,具有较高的效度。

(三)施测过程采用集体施测方式,以指导语指导被试填答问卷,并当场收回问卷。

(四)数据处理所收集全部数据由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一)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基本情况图1 大学生在各拖延水平上的检出率根据拖延量表的计分方法,将大学生的拖延水平分为低水平拖延、中等水平拖延和高水平拖延,严重程度逐次增强。

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低拖延大学生的检出率为58%,中、高水平拖延的大学生的检出率为52%,其中,中等拖延水平大学生的检出率为24.3%,高拖延大学生的检出率为17.7%。

进一步的考查发现,在低水平拖延上,大学一年级和四年级学生的比率分别为62.4%和54.1%;在中水平拖延上,大学一年级和四年级学生的比率分别为22.7%和25.8%;而在高水平拖延,大学一年级和四年级学生的比率分别为14.9%和20.1%。

此外,考查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拖延水平的情况发现,大学男生在低、中和高水平拖延上的比率分别为55.9%,27.1%和16.9%,大学女生在低、中和56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高水平拖延上的比率分别为59.6%,22.1%和18.3%。

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年级、性别的大学生在各拖延水平上所占比率(%)男女 拖延程度 大一 大四 大一 大四低拖延 73.30 37.90 59.10 60 中等拖延 20 34.50 23.60 20.80 高拖延 6.70 27.60 17.30 19.20(二)不同年级、性别的大学生在拖延上的差异 表2 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大学生学业拖延水平的差异比较性别年级 M SD 大一 44.47 8.50 男大四 49.90 6.77 大一45.96 8.20 女 大四 46.11 9.44由表2可知,大学一年级和大学四年级的男生在学业拖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女生在学业拖延上的差异则相对较小。

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达到显著水平,F (1,290)=4.883,p <0.05,具体见图2;性别的主效应未达显著水平,F (1,290)=0.821,p <0.05;年级与性别的交图2 学业拖延水平在年级与性别上的交互作用进一步的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在大学男生中,年级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F (1,57)=7.340,p <0.01,大学四年级男生的拖延水平显著高于大学一年级男生。

在大学女生中,年级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F (1,233)=0.016,p >0.05。

(三)大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完美主义和学业拖延之间的相关分析表3 自尊、自我效能感、完美主义和学业拖延之间的相关矩阵项目 完美主义 自我效能感 学业拖延自尊 0.117* 0.567** -0.309*完美主义 0.209* -0.195*自我效能 -0.201*注:a R 2=0.139,*p <0.05, ** p <0.01, *** p <0.001表3的相关分析表明,个体的自尊与学业拖延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拖延也呈显著的负相关,完美主义与学业拖延之间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

此外,自尊与完美主义呈显著正相关,自尊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完美主义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四)自尊、自我效能和完美主义等变量对学业拖延的回归分析虽然表3的相关分析表明在自尊、自我效能感、完美主义等变量中,自尊与自我效能感存在较第4期 张锦坤等: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及其预测变量分析57高程度的相关,且完美主义与自尊和自我效能也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若将这些因素作为自变量考查其对学业拖延的回归,可能会存在共线性。

但为进一步考查各变量对学业拖延行为预测作用或影响作用的大小,本研究以性别、年级、自尊、自我效能和完美主义等各因素为自变量,以学业拖延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回归方法为强制回归。

由于性别和年级为类别变量,故在其回归分析之前先将其转化为虚拟变量(即将数据代码中“男=1”和“女=2”转化为“男=0”和“女=1”;将“大一=1”和“大四=2”转化为“大一=0”和“大四=1”)。

表4 学业拖延的回归分析SE β变量 B所考查的对学业拖延起作用的变量a-0.290***0.121自尊 -0.529-0.159**0.079完美主义 -0.2231.215-0.110*性别 -2.3990.9590.071年级 1.243-0.034 自我效能感 -0.0530.1073.821(常数项) 70.552注:a R2=0.139,*p<0.05, ** p<0.01, *** p<0.001从表4的结果可知,对大学生学业拖延影响较大的心理因素是自尊,它解释了回归方程中的29%的方差,其次为完美主义变量,它解释了回归方程中的15.9%的方差,再次为性别变量,它解释了回归方程中的11%的方差。

而年级和自我效能感等各变量所解释的方差较小,且在回归方程中未达到显著水平,分别为7.1%和3.4%。

三、分析与讨论(一)关于大学生学业拖延的现状从大学生拖延行为的比例来看,低拖延大学生的比例为58%,中、高水平拖延的大学生为52%,其中,中等拖延水平大学生为24.3%,高拖延大学生为17.7%。

这与当前国内外关于学业拖延检出率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