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番茄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番茄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番茄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番茄病毒病在全国番茄种植区均有发生,一般年份可减产20%-30%,流行年份高达50%-70%,局部地区甚至绝产。

还能侵染辣椒、马铃薯、黄瓜、烟草等。

一、症状及识别诊断
番茄病毒病的主要症状有花叶、条斑、蕨叶、丛枝(黄顶)等多种,其中以花叶型、条斑型和蕨叶型最常见,近年来又出现黄化曲叶型症状。

花叶型病毒病的典型症状是叶片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的斑驳,叶脉透明,叶略有皱缩,病株较健株略矮,严重者新叶变小、细长,叶脉发紫,坐果的果小质劣,多呈花脸状,对产量影响较大。

条斑型可在茎、叶及果实呈现不同形状的坏死斑叶片上出现黑褐色不规则油渍状坏死斑,叶脉坏死,可导致叶片卷缩,然后顺叶柄蔓延至茎秆,茎蔓呈黑褐色长条斑,稍有凹陷;果实上产生大小不一不规则褐色凹陷油渍状坏死斑,多数较小,果面凹凸不平,严重时植株干枯死亡。

蕨叶型的植株出现不同程度的丛生、矮化,叶片由上而下出现全部或部分的线状蕨叶,尤以上部新叶变形严重,下部叶片有的卷成筒状,花瓣加厚伸长,成为巨花,病果畸形,剖开果心呈褐色;黄化曲叶型病毒病主要是叶片边缘及叶脉间黄化,边缘上卷,叶片变小变厚,叶质脆硬,整个植株萎缩,或有丛生,以植株上部叶片症状典型,下部老叶症状不明显;染病早的,多不能开花结果,发病轻的植株果实较小,坐果数少。

二、防治方法
病毒不能主动传播,只能依靠枝叶间摩擦、操作时的工具和手、蚜虫、粉虱等传播,防治上要注重预防为主,治虫防病,染病植株重在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