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第六章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2.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
d
s
i 1
ni N
log2
ni N
式中:d ——种类多样性指数;
N——单位面积样品中收集到的各类动物的总个数; nS— i———收单集位到面的积动样物品种中类第数i种。动物的个数;
动物种类越多,指数越大,水质越好;反之,种类越
少,指数越小,水体污染越严重。威尔姆对美国十几条河
人食用这些水中生物后富集1000万倍。
第一节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第二节 空气污染生物监测 第三节 生物污染监测 第四节 生态监测
第一节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对水环境进行生物监测的主要目的: 了解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状况,判别和 测定水体污染的类型和程度,为制定控制污染 措施,使水环境生态系统保持平衡提供依据。
生物监测方法: 1利. 生用态生(物群的落组生分态、和个个体体、生种态群)或监群测 落 从 评对 生 价234环 物 提... 生 生 生境 学 供物 物 物污 的 依测的体染 角 据试生内或度,理污(毒环,称、染性境为为生物测变环生化残定化境物指留、所质监标量致产量测测测突生的。定定变的 监测反 测定应 和),
式中:A、B——分别为敏感底栖动物种类数和耐污底栖动物 种类数。
贝克生物指数: 从采样点采到的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当BI>10时,为清洁水域;BI为1~6时,为中等 污染水域;BI=0时,为严重污染水域。
贝克-津田生物指数: 所有拟评价或监测的河段各种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当BI≥20,为清洁水区;10<BI<20,为轻度 污染水区;6<BI≤10,为中等污染水区;0<BI≤6, 为严重污染水区 。
(二)污水生物系统法
将受有机物污染的河流按照污染程度和自净过 程,自上游向下游划分为四个相互连续的河段,即 多污带段、α-中污带段、β-中污带段和寡污带段, 每个带都有自己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根据 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表6.1为污水系统的部分生物学、化学特征。
表6.1 污水系统的部分生物学、化学特征
富生集物性的一个重生要物特监点是测它的能特够点通过各种方式从
环境水综长中中合人期浓富过 食性类度性集物生生为某链物以0产.些0放监上、0元0测大0过生0素3了手程活m。的段g,所/如各,只产L水通营有生中过养通的D污DT染农物药,: 成份极其 度复但浮大杂不游小。能环生级 体, 理确境物进进是 化切污(行行富随 监说染集分全时测物明7面析间只的对.3万,评含而能生倍才价量变获物)能。和化得有对其的各机水它。种体环这成的境些份影条变的响件化类。改是 别而变因 和生的污 含物强染 量是, 物接受的综排合放作量用不,稳不定仅而仅造是成个的别。组理分化的监影测响只,能所代以表 取生样物期监小间 测鱼的 能概 反况映。环(富而境集生诸14活因.3万于子倍一、) 定多区组域分内综的 合生 作物 用, 的 能结把果一,定能时阐问明内整环个境环变境化的情况反。映对出符来合。排放标准 的污大染鱼物,其长期影响(环富境集的85后8万果倍,)更需要用生 物监测来评价。
项目
多污带
α-中污带
β-中污带
寡污带
化学 过程
溶解氧
还原和分解作用明 显开始
没有或极微量
水和底泥里出现氧化 作用
少量
氧化作用更 强烈
较多
因氧化使无机 化达到矿化阶 段
很多
BOD 很高

较低

的生成 臭味
水中 蛋白质、多肽等高 有机物 分子物质大量存在
生物监测主要方法
一、生物群落监测方法 二、生物测试法 三、细菌学检验法
一、生物群落监测方法
生物群落监测中的对象: 生生物未,受这污是染长的期环自境浮然水游发体生展中物的生结活浮动角果着游类物,多生 和、也种物 桡轮是多足(虫生样类、原态的枝生)系水 统保持相对平衡的标志。当水体浮受游到生污物染-后藻,类水 水生自消污生然亡染物生,指的 态 抗示群 平 性生落 衡 生物结系物构统旺着的和被盛底各生个破生栖种生体坏长动基物数,,物质-量最群-表附就终落面栖着上息会结结于的在发果构长有水生是单期机体变 敏 一浸体底化 感 ,没群部水, 生 这落淤中。泥使 物 是 生物群落监测法的理内、论石依块据或。砾石表面及其间隙中
底泥
水中 细菌
常有黑色硫化铁存 在,呈黑色
大量存在,每毫升 可达100万个以上
高分子化合物分解产 生氨基酸、氨等
硫化铁氧化成氢氧化 铁,底泥不呈黑色 细菌较多,每毫升在 10万个以上
大部分有机 有机物全分解 物已完成无 机化过程
第六章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环境监测中理化监测的不足:
目前在环境监测中,一般采用各种仪器和化学 分析手段.对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可以比较快速而 灵敏地分析测定出来,其中某些常规检验已经能够 连续监测。但大部分测定项目或参数还需定期采样。 因而只反映采样瞬时的污染物浓度,不能反映环境 已经发生的变化。
生物监测的定义和方法
的肉眼可见的水生无脊椎动物。
鱼类
微生物
生物群落监测方法
(一)生物指数监测法(贝克生物指数 、贝克津田生物指数 、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 、硅 藻生物指数 )
(二)污水生物系统法 (三) 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简称PFU法)
(一)生物指数监测法
1.贝克生物指数和贝克-津田生物指数
生物指数(BI)=2A+B
采样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原则
断面要有代表性 尽可能与化学监测断面相一致 考虑水环境的整体性、监测工作连续性和经济性
河流:根据长度,至少设上(对照)、中(污 染)、下游(观察)三个断面;采样点数视水面宽、 水深、生物分布特点等确定。
湖泊(水库):入湖(库)区、中心区、出口 区、最深水区、清洁区等处设监测断面。
流进行了调查,总结出指数与水样污染程度的关系如下:
d值<1.0:严重污染; 值d1.0~3.0:中等污染; 值d>3.0:清洁
3.硅藻生物指数
硅藻指数= 2A B 2C 100 A B C
式中:A——不耐污染藻类的种类数; B——广谱性藻类的种类数; C——仅在污染水域才出现的藻类种类数。
硅藻指数0~50为多污带;硅藻指数50~100为 α-中污带;硅藻指数100~150为β-中污带;硅藻 指数150~200为轻污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