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能”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超能”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5.58
4.87
2.801
2.261
1.949
1.835
1.265
2.139
2.64
1.29
1.67
1.59
1.85
1.25
1.9
1.3
4.69
0 -2.63 -3.85 -4.79
龄 1日 -2 1
对照组
-3.7
F CR
-5.85
-5.75
F CR F CR 日龄 日龄 5 6 -5 -3 22 36

超能对乳、仔猪的应用
• • 试验设计 试验选择出生日龄相近(3日龄±1)的纯种长白初生仔猪随机分为2个组,对 照组和试验组(见表2-1),每组6窝,共12窝。饲料全部使用混合油脂, 对照组添加量1.5%,试验组添加“超能”500g/吨饲料,且比相应的对照组 降低油脂用量20%,基础日粮两组基本相同。
-5.4
试验组 差异(%)
-20
-40
图1-3
“超能”对肉仔鸡料重比、腹泻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31.49
-31.37
-30.51
试验结果
85.55
85.73
81.24
68.18
70
72.55
81.47
81.63
85.75
85.3
100
87.45
89.25
对照组 试验组
50 25.11 24.98 23.02 差异(%)
油 “超能”的亲油基 油 “超能” 水 水 “超能”的亲水基
图1 乳化前油水分层示意图
图2 乳化效果示意图
图3 乳化后的均质效果示意图

另一方面,添加一定量的脂肪酶,它能加速油脂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从而 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超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的原理
同样道理,乳化剂也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呈乳化微粒状均匀分布在饲料中, 从而增大维生素与肠粘膜细胞接触面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率 腹泻
对照组 试验组 差异(%)
-40
-60 -70.34 -68.78
-80
图2-2
“超能”对乳、仔猪料重比和腹泻率的影响
试验结果
86.63
81.11 85.77
81.34 85.84
81.57 85.98
68.36
69.13
70.35
71.45
81.75 86.06
100
87.35
88.53
5.23
0
) ) ) %) %) %) 率 (% 率(% 率(% 用率 ( 用率 ( 用率 ( 利用 利用 利用 肪利 肪利 肪利 能量 能量 能量 粗脂 粗脂 粗脂 9日龄 3日龄 4日龄 1 9日龄 3 3日龄 5 4日龄 7-1 1-3 2-5 1 3 5 1 7- 3 1- 5 2-
图1-4
图2-3
“超能”对乳、仔猪粗脂肪利用率和能量利用率的影响
经济效益分析
• 猪只按5元/Kg计算,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吨料增加成本5.5元,对照组饲料按 2500元/吨计算,试验组饲料按2505.5元/吨计算,全期56天,试验组比对照 组 每头猪多收益 = 增重部分多收益 - 饲料部分增加的成本 =(20.440-18.522)×5-(0.0080108×2505.5-0.007826×2500) =9.5900-0.4520 =9.1380元。
试验结果
600 490
452
对照组 400 试验组 差异(%) 171.4 5.64 171.9 0.29
14.56
0
) ) ) ) 头/ d 头/ d 头/ d 头/ d (g / (g / ( g/ ( g/ 量 量 重 重 采食 采食 均增 均增 日均 日均 猪日 猪日 仔 乳 乳猪 仔猪
图2-1


• • • • • • • • 有效提高油脂利用率20-30%。

添加了一定的脂肪酶,能量利用率提高了4-6%。 达到同等能量水平的前提下,可降低油脂用量10-30%。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如VA、VD、VE、VK)的吸收。 减少腹泻的发生和后腹部脂肪的沉积,提高胴体屠宰率。 提高日增重和改善饲料报酬,提高经济效益。 改善饲料外观,减少粉尘,提高饲料的持水能力。 提高饲料的抗氧化能力。
89.72
对照组 试验组
50 26.73 26.36 25.84 25.57
差异(%) 5.74 5.53 5.41 5.27
0
) % ) ) ) ) ) ) (% 率( (% (% (% (% (% (% 率 用 率 率 率 率 率 率 利用 肪利 利用 利用 利用 利用 利用 利用 肪 脂 肪 肪 量 量 量 量 脂 粗 脂 脂 能 能 能 能 粗 粗 粗 7天 3天 7天 1天 5天 天 2 天 天 1 2 4 5 13 - 41 55 - - - - 25 11 25 39 53 1- 9- 3- 第 第 第 第 第 第1 第3 第5
• • • • 它是蔗糖与脂肪酸酯或油脂反应生成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其亲水基团是蔗糖,亲油基团是脂肪酸。 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HLB值范围广泛,属于O/W型乳化剂。
“超能”提高油脂利用率的原理
• 一方面,促进油脂进一步分散形成乳化微粒,从而增大油脂与肠粘膜细胞接 触面积,增多吸收机会,从而提高油脂的吸收利用率;

