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5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选登_
2015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选登_
作品名称 “堡”石项链——张公堤遗产廊道的人文复兴与生态重建 四隅分治——苏州古城水系的再生 海上织女·惠安韵—渔网下的地域性再塑 螺栖嵊山——以螺破局 , 因螺而兴的海岛生长 型景观策略 以“自助工具箱”为理念的交互性设计——丽江石头城村落景观 更新 清水莲花 - 马家沟沿岸生态公园规划 交织 INTERACTION 废弃成景—杭州转塘沈家村循环再生示范园 山林·毓秀 SMART LAND,NAUGHTY RAIN 南缘遗韵 艺巷 Handicrafts Alley 通堑·融城——城市撕裂体的变性再造 茶园公社 新苏老里——基于现有老龄化社区的适老景观设计 “1+X”——思古甸的今昔何希 ? 城市绿键——生态建设触发横门渔港的特色复兴 今貌不舍故时情——“活态传承”理念下山东 博山古窑保护策略 古渡口的激活 -- 自然与历史共融的景观体系 提升策略 城市方“洲” 昨日边缘
竞赛 / 2015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作品选登
2015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选登
Work Collection towards 2015 Chinese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Competition
1 竞赛主题 : 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风景园林
李源 程然 王源斌 Syed Asif Ullah Shah
陈梦君
束丁琛 何爽、刘童、张琦雅、张杰、王全 宋霖、陈诗雅
作者学校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指导老师
李雄
王向荣 林箐 张晋石 林广思 许大为 孟祥彬
李险峰
孙卫国
黄滢 董璁 赵纪军
45
参赛组员 万玥莹、舒齐冠、任白霏、武冠甲、官晨 尤希春、庞雨玲、沈许韬、饶江涛、高吴晓 黄丽云、莫燕玲、臧彤心、顾家 宋祺炜、宋恬恬、蔡玉婷、孙周强、叶加鑫
刘天宇、王闻
刘航行、吴思杰、韩画宇 阳洁 李雪莹、郭翔雯 芮贤枝 孙海燕、李梅康、孙小力、吴洋 林伊玮、吴珅晏 韩灵雨、严正、黄迪 韩尧钰、秦桢、傅雅琦、韩金钊、殷立平 黄雅琦、庄明蓉、张少丽、颜建科、黄敏楠 钱轶伦、刘颖琦、周燚、戚启玉 罗丹青、郭珂宇、张韵、艾一丰 郑巧雁、刘晶、沙泠 王乔芮、张琳琳、伊春蒙、刘庆丽、田雪 徐昕昕、欧小杨、王资清、李逸伦 展利、陈洁、余诗卉 赵灵佳、吴熙、李轩昂
4 征集与评审
竞赛信息于 2015 年 4 月中旬发布,到 9 月 20 日作品征集截止,共收到有效方案 146 份, 其中包含本科生组 92 份,研究生组 54 份。经过评审委员会评审,评选出获奖作品 33 份,其中, 本科组一等奖 1 份,二等奖 3 份,三等奖 6 份,佳作奖 11 份;研究生组一等奖 1 份,二等奖 2 份, 三等奖 2 份,佳作奖 7 份。
当今世界经济、科技迅速发展,全球一体化与快速城市化打破了不同文明之间的隔阂,为 促进风景园林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全球化信息的快速传播、新型材料的 广泛应用、大量的文化入侵对本土文化造成强烈冲击等,使得全球风景园林内容、形式和风格 表现方式趋同,本土特色日益消失,对维护和营建本土的风景园林提出了巨大挑战。
刘家琳
刘晓光 李宇宏 曾颖 吴隽宇 宋凤 沈实现 邵健 任震 陈力 钱达 朱颖 吴隽宇 宋凤 王思元 付强 孟侠
研究生组获奖名单
获得奖项
作品名称
一等奖
Revival of Land——基于广西本土种植模式 再利用的城市地下水 回灌策略
二等奖
此时此地——基于时间性和空间性的陟山门街更新计划
二等奖
圩田上的城镇化进程
佳作奖
自然·编织·栖居—基于可循环农业模式的后圩社区改造
佳作奖
城墙的新生——郑州商代城墙遗址绿带规划设计
佳作奖
重摆“竹床阵”——湖北省武汉市六渡桥衰退 社区激活策略
参赛组员 李婉仪、葛韵宇、胡盛劼、张芬、 林辰松 张诗阳、王晞月、佟思明、李璇、崔滋辰 刘京一、金兰兰、谭立、岳晓蕾、王明睿 高原、张蕊、唐思嘉、周欣蔚、覃少阳 陈群、吴安格、余小元、汪礼文、安柯潼 乔敬雅、王雅萍、张鑫乾、徐久财、姜宏 宋婉竹、武姜行、黄开晶、诸子翔、张永杰
44
Work Collection towards 2015 Chinese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Competition / Competition
本科生组获奖名单
奖项 一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佳作奖 佳作奖 佳作奖 佳作奖 佳作奖 佳作奖 佳作奖 佳作奖 佳作奖 佳作奖 佳作奖
三等奖
留·住——应对清水河县生态移民现象的乡村景观复兴策略
三等奖
天空之城——留守儿童生存环境改善研究
佳作奖
浮“亭”归序——基于寒地特征的水空间激活 与修复
佳作奖
寻源·缘——美丽中国之布依族印象画卷概念性规划
佳作奖
腰果计划——基于生产性景观的几内亚比绍南部村落耕地修复 及发展策略佳作奖
岭南水乡 , 望影揣情——东莞芙蓉故里岭南水乡电影体验 旅游景 区规划与景观设计
作者学校 华中科技大学 苏州科技学院 福州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
西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山东建筑大学 福州大学 苏州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郑州轻工业学院 重庆大学
指导老师 赵纪军 王丽萍 杨建华 鲍沁星
面对这个问题,本次竞赛旨在呼吁我们寻求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契合点,在趋同中求创新, 不断挖掘、保护、延续和创造地域特色,以创作出反映“此时此地”的富有地域特色的有生命 力的本土风景园林作品。
2 组织单位
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承办:北京园林学会、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园林博物馆
3 评审委员会
主持:王向荣(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教授,《风景园林》主编)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成玉宁(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教授) 刘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主任、教授) 刘滨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教授) 张文英(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风景园林系教授) 李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教授) 高翅(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