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电磁学知识点之静电场知识点总复习(1)

高考物理电磁学知识点之静电场知识点总复习(1)

A. B. C. D.
17.如图,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O点,两虚线圆均以O为圆心,两实线分别为带电粒子M和N先后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a、b、c、d为轨迹和虚线圆的交点,不计重力。则( )
A.a点的场强和c点的场强相同
B.M带正电荷,N带负电荷
C.N在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
D.M在b点的电势能等于N在d点的电势能
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去了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由电容器的决定式:
可知C与两极板间距离d成反比,故C与x不是线性关系,故A错误;
B.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电荷量Q不变,由:
可得:
所以可知电场强度E是定值,故B错误;
C.因负极板接地,电势为零,所以P点电势为:
L为P点到负极板的初始距离,因为E不变, 随x增大而线性减小,故C正确;
D.由:
可知 与 成正比,故也随x增大而线性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从 移到 ,电势在降低,将一负电荷从高电势到低电势,其电势能增加,则电场力做负功,故A错误;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电场力功与电势差的关系求解AB和BC各点之间的电势差,然后找到等势面确定场强的方向,根据E=U/d求解场强。
【详解】
将电子由A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功2eV,则 ;同样: ,若设C点的电势为0,则B点的电势为1V,A点的电势为-1V,则AB中点的电势与C点电势相同,可知场强方向沿BA方向斜向上,场强为 ,故选C.
A.点电荷所受电场力增大B.点电荷在P处的电势能减少
C.P点电势减小D.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增加
15.板间距为 的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 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 ,板间场强为 现将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为 ,板间距变为 ,其他条件不变,这时两极板间电势差 ,板间场强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16.如图,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有一个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A悬挂在绝缘细线上,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0°角,已知此电场方向恰使小球受到的电场力最小,则小球所带电量应为( )
B.由于电势 与 的图象斜率表示电场强度,而图象的斜率是变化,因此电场强度是变化,不是匀强电场,故B错误;
C.由图像可知, 处的电势高于 处的电势,则负电荷在 处的电势能小于在 处的电势能,故C正确;
D.从 到 的电势升高,则逆着电场线方向,因此 处的电场强度方向电场强度方向沿 轴负方向,故D错误。
A. B.
C. D.
2.真空中静电场的电势φ在x正半轴随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x1、x2、x3为x轴上的三个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将一负电荷从x1移到x2,电场力不做功
B.该电场可能是匀强电场
C.负电荷在x1处的电势能小于在x2处的电势能
D.x3处的电场强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
3.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两个带等量正电荷的Q1、Q2固定在水平x轴上的A、B两点。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恰好静止在A、B连线的中垂线上的C点,由于某种原因,小球带电荷量突然减半。D点是C点关于AB对称的点,则小球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关于电场和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场和磁场不是实际存在的,是人们想象假设出来的
B.电场和磁场的观点是库仑首先提出来的,并得到物理学理论和实验的证实和发展
C.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力的方向
D.电场强度是电场本身的性质,与试探电荷的电量及其所受电场力大小无关
21.如图所示,用绝缘柱支持的导体A和B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贴在两端下部的金属箔是闭合的.把带正电的物体C移近A端,然后把A和B分开较远的距离,再移去C,则
C.由题意可知,小球带正电,故从C到D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故C错误;
D.小球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了,故小球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误;
故选B。
4.C
解析:C
【解析】
设电子被加速后获得初速为v0,则由动能定理得:
又设极板长为l,则电子在电场中偏转所用时间:
又设电子在平行板间受电场力作用产生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A. B. C. D.
10.在某电场中,把电荷量为2×10-9C的负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克服静电力做功4×10-8J,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荷在B点具有的电势能是4×10-8J
B.点电势是20V
C.电荷的电势能增加了4×10-8J
D.电荷的电势能减少了4×10-8J
11.图中虚线为电场中与场强方向垂直的等间距平行直线,两粒子M、N质量相等,所带电荷的绝对值也相等.现将M、N从虚线上的O点以相同速率射出,两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中两条实线所示.点a、b、c为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已知O点电势高于c点.若不计重力,则
A.在-x0~0区间一直做加速运动
B.在0~x0区间受到的电场力一直减小
C.在-x0~0区间电势能一直减小
D.在-x0~0区间电势能一直增加
23.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决定电容大小的因素”。实验中静电计的指针已有一个偏角,则在此情境下()
A.仅增大两板间的距离,指针偏角将增大
B.仅增大两板间的距离,指针偏角将减小
高考物理电磁学知识点之静电场知识点总复习(1)
一、选择题
1.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两板间有一个带正电的检验电荷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C表示电容器的电容,E表示两板间的场强, 表示P点的电势, 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正极板保持不动,将负极板缓慢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 ,则下列各物理量与负极板移动距离x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A.P点的电势与Q点的电势相等
B.带正电的微粒在O点的电势能为零
C.在P点静止释放带正电的微粒(重力不计),微粒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P点的电场强度与Q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25.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
B.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创造
C.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物体另一个部分
A.C移近A端时,A端的金属箔张开,B端的金属箔闭合
B.C移近A端时,A端的金属箔闭合,B端的金属箔张开
C.A和B分开,移去C后,B端的金属箔会立即闭合
D.A和B分开,移去C后,A端的金属箔仍会张开
22.在坐标-x0到x0之间有一静电场,x轴上各点的电势φ随坐标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一电荷量为e的质子从-x0处以一定初动能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正向穿过该电场区域.则该质子()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动能定理
可得,电场力做功
电势能增加 ,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由以上各式可得: ,故C正确.
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因表示电场中三个等势面的三条虚线是平行且等间距的,由此可判断电场是匀强电场,所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各点受到的电场力相等。选项A错误。
B.由题中的图可知,电场的方向是向上的,带负电的粒子将受到向下的电场力作用,带负电的粒子无论是依沿a、b、c运动,还是依次沿c、b、a运动,都会的到如图的轨迹。选项B错误。
CD.带负电的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存在电势能与动能之间的互化,由题意和图可知,在b点时的电势能最大,在c点的电势能最小,可判断在c点的动能最大,在b点的动能最小。选项C错误,D正确。
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电场线从电荷指向无穷远处,因而是正电荷,且为同种电荷所产生的电场线,D正确.
A.O点电势与Q点电势相等
B.M、O间的电势差大于O、N间的电势差
C.将一负电荷由M点移到Q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少
D.正电荷在Q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OQ垂直且竖直向上
14.如图所示,平行板a、b组成的电容器与电池E连接,平行板电容器P处固定放置一带负电的点电荷,平行板b接地。现将电容器的b板向下稍微移动,则( )
A.U1增大,U2减小B.Uı、U2均增大
C.U1减小,U2增大D.U1、U2均减小
5.如图所示,三条平行等间距的虚线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电势分别为10V、20V、30V,实线是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该区域内的运动轨迹,a、b、c是轨迹上的三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在三点所受的电场力不相等
A.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
B.N在a点的速度与M在c点的速度大小相同
C.N在从O点运动至a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
D.M在从O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等于零
12.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实线为一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R、Q是这条轨迹上的三点,由此可知
故选C。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小球初始时能静止,由小球水平方向合力为0可知A、B两电荷电荷量必定相等,设 ;小球下落过程受到重力和电场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由于 和 均发生变化,故小球不做匀加速运动,故A错误;
B.由等量同种电荷的分布可知,其中垂线上从无限远处到两电荷连线中点场强先变大后变小,故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可能先变大后变小,B正确;
A.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C.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小球的机械能一直不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