“超能”对肉仔鸡的饲喂效果
• •
试验设计 选择品种、日龄(1日龄)基本一致的1600只爱拔益加肉用仔鸡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和试验组。1-21日龄的肉小鸡料、22-35日龄的肉中鸡料和36-56 日龄的肉大鸡料,全部使用混合油脂,对照组添加量3%,试验组添加超能 500g/吨饲料,且比相应的对照组降低油脂用量20%,基础日粮两组基本相同。

乳化剂的类型
阴离子型乳化剂,如高级脂肪酸盐 离子型乳化剂 乳化剂 非离子型乳化剂 • 乳化稳定性 非离子型的乳化剂>两性离子型乳化剂 和阴离子型乳化剂>阳离子型乳化剂 阳离子型乳化剂,如胺基化合物 两性离子型乳化剂,如甜菜碱型
乳化前
乳化后
乳化剂的HLB值

HLB值:即亲水亲油平衡值,直接反映了乳化剂亲水和亲油的能力大小。HLB 值越大,表明亲水能力越强;HLB值越小,表明亲油能力越强。一般HLB值 在3 ~ 6之间可做W/O型乳化剂,HLB值在8 ~ 18之间可做O/W型乳化剂。
“超能”对肉仔鸡粗脂肪利用率和能量利用率的影响
5.05
5.3
经济效益分析
• 肉鸡按4.5元/Kg计算,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吨料降低成本6.50元,对照组饲料 按1700元/吨计算,试验组饲料按1693.5元/吨计算,全期56天,试验组比对 照组 每只鸡多收益 = 增重部分多收益 - 饲料部分增加的成本 =(2.8252-2.6586)×4.5-(0.0060424×1693.5-0.0060123×1700) =0.7497-0.0119 =0.7378元。
试验结果
171.4 135.6 135.2
150
171.9
200
107.4
107.9
对照组 试验组
69.6
73.7
100
61.2
65.1
47.5
50.45
差异(%) 24.5 25.7 -0.29 6.21
20.3
50 19
6.84
5.89
6.37
0.29
0
/只 (g )
) ) ) ) ) ) ) /只 /只 /只 /只 /只 /只 /只 (g (g (g (g (g (g (g ADG ADG -50 ADG ADG DFI DFI DFI DFI 龄 龄 龄 龄 龄A 龄A 龄A 龄A 日 日 日 日 21 35 56 56 21日 35日 56日 56日 1- 2- 6- 1- 2 3 1- 1- 22- 36-
图1-1
“超能”对肉仔鸡日均增重和日均采食量的影响
0.46
4.9
试验结果
2500 2065.2
2000
1950.9
对照组 1500 试验组 差异(%)
1000
500 5.86 0 出栏胴体重(g/只)
图1-2
“超能”对肉仔鸡出栏胴体重的影响
试验结果
20
14.67
10.05
10.17
6.98
8.03
原料组成
• 主要由食品级脂肪酸单甘油酯(DMG)、蔗糖脂肪酸酯(SE)和脂肪酶组成。
脂肪酸单甘油酯(DMG)性能简介
• • • •
又称单甘酯,是甘油与脂肪酸酯或油脂反应生成的一类化合物。 其亲水基团是甘油基,亲油基团是脂肪酸基。 属于非离子型乳化剂 HLB值在3~4,属于W/O型乳化剂。
蔗糖脂肪酸酯(SE)性能简介
“超能”对108.1
114.2
200
209.5
240
试验结果
1.557
5.175
20 0.516 0.476 1.691
1.535
12.75
0 -7.75 -7.92
重 猪料 乳 比 重 猪料 仔 比 ( %) 猪 仔 率 腹泻 ( %)
3.98
-20
猪 乳
饲用油脂的分类
• • • 植物性油脂: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和亚油酸,其熔点低,易形 成乳化微粒,消化率高,但价格较贵; 动物性油脂:主要成分为饱和脂肪酸,如硬脂酸等,其熔点高,不易形成乳 化微粒,消化率低,但价格相对较低。 混和性油脂
乳化与乳化剂
• • • 乳化是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液体以细小微粒的状态分散于另一 种液体中的现象。 乳化剂是指在前面两种混液中加入,能使乳液稳定的第三种成分,是表面活 性剂的一种。 乳化剂的特点:其分子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两个部分。亲水基一般是能溶于 水或能被水所湿润的原子团,如羟基等。亲油基则是与油脂中烷烃结构相似 的,能与油脂相溶的原子团,如烷基等。 特定的乳浊液分为: 油包水型(W/O) :油为连续相,水为分散相 ,如巧克力。 水包油型(O/W) :水为连续相,油为分散相 ,如冰淇淋、饲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