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及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及学习习惯

课题: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的:
(一)通过此次学习,使学生家长充分认识到培养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通过此次学习,使学生家长了解应该培养孩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掌握如何培养在家教实践过程中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家长了解应该培养孩子哪些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如何培养。

教学对象:一年级家长学员
教学过程:
导语: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孩子在家都成了“黄帝”,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他们成了娇生惯养的孩子,殊不知,这样对他们的成长极为不利,各位家长应该引起注意。

各位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培养孩子的良好的习惯,今天就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两位伟人的话无非说明了:习惯的重要性。

(一)习惯是一把“双刃剑”,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减轻他们因为学习而造成的心理上的负担。

而不良的习惯则刚好相反,不仅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也会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

因此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复习并做作业、早睡早起、写字的正确姿势等等。

(二)习惯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成长阶段,此时对他们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育将使他们受益终身。

一个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反过来,一旦习惯已经形成,要想改变它也非易事。

在我的班有这样的一位学生,他叫李泽轩,他的成绩非常优秀,可谓老师的好学生。

但是他学习的姿势非常不好,不管是读书、写字、还是听课一直是爬在课桌上,老师天天给他说,天天给他纠正姿势,就是过不来,后来干脆把他调到第一组,上课看住他,还是不行。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大家,习惯是慢慢养成的,
不良的习惯养成了也是不好改的。

要经过长时间的纠正才行,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好的。

话也得说过来,良好的习惯,则受益终身。

小学生时代是最适宜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时期,这是由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所决定的。

因此,我们应抓住这个黄金季节,努力帮助和培养学生,使其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谓习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指由重复和不断的强化而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更改的行为、倾向,并且能为完成某种工作而巩固下来的一种需要。

学习习惯的养成无非就是引导学生对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长期实践和应用,使他们形成比较稳固的学习行为。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是由习惯的性质以及所受培养所决定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开始,我们要先明确以下的几个观点:
1、习惯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尤为重要。

习惯是把信念变为习性,把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

它是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是构成一个人个性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人个性心理特征的主要标志。

2、良好学习习惯的具有不但能使教育者在学习上取得较好的成绩,而且能使其终身受益。

这是因为习惯的功能具有省力性和不自觉性,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就会趋向定型化、稳固化,不必别人的帮助提醒,不必再花费什么意志努力,学习过程中良好习惯都会不自觉地表现,从而能使教师减轻教学负担,使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学习中长期受益于良好的习惯。

3、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与环境和教育密切相关,习惯与智力不同,它与遗传无关,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培养下才形成的一种活动倾向,习惯的培养是学生的一种自觉的行为,同时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可执行的教学任务。

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需要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其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思想的重视,培养方法的得当。

1.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并变为自觉的行为,任何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都是靠自己坚强的意志,严格的要求,努力的实践的结果。

因此,我们必须在循循善诱,晓之以理的基础上,启动学生坚强的意志去努力实践,自觉的培养。

2、进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常规训练。

如:学生的坐姿,写字的正确姿势等等。

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良好的习惯(包括仪表、情绪、语言、板书和解题的良好习惯等),小学生的模仿性很强,教师应做出榜样,让学生模仿,在不断模仿训练中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然后通过启发自觉感觉,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自我教育中发展良好的习惯。

同时家长也应该注意,在家时也要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家长的一举一动同样在影响着学生。

4、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班集体的学习气氛对其影响也较大,勤奋、刻苦、严谨和注重对知识的消化理解的学风,将会使数学学习得到良好的发展,团结、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班集体能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对个人良好习惯的形成也起着关键的外因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这方面也应有所重视。

三、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实践中,家长应注意些什么
1、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遵循越早越好的原则。

2、在强调尽早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还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不断地提出更高的培养要求,以发展他们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3、家长要起以身示范的作用。

4、家长应看到孩子能很好的履行规矩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增强他的信心,孩子受到表扬定会重复这种良好的行为。

5、家长要始终如一,坚持不懈,耐心训练。

四、总结: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要求家长要有坚强的教育意志,还必须家庭内部要求一致,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从而形成合力一起抓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好习惯成就大未来”,愿通过家校双方的努力,使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将来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安阳县北郭乡安玻希望小学王金海
二00八年五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