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河间市2015年小麦玉米喷灌水肥一体化节水项目第二标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批准:沧州渤海水利工程有限公司第一章施工总布置说明1.1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河间市2015年小麦玉米喷灌水肥一体化节水项目第二标段(2)工程概况: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小麦玉米水肥一体化建设;本次招标范围为本项目的施工,主要施工内容为阀井工程、首部供水系统工程、管道工程、房屋建筑工程(详见工程量清单)。
项目实施地点:河间市故仙乡、尊祖庄乡。
(3)本工程施工工期:于2016年3月31日前竣工。
(4)要求质量标准:合格1.2交通条件本工程有县、乡、村级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
1.3总体施工布置1.3.1本工程的特点、难点及应对措施(一)、本工程特点及难点首部供水、管道、阀井工程,工期紧,而且在冬季施工,必须做好协调作业,在甲方要求的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本工程。
(二)、施工方案的编制原则以管网工程为主线,其它工程为辅助原则,做好各个工种相互配合协调的工作,并且搞好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防止施工人员发生疫情。
1.3.2施工总体布置指导思想以“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合理配置,文明施工,注重环保,确保优质高效、安全,按期完工”为主导思想,以“强化管理,信守承诺,建造满意工程,保护环境,持续改进,确保健康安全”为质量方针,以“方案比选优化,组织科学管理,机构精干高效,设备精良配套,队伍技术过硬”为组织原则,优选领导层,强化作业层,达到决策正确,管理科学,操作规范,以优异的工程质量回报业主。
1.3.3施工总体布置原则为确保质量目标和创优规划的实现,优质、高效、安全、按期完成本标段施工,施工总体原则为:合理安排影响全局的关键工程的程序,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充分考虑地形条件、自然环境对施工的影响,确保施工顺序与施工方法相协调,施工机具与施工方法、工期要求相匹配,并有富余;优化施工工艺方案,组织精兵强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和环保要求;确保工程的连续性、协调性、均衡性和经济性,确保工程优质、高效、安全、按要求工期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1.3.4临时工程布置原则临时工程的施工安排,根据施工总体规划以及我们对工程的周边环境、施工条件的了解,在保证工期、质量健全的前提下,有步骤的进行。
施工临时布置遵循以下原则:A、现场布置本着尽量少占耕地、布置紧凑、节约投资、便于管理的原则设置。
B、临时工程一步影响当地居民正常生产、生活为前提,尽量能为当地居民正常生产、生活提供方便,并满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要求。
1.3.5通讯、生产及生活用水、供电及施工道路施工通讯我们单位决定利用当地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的无线通讯网络,使用手机作为联系的主要途径,此外场内设置对讲机8部,以保证正常联络。
施工供水、供电系统施工供水采用临建区附近的水井水源,在拌合场附近设一水池,并备有专用洒水车准备由村庄拉水应急,以备施工生产、生活的要求。
生活、生产用电利用当地农用电,同时备用两台24kw发电机组应急。
施工交通工程所在地对外交通利用原有道路作为对外施工道路。
在施工厂区内,尽量利用现有道路,并修建或拓宽路面,以满足施工交通的需要。
1.3.6 生产、生活设施主要包括:停车场、材料库、修理车间、加工厂、现场办公室、实验室、警卫室等,均设在临建区内,项目部、职工宿舍设在项目施工区附近的村内。
第二章资源配备计划2.1劳动力计划根据本工程特点和总体计划,本工程将投入机械作业班、砌体作业班、混凝土作业班、安装作业班、其它作业班,按项目的施工先后顺序进场施工,作业组实行动态管理,一旦我单位中标,争取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人员进场工作。
详见(拟投入本标段的劳动力计划表)。
2.1.1劳动力保证措施1.我公司拥有各种专业施工队伍,可满足本工程各专业施工要求;本项目中标后,我们将在企业内外选择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并有较强施工组织能力、工作效率高、机械设备先进有良好信誉的队伍作为专业施工单位,并签订专业施工责任合同,在劳动力方面解决后顾之忧。
2.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作业特点优化配置人力材料,制定劳动力需求计划,进度要求及进、退场时间;3.为保证施工项目按计划完成,使人力材料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劳动消耗,降低工程成本,在进行劳动力计划编制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依据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劳动力需要量计划要仔细审核,并加以具体化;(2)有需要时,在保证工程按计划完工的前提下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劳动力计划进行调整;(3)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对工期进度进行考量,制定备用计划。
2.2机械设备配备计划说明施工机械设备是施工现场人、材、机三大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机械配备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进度计划的实施、劳动力的投入及成本的降低,特别是垂直运输的配备更与工程的施工进度密切相关。
为了确保本工程的进度计划得以实施,并尽可能的缩短工期,减少劳动力的投入和降低成本,根据本工程的实际特点和建设方的工期要求,本公司对施工机械的安排如下:根据本工程按照实际情况配置土方工程的人员和设备,见下表:土方工程投入的机械设备。
第三章施工方案3.1.1施工准备(1)控制测量①测量放样依据A、业主提供的城建坐标及水准点;B、业主提供的施工图及说明;C、有关工程测量的规范和标准。
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水准测量,其工艺流程见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
