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新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新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第一章新规范发布实施的意义和作用1.1 体现并遵循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08规范充分考虑了在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以及相关规章制度实施中的要求,在现有的法规框架下,补充和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内容,如按照招标投标法近年来实施的情况, 08规范中规定,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工程项目,必须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

与03规范相比,扩大了规范实施的范围和力度。

在规范有关合同价款确定的内容中,也体现了合同法和高法对施工合同司法解释的精神。

1.2 总结了各地、各部门推行工程量清单改革的成果在贯彻执行03规范中,各级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结合工作需要,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积累了实践经验,规范修订时采纳了很多的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如规范设置了招标控制价有关规定,对安全文明施工费和规费做了强制性的规定,将竣工结算和工程计价争议等内容纳入了规范。

1.3 08规范强化了工程实施阶段全过程计价行为的管理与03规范相比,08规范增加了大量的与合同价和工程结算相关的内容。

这也是总结了全国人大建筑法执法检查,特别是大规模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后,新规范中增加的内容从技术层面上来讲,将有效的防止或避免出现虚假施工合同、工程款拖欠和工程结算难等现象。

同时,规范中新设置的内容或规定,是建立解决工程计价诸多问题长效机制的要求,规范作为参与建设各方计价行为的准则,将对规范建设市场的计价活动产生长远的影响。

1.4 规范修订工作是积极和稳妥的03规范的修订工作长达二年多的时间,修订时充分发挥了专家和专业人员的作用,广泛征求了造价管理机构、咨询企业和施工企业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这些意见反复进行论证,数易其稿。

尽管新规范中还可能存在某些不足之处,但可以说,新规范巩固了03规范实施的成果,反映了当前工程造价计价管理的水平和现状,同时对今后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具有引导性和前瞻性作用,是一部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的计价规范。

第二章08新版清单计价规范简述2.1 与08年新计价规范颁布有关的事件及政策规定1、国务院从2003年起,在全国范围开展清理拖欠工程款、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活动。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4年9月29日发布了《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该解释多条涉及工程合同条款如何认定的问题,为规范工程计价行为提供了法律保障。

2、财政部、建设部于2004年10月20日印发了《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财建[2004]369号),2007年中国造价管理协会发布了协会标准《建设项目工程结算编审规程》(CECAGC3-2007),对工程结算进行了规范。

3、2003年10月15日,建设部、财政部印发了《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03]206号),提出了措施费和规费的概念。

4、2005年6月7日,建设部办公厅印发了《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及使用管理规定》(建办[2005]89号),明确规定上述费用由《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中的文明施工费、环境保护费、临时设施费、安全施工费组成。

2.2 08年新规范与03年规范的重要变化本次《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S0500—2008的编制,是对2003规范的补充和完善,不仅较好地解决了清单计价从2003年执行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且对清单计价的指导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在“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报价、市场形成价格”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市场监管”的思路,以进一步强化清单计价的执行。

2.2.1 强调全过程管理《03规范》侧重于规范工程招投标中的计价行为。

《08规范》的内容则涵盖了工程施工阶段从招投标开始、施工合同订立、计量与支付管理、工程竣工结算办理的全过程,并增加了条文说明。

条文数从45条增加到137条,强制性条文由6条增加到15条,体现了《08规范》使工程实施过程中每个计价阶段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也体现了计价各阶段的要求。

2.2.2 强调合同重要性和计量与支付操作《08规范》在修订过程中,特别针对工程实施阶段中有关工程价款调整、支付、结算等方面缺乏依据的问题,增加了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如何编制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合同价款约定,以及工程计量与价款支付、工程价款调整、索赔、竣工结算、工程计价争议处理等各阶段计价的具体做法。

2.2.3 强调项目特征描述《03规范》对项目特征描述的要求不明。

《08规范》首次把“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特征描述”作为强制性条款,必须“结合拟建工程项目的实际予以描述”。

编制工程量清单时要进行准确详细和全面的说明其特征,项目特征是区分清单项目的依据,是确定综合单价的前提,是履行合同义务的基础。

2.2.4 扩大了清单计价的使用范围规定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

与《03规范》相比不仅取消了对工程“大中型”的限制,也将“应执行”表述为“必须采用”。

在新提出来的1.0.4条文中首次提出在非国有资金的工程建设项目也可采用清单计价,当确定采用清单计价时,则应执行本规范。

2.2.5 强调专业性定工程造价文件的编制与核对应由具有资格的工程造价专业人员(造价工程师和造价员)承担。

在《08规范》中把措施项目清单中通用措施项目与专业工程的措施项目分开,专业工程的措施项目放入各专业附录中。

措施项目中可以计算工程量的项目清单宜采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方式编制,列出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和工程量计算规则。

2.2.6 清单计价表格有重大变化《08规范》强调了计价表格的设置与规范正文的一致性,包括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招标报价、计量与支付、竣工结算等各个阶段使用的全过程。

