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一
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基坑支护工程检测方法及数量一、工程基桩部分
(一)施工前试桩静载试验
(二)验收试验
二、天然地基、复合地基部分
四、基坑工程部分
说明:
1、本表主要依据《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T15-60-2019)、《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所列数量和方法是工程施工完成后质量验收检测的要求。
为设计提供承载力参数的试桩静载试验和锚杆基本试验结果,不得作为施工质量验收试验的依据。
2、上述检测应按单位工程计算,当单位工程由若干个子单位工程组成时抽检数量宜按子单位工程计算。
小区工程中,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且各
单位工程的工程桩总数少于30根或地基处理面积小于500㎡,经工程质量各方责任主体共同确认,可将地质条件相近、施工工艺相同的若干个单位
工程合并起来确定抽检数量,但应对每单位工程进行承载力抽检,承载力检测抽检数量:当采用单桩静载试验时不得少于1根、当采用高应变法时不得少于2根、当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时不得少于2点。
对地基处理面积超过20000㎡或工程桩总数超过2000根的大型单位工程,超过部分的抽检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相应规定抽检数量的50%。
3、当配套附属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与主体工程采用同一施工工艺同时进行施工时,可将附属建筑与主体工程合并一起确定抽检数量,且每个附属建筑
均应有检测对象或检测位置。
4、当检测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按以下要求进行扩大检测:
①当平板载荷试验、单桩静载试验、钻芯法、岩基载荷试验、复合单桩载荷试验、锚杆与土钉验收试验抽检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按不满足
设计要求的数量加倍扩大抽检。
②对桩身完整性检测的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应按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数量加倍扩大抽检;当Ⅲ、Ⅳ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30%时,
应按原抽检比例扩大抽检。
③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方法,应按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孔数加倍扩大抽检,或适当增加平板载荷
试验数量。
5、对于本表中未给出的桩型和地基处理方式,应由工程各方依据有关规范确定相关检测方案。
6、扩展基础、柱下条形基础和筏形基础应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单位工程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构件总数的10%,且不宜少于3个构件。
检测方法可选择钻芯法、回弹法;采用钻芯法检测时,每个构件钻孔不宜少于3个,对于截面尺寸较小的构件不宜少于2个孔,每孔截取1个芯样试件。
7、钢筋混凝土基础应进行保护层厚度检测,单位工程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构件总数的10%。
8、对于支挡式基坑支护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构件作为支撑结构,当对其施工质量有怀疑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要求进行检测,检测数量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9、对于复合土钉墙,当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或旋喷桩作为截水帷幕,对施工质量有怀疑时应采用钻芯法对截水帷幕固结体单轴抗压强度、连续性和深度进行检测,检测点数不应少于3处。
10、对于表中未列基坑支护形式,应由工程各方依据有关规范确定相关检测方案。
11、当设计对支护结构有止水要求时,应进行止水效果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