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卷第6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 ol.30 No.6 2009年6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un.2009演说词语篇的评价意义与翻译——以奥巴马竞选演说词及其中译文为例谭晓丽1,2(1.衡阳师范学院 外语系,湖南 衡阳 421008;2.复旦大学 外文学院,上海 200433)摘 要:评价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功能的一部分,由态度、介入和级差三方面组成,阐明说话者对事物的态度。
文章尝试运用评价理论作分析研究的工具,对奥巴马的一篇竞选演说词及其两个中译文进行描述、比较和分析,探讨如何解决态度系统的显性评价和级差系统的隐性评价的翻译问题。
关键词:评价理论;人际功能;态度;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09)06-0191-04演说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宣传政治主张、发表个人见解、交流彼此思想,具有强烈的宣传、教育和鼓动作用。
演说词属于论说体裁,主观性很强,演说者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必然通过语篇中的各种词汇语法手段体现出来。
同时,演说者又试图通过演说来调节人际关系,赢得听众支持,因此,人际意义在演说词中具有关键地位。
在最近结束的美国大选中,Barack Obama击败强劲对手,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他的数篇竞选演说词语言冼炼,修辞突出,始终围绕着“变革”的主题,表达了对民主政治和共同价值观的追求。
本文试以Obama在芝加哥竞选获胜时的演说词及其两个中译文为例,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理论来分析语篇的评价意义,并通过比较、评价它的两个中译文来探讨翻译语篇评价意义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评价理论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是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
Halliday(1994:36)认为,语言具有三个元功能,即概念(ideational)功能、人际(interpersonal)功能和语篇(textual)功能。
人际功能是指语言可用来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也可用来表达说话者的观点态度及影响他人的态度或行为。
在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可以通过语气(mood)、情态(modality)等语法系统来体现。
然而,语气和情态可以揭示人际关系的亲疏,却无法阐明说话者对事物的评价。
鉴于此,功能语言学家J.R. Martin和他的学生White及其他一些学者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理论进行了发展,从而形成了目前的评价理论系统。
收稿日期:2009-03-11作者简介:谭晓丽(1971-),女,湖南衡阳人,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Martin(2003:23)对评价理论的定义是:“评价理论是关于评价的,即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到的情感的强度以及表明价值和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
”评价系统包括三大次系统: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级差(graduation),它们又分别次系统化。
态度次系统化为对事物的价值评判——鉴别(appreciation);对人的性格和行为的评价——判断(judgment)和对人的情感的表达——情感(affect),其中每一项都以正面或负面两个类别出现。
介入系统化为自言和借言。
级差系统化为语势和聚焦,对整个评价系统的话语资源起强化、弱化、提升、降低等修饰功能。
该系统也是本文分析的主要框架。
翻译研究从规范到描述,“忠实”、“对等”已不再是关注的焦点。
但翻译演说词之类的政论类语篇,准确无误地传译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至关重要。
传统的“忠实”标准主要是针对原文的概念意义,而如何再现原文人际意义的研究则不多见。
本文试运用评价理论来比较、分析、评价Obama演说词的两个中译文传译原文评价意义时使用的策略及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引起相关讨论。
二个案研究——Obama演说词中的评价意义及翻译(一)态度系统的明示表达资源及翻译评价系统主要通过评价词汇来表达语言使用者对待实体、事件或过程的态度。
由于态度的明示表达资源通常为形容词、名词和副词,英汉语篇翻译时,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的形容词、名词和副词通常都能对应,翻译可采取直译法,如unyielding support(坚定不移的支持), partisanship(党同伐异)等等,这类例子在演说词的原文和两个中译文里俯拾皆是,在此不一一例举。
但是,根据语言是一种选择系统的观点和语言元功能的思想,语篇的任何部分同时都在呈现经验、构建关系和身份。
