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纳税评估方法与案例分析姜国平
纳税评估方法与案例分析姜国平
2、税收管理员通过日常管理所掌握的纳税 人生产经营实际情况:
主要包括:生产经营规模、产销量、工艺流程、成本、
费用、能耗、物耗情况等各类与税收相关的数据信息。
3、上级税务机关发布的宏观税收分析数据 ,行业税负的监控数据,各类评估指标的
4、本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产业和行业的 相关指标数据,外部交换信息,以及与纳 税人申报纳税相关的其他信息。
• 例:某公司2005年10月增值税负担率3.98%, 行业参照税负4.96%,2005年10月销售收入 444790.6元,应纳增值税税额17710.22元,9 月销售收入175235.04元,应纳增值税税额 29789.96元。
• 分析:增值税负担率小于行业参照税负;销售 收入变动率153.8%,应纳增值税税额变动率— 40.55%,明显不配比,主要针对纳税义务发生 时间、视同销售、进项抵扣等进行分析。
• 进入评估分析阶段,调取该企业以前年度 申报资料,发现其去年同期销售收入为 2,074,367.34元,高出今年83万多元。与 同行业其他服装生产企业比较也存在当期 销售明显减少的问题。同时,还发现当该 企业当期预收账款科目留有473,702.52元 的余额。
• 经过约谈,企业财务人员承认 ,5月份企 业确实已经发出64万余元的货物,但大部 分进货商预交的货物押金都不够支付全部 货款,于是企业没有开出发票,想等收齐 货款后再开票计入销售。
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100%
• 税负率的对比通常可与行业参照税负(预 警值)、上期(去年同期)比较,分析是 否异常。并且要将应纳税额变动率和收入 变动率配比分析。
• 如果实际税负与行业 应纳税额申报不实的可能性很大。
• 一方面对是否属于外部因素的影响进行 调查。生产经营是否有季节性或政策性 因素影响;进、销项税额是否异常;货 物的进、销、存是否异常;商品价格是 否异常。另一方面从会计报表、发票使 用等资料进行重点分析:是否少计收入; 是否存在视同销售而不计收入;是否存 在货款未收而迟开发票等。
• 98年,《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纳税申报审核 评税办法》----标志;
• 99年,青岛进行增值税纳税评估试点; • 2001年6月,出台《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商贸企业增值税
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首次提出纳税评估概念; • 2002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以第2号令颁布《成品油零售加油
• 2、在评估过程中,要考虑影响指标异常的 所有因素,排除非偷逃税因素,确定偷逃税 额的因素。
• 3、使用同一指标对不同的被评估对象进行 评估,要根据被评估对象的具体情况对测算 数值进行修正。
• 4、纳税评估,更多依据的是工作经验和职 业判断。评估的初步结果往往是模糊的,需 进一步调查。
五、我国纳税评估的发展过程
站增值税征收管理办法》,明确了将财务核算不健全的加油 站全部纳入增值税纳税评估范围; • 2004年11月,苏国税发【2004】227号 《江苏省国家税务 局纳税评估工作规程(试行)》 • 2005年3月,国税发〔2005〕43号《纳税评估管理办法》
六、纳税评估流程
确定评估对象 评估分析 约谈举证 实地核查 评估处理
二、纳税评估的原则
• 1、案头评估为主原则(场所、实地调查核实 情形) • 2、教育原则(区别处理) • 3、非强制性原则(不得强求解释说明——对评估疑
点没有举证的法定义务)
三、纳税评估的作用
(一)有利于加强税源监控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三)有利于提高纳税遵从度,促进税企
双方业务素质提高; (四)有利于加强征管各环节联系,提高
如:土地信息、建筑项目登记信息、房屋转让信
息、车船登记信息、地税信息、工商信息、等。
案例分析
• 某区国税局在2005年6月份运用计算机进行纳税 评估指标筛选,在对筛选结果进行分析时,发 现某成衣生产有限公司当期销售收入为 1,240,785.76元,增值税税负为2.4%,与当年 1-4月份的生产经营及税负情况相比,基本持平 ,系统也没有将其列入当期重点评估对象。但 税收管理人员认为,从行业特点分析,5月份应 该是成衣行业生产的旺季,其销量应该大幅增 加才对,然而该企业生产经营没有什么起色, 值得怀疑,于是将其列入了纳税评估对象。
征管效能。<组织收入>
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的辩证关系
税收分析
反馈信息,提高 分析质量
发现问题,提供准确的 线索和导向
税源监控
提供目标和方向
成果反馈
纳税评估
案源移交,确定重点
信息反馈,管理 建议
税务稽查
四、纳税评估的注意事项
• 1、选用评估指标,应当充分考虑评估指标 与被评估项目的关联性。
• 该案例的亮点主要体现在前期的评估筛选 环节。如简单依靠计算机的筛选结果,很 可能会忽略企业滞纳税款的问题,正是税 收管理人员根据已掌握的企业生产经营规 律,及时抓住了战机,为后期的评估工作 找准了目标。
模型(指标)计算
一、税负对比分析法
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税主营 业务收入)×100%。
纳税评估方法与案例分析
姜国平
主要内容
• 第一部分 纳税评估的基本问题 • 第二部分 评估分析模型 • 第三部分 纳税评估基本方法
第一部分 纳税评估基本问题
一、 纳税评估的内涵 • 所谓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
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简称纳税 人)纳税申报(包括减免缓抵退税申请)情况的 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采取 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 • 将纳税人的申报数据与预警值、财务会计报表数 据、同行业相关数据、历史同期相关数据等进行 比较,分析纳税人在纳税方面的异常变化,以确 定纳税申报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 评估分析模型(指标计算)
• 信息的获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根据纳税评估的定义,税务机关进行评估的前提是数据信
息,基本方法是对比分析。
• 评估分析的信息来源 1、“一户式”存储的纳税人各类纳税信息资料;
如:登记信息、各项核定、认定、减免缓抵退税审批事 项信息、发票信息、申报征收信息、财务会计报表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