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档案管理)软件开发和文档编制管理程序

(档案管理)软件开发和文档编制管理程序

QG 湖南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管理标准QG/PLA 07.02-2002 软件开发和文档编制管理程序2005-03-25发布 2005-03-28实施湖南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湖南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管理标准软件开发和文档编制程序l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软件产品开发研制过程质量职责及控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研制的计算机各类型软件的管理。

2 引用标准GB8567—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3 定义不需用。

4 职责4.1 设计部门负责人批准软件开发项目任务书。

4.2 技术发展部负责组织对公司下达的软件项目进行各阶段的评审。

4.3 物流部经理负责组织项目的最终检测。

4.4 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对软件项目的各阶段进行考核、质量控制、组织接口协调文档的发布批准及文档更改审批。

4.5 项目负责人(软件负责人)负责:a、制定软件课题开发计划和进度安排及资源需求;b、进行总体设计;c、提供阶段评审资料;d、协调技术接口。

4.6 标准档案室管理员负责文档的存贮、保管和处理。

5 工作程序与要求5.1 公司下达的软件项目立项后,由技术发展部下达[新产品研制任务书]。

5.2 软件项目5.2.1 公司立项项目由技术发展部负责组织评审。

a、项目负责人(软件负责人)于评审前3天填写[评审申请表],并备齐评审资料,交技术发展部。

b、技术发展部审批评审申请表,并将有关资料提前3-5天下发评审组成员以供分工审阅,c、评审组长主持评审会,并填写[评审报告];评审结束,技术发展部负责收回评审资料交项目组存档。

5.2.2 凡上级下达的项目,若上级部门(或系统组织单位)对评审另有要求时,则按其执行;否则,按5.2.1条执行。

5.2.4 若项目既有软件开发,又有硬件开发,其评审是分开(软件、硬件)还是合并进行,由设计部门负责人决定。

5.3 软件项目的检测5. 3. 1 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完成下述工作。

a、测试阶段的检测;b、软件课题的系统检测;c、软件版本存档前的检测。

对以上测试发现的问题,由项目组填写[软件测试修改单],经分析原因和采取纠正措施及回归测试后,由项目负责人审批,方可列入正式版本。

5. 3. 2 物流部经理负责组织软件版本存档前的最终检测,并在[版本送检(启用)通知单]上签署检测结果。

5. 4 设计部门负责人批准软件项目开发计划。

5.5 设计部门负责人审批各项目负责人资格,并负责:a、考核各阶段的进度完成情况;b、及时协调开发中组织接口及计划修改;c、控制项目开发各阶段的设计输入、设计输出、技术状态和各阶段的验证,并对软件的正确性、文档的完整性负责。

5.6 项目负责人(软件负责人)负责组织:a、制定项目开发计划,若软件、硬件相结合的,其计划也可合并制定。

开发计划须明确划分各开发阶段,并可按开发阶段进行自主开发;b、总体设计;c、提供各阶段文档(包括评审文档),并于鉴定后一周内存入标准档案室;d、组织软件(版本)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负责;e、协调技术接口;f、定期填报工作进度,若进度计划需修改,应在报表中申述(进度报表既可按月也可按项目分阶段填报)。

5.7 软件的交付管理按[版本启用/存档细则]执行。

5.8 软件版本管理5.8.1 应顾客需要进行软件版本升级或修订时,设计部门负责人确定项目负责人,组织软件人员实施。

5.8.2 软件负责人发出[版本送检(启用)通知单]升级的版本由物流部组织检测合格后,由软件负责人将新版本存入标准档案室;并在[版本档案]中详细记录升级内容,存入项目档案中。

5.8.3 技术人员在为顾客服务的现场,遇到需要版本修订时,应先电告项目负责人,经认可后,回厂填写[用户服务档案],必要时项目负责人应组织评审和检测。

5.9 文档要求5.9.1 各阶段需具备的基本文档及文档格式(见附录)5.9.2 鉴定需具备的文档参见附录。

6 支持文件7 记录7.1 质量记录7.1.1 JL/PLA10.05-2002 版本启用通知单7.1.2 JL/PLA14.00-2002 用户服务档案7.1.3 JL/PLA07.06-2002 软件测试修改单以上记录由标准档案室保存三年。

7.2 工作记录7.2.3 版本档案以上记录由标准档案室保存三年。

7.3 附录附录一:软件产品文件表附录二:版本启用/存档实施细则附录三:概要设计说明书附录四:需求说明书附录五:软件开发规范附录六:程序设计若干规定附录一:软件产品文件表注:●表示必须编制的文件;○表示可根据产品的需要制定。

湖南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用户服务档案JL/PLA14.00-2002湖南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版本档案(工作记录)编号:软件测试修改单JL/PLA07.06-2002附录二:版本启用/存档实施细则为了规范版本的管理,减少版本的数量,文档资料的管理和保存,文档的及时更新,以及便于电子化的管理和规范工作流程,特制定该实施细则。

一、工作流程和任务:说明:1. 内部测试:进行白盒测试,要求对源程序进行检查,分析出可能影响的模块,并对相应的模块进行测试。

2. 外部测试:进行黑盒测试,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

3. 审核:检查文件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4. 资料审查:检查文件的完整性和格式的正确性。

