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各项规章制度1.门卫安全管理制度2.食品安全管理制度3.宿舍安全管理制度4.消防安全管理制度5.汛期安全管理制度6.预防疾病管理制度7.养老机构值班值宿制度8.用电安全管理制度9.餐厅安全管理制度10.养老机构日常管理制度11.养老机构入住人员请销假制度12.养老机构院民信息档案管理制度13.个人隐私安全管理制度14.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登记管理制度15.特种设备登记备案管理制度16.突发事件管理制度17.养老机构交接班管理制度18.养老机构物资管理制度19.养老机构财务工作人员岗位职责20.院长(中心主任)岗位责任制度21.服务员岗位责任制度22.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管理职责23.养老院环境卫生管理制度24.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25.养老机构治安管理制度26.养老机构老人互助制度27、养老机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制度门卫安全管理制度1.做好值班记录,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交接班制度,明确责任,切实做好安全保卫和信息的上传下达工作。
2.严禁社会上闲杂人员进入,外来人员一律登记,不得留宿客人和其他非工作人员。
3.严格请销假制度,院民外出必须严格请假手续,做好登记,返回时要及时销假,严防院民走失和意外事故发生。
4.每天定时巡查,做好巡查记录,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排除。
5.做好院民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及时化解院民矛盾,杜绝相互斗殴及自残自杀等恶性事件发生。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养老机构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认真做好食品的采购和管理工作,确保购进食品新鲜卫生。
2.从事炊事工作人员需持有卫生部门颁发的健康证,并定期体检。
3.定期对厨具进行消毒处理,定期对厨房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消除不安全隐患。
4.要科学合理拟定主、副食及菜谱,并根据季节变化和院民意见,不断更新和调整饮食结构,确保饮食安全。
5.每天安排专人对养老机构的食品卫生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做好采购记录和每天每餐记录,严格使用超过保质期或保存期食品,夏季绝对禁止饮用过夜食品。
宿舍安全管理制度1.未经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入老人宿舍。
2.严禁在老人宿舍点明火,严禁个人私拉电线,防止失火、触电等用火用电安全。
3.教育吸烟人员注意自身安全,不得卧床吸烟,不要随处丢烟头,大风天严禁吸烟。
消防安全制度1.进行消防巡查:负责四防安全的院长,对养老机构内设施设备的性能每半个月进行一次全院性消防安全工作大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检查的内容包括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及应急照明是否完好;消防设施、器材是否保持正常工作状态;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火灾隐患及时整改;预防措施落实情况。
2.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理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发现初期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及时扑救。
3.用火用电管理:严格使用大功率电器,定期对用电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养老机构内严禁使用明火。
4.认真贯彻“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对全体员工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及培训工作。
汛期安全管理制度1.抓好汛期院内防汛工作,疏通排水管道,确保院内不积水或少积水,保障养老机构公共财产安全,要防止道路湿滑,保证老人的生命安全。
2.对发生高温雷电,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时,要做好院民的工作,做好防暑降温和其他预防工作,防止出现恐慌,中暑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3.定期对养老机构用房进行检查,做好建筑物的维护,及时对漏雨危房等进行维修加固,存在安全隐患房屋严谨院民居住,并及时将院民转移到安全住处。
4.遇到洪水侵袭,工作人员要及时组织院民转移到安全场所,最大程度确保群众生命与财产不受损失。
预防疾病管理制度1.组织院民加强体育锻炼,不断提高院民的身体素质。
2.要定期对老人进行体检,发现院民有病,要立即送到定点医院就医避免延误。
3.要加大养老机构卫生管理制度,保持院内、外环境整洁舒适、窗明己净,生活用品放置有序,消除卫生死角,消灭蚊、蝇、鼠等害虫,杜绝各种疾病传染蔓延。
4.严防流行病和传染病的发生,及时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患有传染病的人采取隔离治疗,加强对院民的个人卫生管理,对流感病毒应制定应急预案,迅速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按照上级要求加以防范和处置。
5.切实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加强对院民的教育,从自身做起,防止中暑、食物中毒等。
养老机构值班值宿制度一、值班值宿由院长负总责,值班值宿由院长统一安排,值班值宿人员必须准时到岗,坚守岗位,不准迟到、早退、漏岗。
二、值班值宿人员不准擅离岗位。
要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报告院长。
三、值班值宿人员不准饮酒,不准将无关人员带到养老院。
四、值班值宿人员要提高警惕,对养老院室内室外都要经常巡视。
监控室要有专人看管,实行24小时开机监控,发现可疑现象或遇紧急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并向值班领导汇报。
五、值班值宿人员因事不能到岗的,由自己找人串班。
如串班上岗,发生一切问题,由当班者负责。
因公外出或临时有病的,由院长做出具体安排,并报告值班领导。
六、值班值宿人员要保护好养老院的一切物资备品,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
七、要认真做好值班值宿记录,做好各类情况登记,加强人身安全、出行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的“四防”安全管理,遇到情况及时报告,应急处理。
