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运行图编制规则((79)铁运1801号1979年11月24日)一、总则第1条为加强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工作,提高列车运行图的质量和作用,规定本规则。
第2条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综合计划和行车组织的基础。
正确地编制列车运行图,对保证行车安全,加速机车、车辆周转,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能力,完成和超额完成铁路客货运输计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3条全路定期性的列车运行图编制工作,由铁道部决定。
原则上每两年定期编制一次,在夏季实行。
重新编制列车运行图的主要原因如下:1.客、货列车行车量发生较大变化;2.铁路的技术设备发生较大的变化。
如提高线路容许速度,改变牵引动力,开通新线,增加复线以及采用调度集中和自动闭塞装置等;3.运输组织发生变化,如调整货物列车编组计划,调整机车交路和列检布局,改变货物列车重量标准等。
第4条编制列车运行图,必须贯彻下列各项基本要求:1.列车运行的安全;2.适应旅客运输的需要,提高客运服务水平;3.完成国家规定的铁路货物运输计划;4.加速机车、车辆周转,改善列车运行图的各项指标;5.充分利用和提高线路通过能力;6.积极考虑新技术和先进工作方法。
第5条列车分类和列车车次按下列规定:1.旅客列车(1)特别旅客快车1-98(2)直通旅客快车101-298(3)管内旅客快车301-398(4)直通旅客列车401-498(5)管内旅客列车501-598(6)临时旅客列车601-678(7)混合列车681-698(8)市郊列车701-748(9)旅游列车游1-游48(10)回送客车底列车:固定车次,原车次上加8000不固定车次8601-86782.货物列车(1)快运货物列车751-768(2)快运零担列车771-798(3)始发直达列车801-898(4)空车直达列车901-998(5)石油直达列车001-098(6)技术直达列车1001-1098(7)直通货物列车1101-1998(8)区段列车2001-2998(9)沿零摘挂列车3001-3098(10)摘挂列车3101-3198(11)区段小运转列车3401-3498(12)枢纽小运转列车3501-3998(13)超限货物列车7001-7098(14)保温列车7101-71983.单机和路用列车(1)单机4001-4098(2)补机4301-4398(3)试运转列车5001-5098(4)轻油动车或轨道车5101-5198(5)路用列车5201-5298(6)回送入厂列车5301-5398(7)救援列车6001-6098各铁路局管内的客货列车车次,必要时可作补充规定。
上行列车编为双数车次,下行列车编为单数车次。
同一车站到开的列车,不得编用相同的车次。
在个别区间的直通列车,如按规定运行方向变更车次有困难时,可与规定方向不符。
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规定,全路各线的列车运行方向,统一规定如附件一。
枢纽地区的列车运行方向,由铁路局规定。
第6条编制列车运行图列车运行线的表示方式如下(略)二、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第7条为加强列车运行图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铁道部和铁路局应成立列车运行图编制委员会及编图工作组。
铁道部列车运行图编制委员会,由下列成员组成:主任委员主管运输副部长;副主任委员运输局长;委员机务、工务、电务、车辆、货运、计划统计、人事局长,行车安全监察委员会主任。
铁道部编图工作组,由下列成员组成:组长运输局总工程师(或副局长);副组长机务局总工程师(或副局长);组员运输、货运、机务、车辆、工务局有关工作人员。
各铁路局列车运行图编制委员会,由铁路局长任主任委员,局总工程师任副主任委员,编制委员会的委员及编图工作组的成员,可参照铁道部的组成人员由铁路局长规定。
铁道部列车运行图编制委员会的任务是负责确定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原则、方针及任务,解决有关重大的技术问题和设备投资、定员调整等问题,审核并最后提请铁道部长批准。
铁道部编图工作组,在部编委会的领导下,具体组织编制工作,审核各铁路局编制资料及编制的列车运行图。
铁路局列车运行图编制委员会,根据铁道部的决定,结合本局情况负责拟定具体行动计划;组织调查研究和试验,查定各项技术标准,综合平衡各部门间的问题;核定并按时上报编制资料;全面领导并按时完成本局的编图工作。
第8条各级编图委员会,必须贯彻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工作方法。
有关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由编委会研究决定;技术业务问题,由各业务部门负责处理。
各有关业务部门在编制资料上的分工如下:1.计划部门负责提出新运行图实行期间各铁路局、各线(包括分界口)的计划货运量;2.工务部门负责提出各线线路容许速度、车站过岔速度,以及需在新运行图上考虑的封锁线路施工计划和线路慢行(包括慢行处所、时间、原因、速度)等资料;3.基建、工程部门负责提出既有线路进行技术改造工程需在运行图上考虑的封锁线路施工计划;4.机务部门负责提出各线客货列车的机型、机车运用方式、乘务组工作制度、牵引重量标准、技术作业标准、区间运行时分、起停车附加时分及线路慢行附加时分等资料;5.车辆部门负责提出调整列检布局方案,客货列车在中间站和技术站技术检查作业时间标准;6.货运部门负责提出快运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及开行方案,快运零担列车和零担摘挂列车零担作业停车站和停站时分标准;7.运输部门负责提出新运行图实行期间区段客流密度计划,旅客列车编组计划,旅客列车行车量、牵引重量标准、停车站名、停站时分及直通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和货物列车编组计划,货物列车行车量,直达货物列车计划,管内工作方案,车站间隔时间及加强线路通过能力的措施和方案。