5. 批准:审查该版本是否可以发行。

委派他人对提交的文档进行抽查,验证其正确性和完备性。

6. 编号、录入数据、刻盘:光盘的卷标为8位数字的序列号,在根目录下建立以版本编号为名称的子目录,所有提交的文档资料存放在该子目录中。

版 本 启 用 通 知 单JL/PLA10.05-2002说明:附录三:概要设计说明书概述介绍该项目的名称、任务提出者、提出的背景,应用的目标。

功能和性能对照软件需求说明书,来说明系统是如何满足功能和性能需求的。

开发工具和平台描述采用何种操作系统平台、何种编程语言、开发工具进行开发。

总体结构设计用图表和文字方式说明该系统由几个模块构成,各模块的功能、各模块之间的关系。

用数据流图描述出数据在该系统中的流动过程,在各模块输入前和输出后数据的变换。

用程序流程图描述出主要功能的实现方式。

接口设计外部接口说明该系统同外部所有的接口安排,包括硬件接口、软件接口、用户接口。

内部接口说明该系统内部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安排。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逻辑数据结构设计给出该系统内所使用的每个数据项、记录、文件的标识、定义、长度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物理数据结构设计给出系统中的数据的存储要求和访问方式、和存储介质。

系统出错处理设计出错信息用表格形式列出每种可能的出错或故障情况出现时,系统输出信息的形式、含义及处理方法。

补救措施说明故障出现后可能采取的变通措施,如后备技术、降效技术、恢复及再启动技术等。

系统维护设计说明为了系统维护方便而在程序内部设计中作出的安排,如在程序中专门安排用于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的检测点和专用模块。

关键的技术和难点描述开发该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对关键技术和难点作出风险评估,要求作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或提出其他的解决方案。

交付方式交付的内容全部的设计文件、发行版本、源程序交付的媒体介质纸质文件、电子文件、CD、FLASH、软盘附录四:需求说明书简介介绍该项目的名称、任务提出者、提出的背景,应用的目标详细需求环境需求硬件环境●描述运行该软件需要的设备能力●处理器的速度、数量和内存容量●存储媒体的容量●输入、输出设备的种类和数量●通讯网络软件环境运行该软件需要的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以及相应的其他应用软件人员环境操作该软件对人员的要求,人员的素质、数量功能需求对系统中每一个功能,要求用图示或文字详细描述:概述——叙述功能名称、目标和作用输入——详述该功能输入的信息处理——描述该功能作什么,如何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并转换成输出信息输出——详述该功能输出的信息内部生成数据——列出用户所关心的内部生成数据性能需求定量的描述该软件系统应满足的具体性能需求精度说明该软件系统的精度要求,如:●数据的精度要求●数字计算的精度要求●数据转送的误码率要求时间特性说明该软件系统的时间要求,如:●解题时间●询问和更新数据文件的响应时间●系统各项功能的顺序关系●由于输入类型的不同和操作方式的变化而引起的优先顺序●在峰值负载期,与所规定的响应时间的允许偏离范围灵活性说明当需求发生某些变化时该软件系统的适应能力,指出为适应这些变化而需要设计的软件成分和过程输入和输出描述输入和输出的每个数据元素,对每个数据元素可列出如下信息:●数据元素名●同义名●定义●格式●值域●度量单位●数据项名、缩写词和代码对于输入数据,还要说明时间要求、优先顺序和输入媒体。

对于输出数据,亦要说明时间要求、优先顺序和输出形式,并要描述对特殊输入输出项的保密要求和措施。

数据库特性详细描述数据库中要用到的每个数据元素,对每个数据元素可列出如下信息:●数据元素名●同义名●定义●格式●值域●度量单位●数据项名、缩写词和代码要根据记录的规模和数量来估计数据存储要求,并要预测数据的增长率。

故障处理列出在该系统出现故障时,为满足信息处理要求而可能采取的技术措施,如:●后备技术●低效技术●再启动技术接口说明该软件系统与其他系统和子系统的接口软件接口和硬件接口安全和保密说明该软件系统在安全和保密方面的要求交付方式交付的内容全部的设计文件、发行版本、源程序交付的媒体介质纸质文件、电子文件、CD、FLASH、软盘附录五:软件开发规范软件开发的流程和需要的文档资料同项目开发类似,在第章中有详细的描述,在这不再作介绍了,仅介绍与软件紧密相关的常用文档资料的格式模板,以及编程设计中的若干规定常用文档的格式模板流程图概述国家标准GB1526-89《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规定了信息处理文件使用的各种符号及其使用的具体约定。

要求采用VISIO或SMARTDRAW软件绘制流程图。

流程图所用符号及其简要说明使用约定图的布局流程图所用的符号应该均匀分布,连线保持合理的长度,并尽量少使用长线。

符号标志符这是赋予某个符号的标志符,其作用是便于其他文件中引用该符号。

符号标志符要写在符号的左上角。

符号描述符它用于交叉引用,表达一个符号的特殊用途,或者进一步理解某个符号的功能。

描述符要写在符号的右上角。

连接的约定●标准流向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箭头的使用可随时在流线上使用箭头指示方向,当流程不是标准流向时,一定要采用箭头来指示方向。

●流线的交叉应当尽量避免流线的交叉,即使出现,交叉的流线之间没有任何逻辑关系,不对流向产生影响。

●流线的汇集两根或更多的进入线可以汇集为一根输出线,各连接点应相互错开以提高清晰度,并在必要时使用箭头表示流向。

●互连一般情况下,流线应从符号的左边或顶端进入,从右边或底端离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