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平面控制网控制测量:对业主或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的测量资料、数据及测量基准点(线),认真进行复核,校验测量基准点(线)的精度,确保测量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利用经核验过的测量基准点,对施工段进行施工平面控制网点的布设,并对所布设的控制网进行外业施测及内业平差计算,分析控制网的精度,是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在满足精度的情况下,报监理工程师,取得批复后,进行施工。
对测量基准点以及为满足施工精度所布设的控制点加以保护,防止损坏,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控制点被移动或损坏后,立即对其进行恢复,以满足施工需要。
在施工过程中,结合施工需要和现场施工条件,对所布设的控制网点进行加密,其精度满足施工要求。
测量的方法采用全站仪控制测量,其注意事项为:①测量前对仪器按要求进行检定、校准;出发前检查仪器电池的电量。
②选用相应等级精度的全站仪以达到控制测量的要求。
③使用与仪器配套的反射棱镜测距。
④测量前检查仪器参数和状态设置,如角度、距离、气压、温度的单位,最小显示、测距模式、棱镜常数、水平角和垂直角形式、双轴改正等。
提前设置好仪器,在测量过程中不再改动。
⑤手工记录检核各项限差,内存记录用作对照检查。
(2)施工放样施工放样包括干渠开挖、回填等的各部位放样等,均按以下施工测量放样流程图进行,放样过程中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方便施工的位置每100m设置控制桩,进行施工测量放样,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经常对控制网进行复测校对,以保证施工高程和施工边线的准确性。
见下图:施工测量放样工艺流程图。
施工测量放样工艺流程图放样前准备:(1)阅读设计图纸,校算建筑物轮廓控制点数据和标注尺寸,记录审图结果。
(2)选定测量放样方法并计算放样数据或编写测量放样计算程序、绘制放样草图并由第二者独立校核。
(3)准备仪器和工具,使用的仪器必须在有效的鉴定周期内。
放样的方法:根据放样的对象不同,选择不同的测量放样方法。
3.1.2测量人员和设备配置本工程配备测量人员6名进行工程测量放样、中间施工测量和验收测量。
配备的主要仪器见主要测量仪器配置表3.1.3施工程序我们决定划分为两个施工段同时开工。
两个施工段机械、人员、财力、统一调配,同时施工。
3.1.3.1土方工程土方工程必须达到永久性土方工程的施工要求,每层压实不超过200mm,保证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密实性。
工程质量和艺术造型需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在施工中还要遵守有关的技术规程和原设计的构造要求。
土地平整要求需按设计标高放样,确定标桩考虑土方下沉系数,标高误差控制在0.05m内。
(一)土方开挖1.施工准备(1)在土方开挖前,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确定定位控制线(桩)、标准备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经过检验合格,并办理预检手续。
(3)因特殊原因需夜间施工时,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设有明显标志,并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4)开挖有地下水的土方工程时,我们将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降至开挖面以下的0.5m,然后方可开挖。
(5)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将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
(6)选择土方机械时,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的类别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以最能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来确定。
(7)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根据作业区域工程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
(8)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合理配备人工进行。
(9)熟悉图纸,并做好技术交底。
2.坡度的确定开挖时应严格执行,若由于流砂等现象无法保证边坡稳定时,可采取插钢板或支设挡板等措施保护边坡。
3.开挖基坑(槽)时,我们将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
根据现场情况需进行河床内的土方开挖,再开挖挡土墙基础。
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机具,缩短工期,保质保量地完成本工程。
4.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
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排水。
(1)在开挖过程中,随时检查挖土方的边坡的状态,垂直下挖深度大于1.5m 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做好基坑的支撑准备,以防坍陷。
(2)开挖基坑时,不应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
(3)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将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5.弃土原则上不在开挖范围的上侧弃土,否则应确保开挖边坡的稳定。
弃土应连续堆置,且有防止积水汇向坡面和坡基的措施。
6.墙基和岸坡易风化的崩解的土层,开挖后不能及时回填的应保留保护层。
墙基开挖时预留30cm保护层,此保护层用人工开挖,基面清理时,要求将稀软淤土、树根、杂草、乱石等全部清除,需回填的深坑和洞穴要用粗砂或砂砾回填、夯实。
(二)土方回填1.材料准备(2)反滤层与基础和岸边的接触处填料时,不允许因颗粒分离而造成粗料集中和架空现象。
(3)反滤层与相邻层次之间的材料界线应分明,分段铺筑时,做好接缝和各层之间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采用符合规定的细砂、粗砂、碎石。
控制其含水率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使用。
2.施工准备(1)研究制定现场场地平整,填土方施工方案,确定填方路线、顺序、范围,边坡坡度、排水沟水平位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