Halliday(1978:21,122)把语言看成是将“行为潜势”编码为“意义潜势”的一种手段,意义潜势是一个由语义、词汇语法、语音构成的系统。
意义是191说话人根据语境从意义潜势作出选择的结果,因此,建立评价性和非评价性词语的标准并非易事。
1. 语境与评价手段Martin & Rose (2003:37) 指出,在分析一些边缘的评价表达时,语境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变体。
因此在分析时不能局限于逐项分析,而应考虑语境的因素。
Thompson & Huston (2000:15)对Bank of English语料库做了调查,发现genius 表示了评价意义。
它常跟表示判断、主观、比较等褒义词共现。
虽然 student是个中性词,但作者可以使之带上评价意义。
如:A: Who is he?B: He’s just a student at the University Shakespeare Institute.鉴于上述观点,我们来探讨Obama竞选演说词中一些经验性词汇被赋予了评价意义后的翻译。
笔者搜集了六个中译文,有的翻译是由机译软件完成的,可读性差;还有几篇译文雷同,不适合进行个案研究。
笔者从中挑选了两个各有风格、可读性也较强的文本进行分析。
译文一来自www. ,译文二来自。
原文(1):I t's the answer spoken by young and old, rich and poor, Democrat and Republican, black, white, Hispanic, Asian, Native American, gay, straight, disabled and not disabled Americans who sent a message to the world that we have never been just a collection of individuals or a collection of red states and blue states. We are, and always will be,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译文一:全美不同人群——年轻的或年老的,贫穷的或富裕的,民主党人或共和党人,黑人或白人,拉美裔、亚裔或印地安人, 同性恋或异性恋, 残障人或健全人共同道出了这个答案,因为我们向世界发出了这样的信息,即我们不是无数个体或红州(代表共和党)和蓝州(代表民 主党)的松散组合,我们是“美利坚合众国”,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
①译文二:无论老少贫富,无论共和党抑或民主党,不管是黑皮肤、白种人、拉丁后裔、亚裔子孙还是本土美国人;无论倾向如何,不管健康抑或残疾,所有的美国人民都向全世界传递出这样一条信息:我们从来都不是红蓝阵营的政治堆砌,我们是,而且永远是,美利坚合众国。
众所周知,美国民主党、共和党两党长期意见分歧,执政党不惜牺牲共同利益,推行偏执、狭隘的政策,导致了国内政治对立的局面。
此处,Obama用red states指代共和党,用blue states指代民主党,而United States则一语双关,既是美国的全称,也隐含了“团结、联合”之意。
collection 本是中性词,因和individuals 以及red states and blue states 搭配而带上了负面的鉴赏态度。
这种态度在译文一中得到了相应的传达,如译文增加了“松散”一词来表示负面的鉴赏,用带引号的“美利坚合众国”来传译双关语,颇能奏效。
译文二中,a collection of individuals一项缺省,不过,“红、蓝阵营的政治堆砌”也表达了负面的鉴赏态度。
原文(2):It's the answer that led those who've been told for so long by so many to be cynical and fearful and doubtful about what we can achieve to put their hands on the arc of history and bend it once more toward the hope of a better day.译文一:正是这个答案曾经引导着那些长期以来对我们到底能做出什么深表不信,恐惧和怀疑的人们去掌控历史前行的弧线,并对其调整,令它重新朝着更好的未来延续。
译文二:长期以来,很多人缺乏信心,对自己所能取得的成就畏首畏尾、疑心重重。
如今,我们走在历史的长河里,挺起胸膛,勾勒出美好明天的光辉画卷。
原文里arc这一中性词与history搭配,并与achieve, hope, a better day等词共现,带上了正面的鉴赏意义。
译文一将这一隐喻直译为“历史前行的弧线”,添加的“前行”一词颇能体现演说者的正面鉴赏,并与后面的“对其调整”、“朝着更好的未来延续”形成一个连贯的体系。
译文二尽管体察到了演说者赋予该词的积极态度,但也许是出于表达的考虑,完全更换了该隐喻系列,尤其是“挺起胸膛”这个词组,让人感觉莫名其妙。
当然,翻译在遭遇语言、文化上不可逾越的障碍时,是允许更换比喻的。
不过,原文把历史比喻为“弧线”意指“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put sb’s hands on…bent it …toward the hope of a better day意味着“要再次掌控它……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该隐喻汉语的认知系统也是可接受的。
为保留原文的正面评价,译文二采用了意译和增译,但效果却匪夷所思,与误译相去不远。
2. 态度的人际性在应用评价理论进行话语分析时,分析者常会把评价的资源看成是说话人或作者作出个人化评语的手段,特别是该理论中的态度范畴容易使人理解为评价者自身的态度。
其实,评价首先是话语人际意义的实现方式,即评价可以被看作作者建立与读者/听众之间的人际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