三、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第9条为提高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质量,必须充分做好编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各项编制资料先进可行。
凡经铁道部批准的编制资料,各铁路局必须认真执行,不得擅自修改。
在编制前,各铁路局应报铁道部的编制资料如下:(1)现行列车运行图完成情况的分析总结及改善的意见;(2)新列车运行图预计完成的主要指标及其分析比较,包括特别旅客快车的运行速度,货物列车平均旅行速度,货运机车平均日车公里;(3)各线线路容许速度、车站过岔速度、线路慢行资料及封锁线路施工计划(包括工务和基建工程部门);(4)客流资料,旅客列车编组计划,旅客列车停车站名和停站时分,直通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直通旅客列车区段运行时分(包括停站时分)表;(5)客货列车在中间站和技术站技术检查作业时间,调整列检布局方案;(6)客货列车机型、机车运用方式、乘务工作制度,机车在自外段停留时间,机车在中间站技术作业停站时间;客货列车牵引定数、区间运行时分、起停车附加时分、慢行附加时分标准;(7)各区段货物列车编制对数、列车分类、列车换长及平均编成车数;(8)直通和直达货物列车在技术站的接续时间;(9)快运货物列车停车站名、停站时分及开行方案。
各项编制资料,应根据铁道部关于编制列车运行图工作的部署,报铁道部有关业务局。
第10条各铁路局在查定列车运行图的各项技术标准时,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与必要的试验,考虑采用新技术和先进工作方法,贯彻挖潜、革新、改造的方针。
列车运行图的货物列车旅行速度和机车日车公里,应不低于年度计划指标。
第11条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工作,采取先集中后分散的方法,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铁道部集中各铁路局编图人员,由铁道部组织编制旅客列车运行图,确定各铁路局跨局货车行车量及列车分类,编制二分格货物列车草图并确定各铁路局分界站货物列车时刻。
第二阶段,各铁路局编图人员返回铁路局,由各铁路局负责组织征求有关单位对客货列车运行图的意见,在不变动直通旅客快车及铁路局分界站跨局列车时刻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修改,最后落实全部列车时刻。
第12条列车运行图的客车编制对数,应根据计划客流、现行列车运行图客车实际利用情况及现有线路通过能力确定。
列车运行图的货车编制对数,应以货物列车编组计划运量为基础,适应考虑货运量波动并结合现有线路通过能力确定。
线路通过能力紧张区段的客货列车编制对数,应根据客货兼顾的原则综合平衡,合理确定。
第13条列车运行图的具体编制,应先编制运行方案,再根据运行方案具体编制列车运行图。
直通旅客列车的对数、运行区段、列车种类和车底担当局,由铁道部确定,并由铁道部组织有关人员成立客车方案小组,具体负责编制直通客车运行方案。
各局管内客车运行方案,由铁路局根据直通客车运行方案进行编制。
编制客车运行方案,要对客流做充分的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有关意见,在此基础上,直通客车运行方案由铁道部、管内客车运行方案由铁路局决定。
编制客货列车运行方案,应结合客流和车流,结合车站技术作业过程,注意列车密度的均衡,充分利用线路通过能力,合理地使用机车车辆。
为加强货车运行线与车流的结合,应事先编制区段管内工作方案、快运货物列车运行方案及定期直达货物列车运行方案,并纳入整个货车运行方案中。
第14条为保证列车工作的稳定性,提高运输效率,下列各种货物列车,应定为列车运行图的核心列车:(1)定期运行的直达货物列车;(2)快运货物列车;(3)快运零担列车;(4)零担摘挂列车;(5)摘挂列车;(6)车流稳定的直通货物列车和区段列车。
第15条为了给线路施工创造条件,维护正常运输秩序,应根据运输施工兼顾的原则,对长期性的线路封锁施工,在列车运行图上预留施工空隙时间,并考虑适当的施工慢行。
为充分利用区间通过能力,对通过能力紧张区段预留的施工空隙时间,可铺画一定数量的非定期运行货物列车,不施工时开行此种列车。
第16条遇下列情况,应编制分号列车运行图:(1)为适应货运量波动的需要;(2)为适应线路施工的需要;(3)为适应节假日大批临时运输和特种运输的需要。
分号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分为重新编制和“选线”两种。
重新编制,是在基本运行图以外另行编制的运行图,单独定点、定车次;“选线”,是在基本运行图上用抽减运行线的方法制定的运行图,只减少货车对数,不单独定点、定车次。
为适应日常货运量波动的需要,可根据运量波动规律,用“选线”方法制定一至两个分号运行图。
此种跨局分号运行图,可在分界站会议或运输方案会议上制定。
第17条为了不断提高列车运行图编制质量,运行图编制人员必须努力学习技术业务,加强调查研究,做到熟悉情况,了解业务,掌握基本理论。
要求学习和掌握下列各项基本知识:(1)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2)线路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3)车站间隔时间及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的查定方法;(4)货物列车编组计划;(5)管内工作组织;(6)客运工作组织;(7)机车工作组织(机车运用和牵引计算规程);(8)调度工作组织;(9)列检作业组织;(10)线路施工及施工条件下的行车组织;(11)技术管理规程、行车组织规则等有关部分。
四、列车运行图的审核批准第18条编图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的各项技术标准,保证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