增加了规范的实用价值,特别是“项目特征描述”和“竣工结算阶段”,《08规范》把工程量清单与工程量清单计价表格格式统一为同一套报表,增加计量与支付,竣工结算阶段报表。

2.2.7 引进更多新的术语名称招标控制价、投标价、合同价、竣工结算价、暂估价、暂列金额、计日工等等,反映了工程造价的计价具有动态性和阶段性(多次性)的特点。

2.3 在条文和内容上表现1、条文数量:45条增加到137条,增加了92条;2、强制性条款:6条增加到15条,增加了9条;【条文】:1.0.303年版: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有资产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设工程应执行本规范。

08年版:全部使用国有资金(含国家投资金)投资或国有资产投资为主(以下二者简称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应执行本规范。

【注释】:同2003规范相比:(1)、取消了“大中型”的限制;(2)、语气加强,由“应”改为“必须”。

【条文】:【注释】:(1)、是否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由业主决定;(2)、当确定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时,应执行本规范;(3)、对于不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除不执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专门性规定外,还应执行本规范的工程价款调整、工程计量和价款支付、索赔与现场签证、竣工结算以及工程造价争议处理等内容。

【条文】:3.1.3工程量清单是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础,应作为编制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工程计量及进度款支付、调整合同款、办理竣工结算以及工程索赔等的依据之一。

【注释】:工程量清单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中起到基础性作用,是整个工程量清单计价活动的重要依据之一,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分析】:(1)、工程量清单的执行力度在不断加强,对清单的研究,尤其是站在整个施工过程的角度上研究、理解清单,变得尤为重要;(2)、清单编制的前期,要加强对后期可能发生的变更、索赔等考虑,招标文件不仅要满足投标、评标的要求,更要满足后期计量支付、竣工结算、变更索赔的要求;(3)、加强清单、合同编制思路的交底,以保证后期合同执行过程中,监理、造价工程师等对前期指导思路的理解和有效执行。

2.5 招标控制价的设定【条文】:4.2.1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应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招标人应编制招标控制价。

招标控制价超过批准的概算时,招标人应报原概算审批部门审核。

投标人的投标报价高于招标控制价的,其投标应予拒绝。

4.2.8招标控制价应在招标文件中公布,不应上调或下浮,同时将招标控制价的明细表报工程所在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备查。

【注释】:招标控制价是公开的最高限价,体现了公开、公正的原则。

【条文】:4.2.3招标控制价应按下列依据编制:(l)、本规范;(2)、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和计价办法;(3)、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4)、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及有关要求;(5)、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标准、规范、技术资料;(6)、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工程造价信息没有发布的,材料按市场价;(7)、其他的相关资料。

【注释】:重新在规范中强化政府定额的重要性。

【条文】:4.2.9投标人经复核认为招标人公布的招标控制价未按照本规范的规定进行编制的,应在开标前5日向招投标监督机构或(和)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投诉。

招投标监督机构应会同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对投诉进行处理,发现确有错误,应责成招标人修改。

【注释】:在规范中明确了招投标机构的职能,体现了加强市场监管的思想。

【分析】:对于招标人来讲,对招标控制价编制高低的把握:(l)、随招标文件一起发布,要求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必须快速,所以编制质量要高,要求熟悉施工过程,这样才能编制出合理的控制价。

总之,对编制人的能力要求比较高;(2)、由于是公开的,所以投标人要加强对工程量清单的研究,采取合理的报价策略,以提高报价的竞争力。

2.6 风险责任的明确划分【条文】:4.1.9 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工程,应在招标文件中说明该工程要求投标人承担的风险内容及其范围(幅度),禁止采用以所有风险或类似语句规定投标人应承担的风险及其范围(幅度)。

【注释】这里的风险主要是指工程施工阶段工程计价的风险,体现了风险共担的原则;规范还给出了工程施工阶段风险的分摊原则:1、完全承担: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如管理费和利润;2、有限度承担:市场风险3、如建筑材料、机械燃料等价格风险4、材料价格的风险宜控制在5%以内,施工机械使用费的风险可控制在 10%以内,超过者予以调整5、完全不承担: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变化的风险。

6、如税金、规费、人工单价等,应按照当地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文件按实调整。

2.7 合同类型的确定【条文】:4.4.3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宜采用单价合同方式。

【注释】(1)、本条规定并不排斥总价合同,对于规模不大、工序相对简单的工程,只要符合当地规定即可执行总价合同;(2)、工程量变化时,是否调整综合单价、以及如何调整应在合同中给予明确约定;如合同没有约定,就按如下原则调整:1)、当工程量的变化幅度在10%以内时,其综合单价不做调整,执行原有综合单价;2)、当工程量的变化幅度在10%以外,且影响分部分项工程费超过0.1%时,由承包人对增加的工程量或减少后剩余的工程量提出新的综合单价和措施项目费,经发包人确认后调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