用电安全管理制度1.严禁养老机构入住人员在宿舍私拉电线、私用电炉、电热毯等。
2.安排专人负责设施维护工作,做到专人管理,对工作人员进行用电安全常识的教育和培训。
3.定期对厨房、老人房间进行排查,重点检查厨房、淋浴间,各类电器电线是否破损,空开是否灵敏,避免因天气潮湿造成电路短路,查看老人房间是否存在私用电器等现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4.教育引导院民正确用电,禁止私自接电,发现用电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
餐厅管理制度为了提高食堂管理的整体水平,为入住老人提供卫生、放心、舒适、优质的用餐环境,维护和确保老人及员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一、采购制度及存储制度1、严把采购质量关,预防病从口入,不得采购霉变、虫蛀、有毒、超过保质期的或卫生法禁止供应的其他食品。
2、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对存放的各类食品实行分类“隔离”,以免串味、走味或变质。
3、食堂库房整齐清洁,分类存放,防鼠防潮。
4、食品存放冰箱或冰柜时间一般情况不得多于48小时,当天剩余饭菜要妥善处理。
5、采购物品要货真价实,杜绝短斤少两现象发生。
6、采购人员需把市场采购的物品,交后勤保障部验收无误后入库,餐厅领用开出库单。
二、卫生管理制度1、食堂工作人员个人卫生。
食堂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洗换工作服。
2、食堂餐具及环境卫生。
对碗、盘、筷、勺等餐具以及刀具、菜墩等工具要及时清洗,擦洗干净放入消毒柜或消毒机中消毒,未经过消毒的餐具、工具不准再次使用。
食堂应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做到厨房、餐厅内外环境卫生整洁、桌凳干净、地面干净、炊具摆放条理化。
垃圾池和清洗池每日要及时清理干净,及时清理卫生死角,坚决消灭鼠害、虫害和苍蝇等。
在保证每天清理的基础上,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或两次(夏天可适当增加)的彻底大扫除,保证食堂清洁。
三、就餐管理制度1、食堂饭菜要做到饭熟菜香、味美可口,在追求大众菜、多样化的基础上不断翻新花样,做到色、香、味佳。
2、食堂应严格按照每周餐饮表供饭,如有变动必须提前请示。
3、食堂要制定老人生日表,每到老人生日时必须对过生日的老人特殊照顾好。
4、食堂应按时开饭,夏季一般执行三顿饭,早晨开饭时间为7∶00,中午开饭时间为11∶30,晚上开饭时间为17∶30;冬季执行两顿饭管理。
5、不准开小灶。
四、安全制度1、使用炊事用具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或操作说明书,防止事故发生。
2、严禁随带无关人员进入厨房和保管室;易燃、易爆物品要严格按照规定放置,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3、食堂工作人员下班前,要关好门窗,检查各类电源开关、设备等。
4、对各类可能造成的食物中毒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须建立食物中毒应急预案措施。
五、考核制度1、食堂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福利中心的一切规章制度,坚守工作岗位,遇事要请(销)假,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2、对食品卫生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菜肴米饭等主要食品卫生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菜肴等食品烹饪过程中有碍食品卫生的环节进行分析、评估。
发现问题及时反映、汇报。
养老机构日常管理制度加强对入住对象进行心理疏导;入住人员禁止在房间内存放白酒、酒精等危险物品;入住人员房间内禁止存放刀具、锥子、铁棒、木棍等易伤人物品;入住失能人员的房间具有必要的视频监控、紧急呼叫器等设备,并设置专属区域;做好季节性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各项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健全;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养老机构入住人员请销假制度1.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入住人员外出必须请假,未经批准不得离院。
2.入住人员、工作人员请假,由院长批准。
3.入住人员经批准外出,工作人员应交代注意事项,需使用证件的发给有关证件,归院后需交回发给的有关证件。
4.外出人员归院后应及时销假,因特殊情况需要延假的,经批准后方可续假,未经批准超假或逾期不归的,要根据情况予以批评教育和相应处理。
院民档案管理制度1.建立院民基础信息档案,档案内容包括院民年龄、性别及户籍所在地等情况。
2.建立院民身体健康档案,院民身患何种病症,诊断、病例附后。
个人隐私安全管理制度1.为保证老年人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在未经家属或亲属的同意,老人的个人信息不得向外泄露。
2.老人入住后,院方需建立个人档案及相关亲属的联系方式,以便于院方能及时准确地和亲属取得联系。
3.院方不得向不相干人员提供院民的一切相关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证,手机号及亲属信息。
4.除亲属及院民同意,院方不会把院民的个人资料提供给非民政部门管理的其他机构和个人。
养老机构老人入住登记管理制度1.老人入住养老机构前,需向老人及委托人详细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病史,详细了解老人的生活习惯,包括衣、食、住、行,爱好、交友等方面,根据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疾病情况及护理需求确定护理级别,并向老人及委托人告知其护理的内容、风险预防和双方责任,双方签订入住协议,接纳入住的老年人。
2.老人可携带必要的日常生活用品,能自理的老人物品由老人自己管理,不能自理的老人由院内工作人员逐项检查,建立“老人物品储存登记本”,严防违禁物品带入院内。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为保障养老机构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主要检查锅炉、电梯等特种设备检验及运行情况,人员持证上岗情况以及台账的建立情况等,设备是否都在检验周期内运行正常,进行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知识的宣传,并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安全使用防范意识。
突发事件管理制度1.养老机构突发公共事件,包括自然灾害、食物中毒、火灾、人为暴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