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崛起》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通过华盛顿、《独立宣言》,理解美国革命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4、知道杜鲁门主义、“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明确美国崛起的主要史实,理解有关美国历史的发展线索,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概括综合知识、比较知识、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学、问题引领等多种形式,理解美国历史的发展线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汲取美国的发展对于中华民族振兴的经验与教训,从而加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归纳美国发展的主要史实,理解有关美国历史的发展线索,认识美国崛起的经验与教训。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从感性的层次上升到理性层次,真正提高复习效果,达到融会贯通的目标。
如何培养培养学生感悟这段历史的能力立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渲染气氛:(播放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图片配上歌曲)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它的名字叫“美利坚合众国”,也被称作“美国”。
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
今天让我们走进美国去了解美国。
二、明确学习目标1、能掌握和理解美国发展的基本线索,合作归纳每个发展阶段的基础知识,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做到点、线、面的统一。
2、通过本课对美国发展史的专题复习,能从中获得本国发展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三、讲授新课(一)线索导学网络构建(学生合作归纳)以美国历史事件发生的时序为线索,将美国发展线索整合为四个篇章:独立的美国:美国独立战争统一的美国:美国南北战争创新富强的美国: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霸道的美国:冷战、美苏争霸(二)自主学习,归纳整理:学生自主阅读,按照美国历史发展线索,归纳出每个篇章所对应的历史事件。
分别用了树状图,表格进行多种形式的落实基础知识。
(三)问题引领,合作学习问题1、如果国家不能独立,主权得不到统一,领土不能够得到统一,我觉得它后面的大工业化还会推迟,或者不会产生这么大的效果。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历史学教授王希归结启示:独立和统一是国家强大的根本。
问题2、美国经济腾飞的原因是什么?出示史实: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成为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第三次科技革命:美国率先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出示史料:……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相当于英国的两倍,法国的三倍,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何顺果《美国的崛起及其动力》出示视频: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归结启示:重视科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保证。
问题3、罗斯福的做法与胡佛有何不同?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学生讨论,结合情境和材料中的关键词,设置问题注意梯度性,培养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创设情境:宾夕法尼亚的乡下人吃野草根、蒲公英;肯塔基州的人吃紫罗兰叶、野葱、勿忘我草、以及一向专给牲口吃的野草。
城里的孩子妈妈在码头上徘徊等待,一有腐烂的水果蔬菜扔出来,就上去同野狗争夺。
……人们还看到,有人全家走进垃圾堆捡骨头和西瓜皮啃。
因为蛆虫多,芝加哥市有一寡妇在捡东西吃时总是先把眼镜摘掉,眼不见为净。
——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出示材料:材料一:胡佛政府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实施“自愿联合政策”,他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
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改进劳动标准……归纳:(1)做法:胡佛“自愿联合政策”,他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
;罗斯福:《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2)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开创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的先河。
问题4、根据柱状图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小组合作完成)归结启示:改革要从国情出发,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与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等。
问题5、如何看待美国的行为?时政链接:(1)美菲举行联合军演地点直逼中国南海(2)2013年6月5日,英国《卫报》的头条新闻披露:菊斯诺登爆料,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之名,对公众的电话、电邮、短信等信息进行监控,监控范围波及世界各地。
(四)感悟历史,展望未来: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
”——奥巴马当选演说《美国的变革》美国历史中每一次的改变对我们中国的启示?“冷战”国际竞争的核心是综合国力美苏争霸板书设计聆听大国崛起的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智慧,大道行思,让历史照亮我们未来的行程。
五:巩固练习、拓展提升1.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小明同学在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相同的历史影响时,列出了以下四点内容,其中正确的是A、摧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B、赢得了国家的独立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2. 人民网新闻报道:“奥巴马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下列什么历史事件使“黑人竞选总统”成为可能A、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B、黑奴贸易C、美国废除黑奴制D、第二次工业革命3.近现代以来,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下列科技成果,属于美国人最早发明的有①火车②有线电话③汽车④电子计算机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4.小亮围绕某一历史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利用互联网搜集了以下资料:“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运输机械的革命”“互联网与虚拟生活”“科学与人类的未来”。
据此推断他研究的主题应是A.蒸汽时代的开始B.电气时代的变迁C.信息时代的来临D.科技发展的历程5、美国的崛起美国的崛起是世界史上的一个传奇,其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独立与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图说天下(1)材料一所述的美利坚“与母邦兵戎相见”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材料二“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奴隶面前……《解放宣言》的签署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结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到来了。
”——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的演说(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伟大的美国人”为美国的崛起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材料三“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
这不仅仅是一场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场争取民主政治生活的战争。
我们正在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3)材料三中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指什么?为此,罗斯福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材料四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1945年4月1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的谈话材料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4)杜鲁门向国会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什么?美国的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是什么?(5)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从美国的历史中我们能借鉴哪些经验和教训?答案:(1)美国独立战争。
(2)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统一。
(3)罗斯福新政;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4)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
(5)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国家发展的前提;伟大人物对历史进程具有推动作用;成功的革命和变革是推动国家进步的动力;反对霸权主义等。
《美国的崛起》学情分析本课设计9年级上下册多个章节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学生存在的问题1、学生普遍没时间学历史只靠课上45分钟,又要熟悉教材,又要分析透知识点,还要训练做题方法,时间非常紧。
而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对课本内容不熟悉,学生做题太少,知识面狭窄,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有待提高。
2、做题方法欠缺,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较差,基础知识不扎实,材料题很多学生达不到点子上。
所以一方面要砸实基础,另一方面要知道做题方法,加强做题训练。
二、结合以上问题我将采取下列措施1、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抓好备课环节,备课要做到全面、详细、准确。
2、提高课堂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学生在课堂上要多动脑、动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掌握作题技巧,多做题、多练习,从做题中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做题能力。
4、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注意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争取初三中考取得好成绩。
《美国的崛起》效果分析一、教学方式转变,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倡:“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因此,本课通过设置一些教学环节如合作复习、自主学习、知识归纳等,充分实现了教学方式转变,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仅仅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利用多媒体资源,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本课中我充分利用课件、视频、图片等学习资源,丰富了授课内容,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情趣盎然地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知识落座,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