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用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六年级 第六课 增强记忆有策略 教案

【通用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六年级 第六课 增强记忆有策略 教案

六年级第六课增强记忆有策略
【主题说明】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又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识记和保持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再认和回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对知识记不牢,不会记,既影响学生记忆力的正常发展,又影响了各学科的学习效果。

记忆方法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方法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而良好的记忆方法是建立在符合记忆规律的基础上的。

本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游戏竞赛激发学生的记忆愿望,通过开展活动和记忆训练,使学生了解记忆是有一定规律的,增强提高记忆的信心,初步掌握增强记忆的几种方法,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消除对记忆知识的恐惧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记忆是有一定规律的,掌握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

2、情感目标:获得愉悦记忆的体验,消除对记忆知识的恐惧感,增强提高记忆的信心。

3、行为目标:在学习生活中能有效地利用记忆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自己的记忆能力,发现记忆的规律。

难点:掌握记忆的规律,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有效利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PPT。

学生准备:卡片、笔、纸。

【教学设计】
【活动反馈】
1、学生是否有兴趣参加记忆活动。

2、学生是否感受到了记忆的乐趣,消除记忆的恐惧。

3、学生在活动中是否学到了记忆的方法。

【练习题】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记忆方法?
2、谈谈记忆的规律吗?
【教学参考素材】
一、记忆的十个要诀:
背诵——记忆的根本理解——记忆的基础
趣味——记忆的媒介应用——记忆的动力
卡片——记忆的仓库争论——记忆的益友
重复——记忆的窃门联想——记忆的捷径
简化——记忆的助手整理——记忆的措施
二、增强记忆的方法
记忆的大敌是遗忘。

提高记忆力,实际就是尽量避免和克服遗忘。

在学习活动中只要进行有意识的锻炼,掌握记忆规律和方法,就能改善和提高记忆力。

下面介绍增强记忆的十种方法。

1.注意集中。

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易遗忘。

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

2.兴趣浓厚。

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

3.理解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

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的牢、记得久。

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住。

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作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4.过度学习。

即对学习材料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

过度学习的最佳程度是150%。

5.及时复习。

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

6.经常回忆。

学习时,不断进行尝试回忆,可使记忆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弥补,使学习内容难点记的更牢。

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识记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

7.读、想、视、听相结合。

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

比单一默读效果好的多。

8.运用多种记忆手段。

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分类记忆、特点记忆、谐音记忆、争论记忆、联想记忆、趣味记忆、图表记忆、缩短记忆及编提纲、做笔记、卡片等记忆方法,均能增强记忆力。

9.掌握最佳记忆时间。

一般来说,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

利用上述时间记忆难记的学习材料,效果较好。

10.科学用脑。

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进行体育锻炼等保养大脑的基础上,科学用脑,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这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

【心理学背景知识】
一、什么是记忆策略
记忆策略是指主体对自己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和由主体所使用的那些能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或认知活动。

我们所讲的记忆策略不等于记忆方法,其本质是对方法的选择,这要根据自身、客观条件来选择,其前提条件是有目的性。

而记忆库的形成要靠学生自己和老师一起努力,这也正是小学老师的不足之处。

二、记忆策略分类
系统的记忆策略有三种,分别是复述策略、组织策略、精制策略。

其他的大致都可以归入这三类。

复述是主体在记忆过程中,对目标信息不断重复,以便能更准确、更牢固地记住这些信息的活动。

组织策略是指识记者在识记过程中,根据记忆材料不同的意义,将其组成各种类别,编入各种主题或改组成其他形式,并根据记忆材料间的联系进行记忆的过程。

如列提纲等,这也是一般老师所做的,但关键在于老师一般只让同学们找,然后就直接给出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却没有一套系统的方法、明确的思路。

精制策略以及它的附属策略正是我们初中乃至以后的求学生涯中都至关重要的一种策略,因此特别是初、高中老师有必要在课上系统介绍一下,并在以后融入教学中不断重复,这有利于课堂质量的提高,这也正是一个好老师智慧的体现之处。

虽然这种方法需要有经验基础,但是只要一位老师能够站在学生的思维、经验中去思考问题,用这种策略去组织问题,对于抽象思维的理解,也从儿童的角度、思维出发建立相互联系,然后再教给他的学生,并授之以渔。

参考文献
[1]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姚以婵. 浅谈小学生记忆策略的发展及其教学促进方法.学园.2012-10:19.
[3]
[4]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