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夏季防中暑小常识

8、夏季防中暑小常识


心跳加快
(3)· 重度中暑
(a)· 中暑高热
(b)· 中暑衰竭
(c)· 中暑痉挛
(d)· 日射病
重度中暑除先兆中 暑、轻症中暑的表 现外,并伴有昏厥、 昏迷、痉挛或高热。
( a) · 中暑高热
中暑高热,即体内大量热蓄积。中
暑者可出现嗜睡、昏迷、面色潮红、 皮肤干热、无汗、呼吸急促、心率 增快、血压耳鸣
恶 心
胸 闷
口 渴
无 力
心 悸
四肢麻木
( 2) · 轻度中暑
除有先兆中暑表现外,还有面
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 气短、大汗、皮肤热或湿冷、 脉搏细弱、心率增快、血压下 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表 现,此时体温超过38。C。
轻症中暑

先兆中暑加重,出 现早期循环功能紊 乱,包括面色潮红 或苍白、烦躁不安 或表情淡漠,恶心 呕吐、大汗淋漓、 皮肤湿冷、脉搏细 数、血压偏低、心 率加快。此时体温 轻度升高。
病因及诱因
高温环境作业 温度>32℃、湿度> 60% 通风不良的环境中 长时间或强体力劳动
二· 中暑的分类
(1)· 先兆中暑 (2)· 轻度中暑 (3)· 重度中暑
分 级
据《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CB 11508-89),将中 暑分为以下3级:
重症中暑
轻症中暑
先兆中暑
(1)· 先兆中暑
(3)· 人工降热
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
法,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 风,防止又造成感冒。
不 要 这 么 吹 , 会 感 冒
(4)· 敷冰
亦可头部冷敷,应在头部、腋
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 袋(用冰块、冰棍、水激凌等 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 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 到皮肤发红
中暑时的紧急救护
(1)· 转移病人
脱离高温环境,迅速
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 通风处休息。使其平 卧,头部抬高,松解 衣扣。
(2)· 补充液体
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
心、呕吐,可饮用含盐的清凉 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 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 用。
柠 檬 茶
冰茶
绿 豆 汤
雪 梨 莲 子 汤
四· 中暑野外防患措施及事后的紧急处 理要点



户外运动者到山野,往往奔放追逐,而长时间曝晒在猛烈 的阳光下,体内的热温未能充分散发,使体温升高,脑内 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连受破坏而停止活动,这就是中暑。 中暑者头痛、发高烧、呕吐或昏倒,有时会造成死亡,因 此野外活动者不可不注意防范及急救,最好戴上遮阳帽, 并防止曝露在阳光下太久。 万一有中暑现象,应该赶快急救,以免虚脱而毙。首先, 将病者移到阴凉的地方,松开或脱掉他的衣服,让他舒适 地躺着,用东西将头及肩部垫高。
夏季中暑小常识
今年入夏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中暑个案




截至2013-08-09,武汉今年已有155人中暑, 其中5人不幸死亡。 今夏以来浙江省2082人中暑 高温中暑15人死 亡。 7月7日,杭州一老人因中暑昏倒街头, 高烧 42℃,导致脏器热衰竭,生命垂危。 湖南今年夏天已发生三起环卫工人中暑身亡事 件.
中暑急救



一· 常见的中暑原因 二· 中暑的分类
(1)· 先兆中暑 (2)· 轻度中暑 (3)· 重度中暑
(a)· 中暑高热 (b)· 中暑衰竭 (c)· 中暑痉挛 (d)· 日射病
中暑是高温影响下的体温调 节功能紊乱,常因烈日曝晒 或在高温环境下重体力劳动 所致



在高温环境下中,中暑者出现头晕、 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无 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 肢发麻,此时体温正常或稍高,一般 不超过37.5。C。此为中暑的先兆表现, 若及时采取措施如迅速离开高温现场 等,多能阻止中暑的发展。
先兆中暑

患者在高温环境工作或 生活一段时间后,出现 口渴、乏力、多汗、头 晕、眼花、耳鸣、头痛、 恶心、胸闷、心悸、注 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此 时患者体温多为正常或 略偏高。

温拭 渍 如 次 到身 酒 有 以 正体 精 水 冷 常, , 袋 湿 温尽 或 或 的 度量 毛 冰 毛 。扇 巾 袋 巾 凉浸更覆 以冷好在 降水。他 低,将的 他用海头 的来绵上 体擦浸,

( b) · 中暑衰竭
下厥 呼 冷 色 中 内 中 降、 吸 、 苍 暑 没 暑 等昏 浅 脉 白 者 有 衰 。迷 而 搏 、 可 大 竭 、快细皮出量, 血、弱肤现积即 压晕、湿面热体 。

尿( 阵 血 导 只 动 而 即 少俗 发 钾 致 饮 后 发 与 ,称 性 亦 血 水 , 生 高 但抽 疼 可 钠 而 由 在 温 体筋 痛 降 、 未 于 剧 无 温) 性 低 氯 补 大 烈 直 正, 肌 , 化 充 量 劳 接 常口 肉 而 物 盐 出 动 关 。渴 痉 引 降 分 汗 与 系 ,挛起低,后运, ,
舒能 恢 适给 复 程予 知 度刺 觉 ,激 后 供物 , 应。 供 覆此 给 盖外 盐 物, 水 。依 喝 患, 者但 之不

温 种 则 的最 继 方 表 脉后 续 法 以示 搏测 上 , 上体 率量 升 观 ,温 ,他 , 察 应仍 若的 再 约 停可 在体 重 止忍 每温 新 分 使受 分, 给 钟 用, 钟或 予 后 降若 观 降 , 温达 察 温 若 的到 以患 。 体 各 下者 , 110 10 110
( ) 中 暑 痉 挛

c ·
( d) · 日射病

即强烈的阳光照射头部, 造成颅内温度增高。中 暑者出现剧烈头痛、头 晕、恶心、呕吐、耳鸣、 眼花、烦躁不安、神志 障碍,重者发生昏迷, 体温可轻度增高。
诊断

今年7月,在浙江省一建筑工地上,一名40多 岁的男子在室外作业时,突然身体透支倒地, 同时出现不同症状,如浑身抽搐、高温高热、 大小便失禁、脑部损伤等症状。当地医院接诊 后,又转至南京某医院就诊。经诊断,该名患 者为浙江省首例“日射病”病例。经过一周 时间治疗,目前患者已基本康复。
三· 中暑时的紧急救护
(1)· 转移病人 (2)· 补充液体 (3)· 人工降热 (4)· 浮冰 四· 中暑野外防患措施及事后的 紧急处理要点


一· 常见的中暑原因

正常人体温能恒定在37。C左右,是通过下丘 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产热与散热取得平 衡的结果,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 散热主要靠出汗,以及皮肤和肺泡表面的蒸发。 人体的散热还可通过循环血流,将深部组织的 热量带至上下组织,通过扩张的皮肤血管散热, 因此经过皮肤血管的血流越多,散热就越多。 如果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体内有过量热 蓄积,即产生高热中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