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C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技术(三)复习课程

qC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技术(三)复习课程

一个观测断面;工点长度大于500m时,间距200m设一个 观测断面
4、每个观测断面,在线路中心设一个观测沉降板,在两侧路 肩各设一个观测桩(φ40mm,钢钎长1m),在两侧路堤坡 脚外1~2m及10~12m处各设一个位移观测边桩,各观测 桩及沉降板位于同一个断面上
路基沉降变形监测
❖ 车站内软土及松软地基地段设置沉降和位移观测设 备
❖ 深搅钻机、搅拌机、注浆泵、高压注浆管、多方 位立体搅拌钻头 (两喷四搅 )
地基处理工程措施
❖ CMS桩90天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3~9Mpa
(双管单动取样器钻取芯样作抗压强度检验 )
❖ CMS桩加固深度不宜大于30m,桩径不宜小于 500mm
❖ 泵送注浆压力0.4~0.9MPa
地基处理工程措施
❖ 根据《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 南》(铁建设[2006]158号),双曲线法的回归 系数都大于对数曲线的回归系数,因此,最终总沉 降量和工后沉降量采用双曲线法回归的结果
路基沉降变形监测
❖ 曲线回归的相关系数不应低于0.92 ❖ 间隔不少于3个月的两次预测最终沉降的差
值不应大于8mm ❖ 路基填筑完成或堆载预压后,最终的沉降
❖ 观测要求
1、用于观测位移及沉降的基桩,必须置于不受填土荷 载影响的稳定地基内,基桩及位移观测桩在观测期间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2、边桩及沉降板在施工期间一般每填筑一层,应进行 一次观测,如果两次填筑间隔较长时,每3天至少观 测一次。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设计高程后,在预压 期的前2~3月内,每5天观测一次,三个月后7~15天 观测一次,半年后一个月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预压 期末,观测后及时整理“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 系曲线图。
>200
路肩、路堤和土质路 石质路堑挡墙高度
堑挡墙高度(m)
(m)
≤10
≤12
≤8
≤10
支挡结构
❖ 4、耐久性问题(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最大水胶比、最小胶
凝材料用量)
❖ 5、悬臂式(扶壁式)挡墙 ❖ 6、全封闭的钢筋混凝土“U”型槽
加固防护
沉降磁环 沉降磁环
剖面沉降观测管
(Φ=200mmPVC管)
1
1
沉降监测桩
采用φ20mm长0.25m钢筋,桩周边长0.15m,深 0.3m范围采用砂浆浇注固定。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 测量方法测量沉降观测桩标高变化,用于观测路基 沉降。
Φ20钢筋
锚固
砂浆
级配碎石
级配碎石
沉降板
由钢底板、金属测杆及保护套管组成,钢底板尺 寸为50cm×50cm。沉降板埋设于褥垫层顶部并嵌入褥 垫层内10cm,采用中粗砂回填密实,保护套管每次接 长高度以1m为宜,采用水平仪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 量方法测量沉降板标高变化,用于观测地面沉降。
❖ 施工配合比 hec剂量一般为5%~8%,一平方米范围 30cm层厚大概为20kg~30kg
❖ 施工工序 施工放样→备料→摊铺土→摊铺hec-1 →拌合→整形→碾压→接缝处理→养生
路基沉降变形监测
技术要求
200有碴
1、每个桥路过渡段设置两个观测断面,一个在距桥台1m处, 一个在过渡段中部
2、软土地段每隔100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 3、松软土地段:工点长度在500m以内时,间距100~200m
预测时间应满足下列条件: s(t)/s(t=∞)≥75% ❖ 设计预测总沉降量与通过实测资料预测的 总沉降量的差值不宜大于10mm
支挡结构
❖ 挡土墙
1、墙型:衡重式→重力式 2、材质:浆砌片石→片石混凝土(注意强度等级)、混凝
土或钢筋混凝土
3、最大墙高:12(10) →10(8)
设计时速 (km/h) ≤200
20m左右设置一个观测断面
路基沉降变形监测
❖ 观测元器件: ❖ 1、沉降板(普通、组合式沉降板) ❖ 2、路肩沉降观测桩和观测边桩 ❖ 3、剖面沉降观测管 ❖ 4、沉降磁环 ❖ 5、单(多)点沉降计 ❖ 6、分层沉降仪 ❖ 内置 测试元件接头) 1
剖面沉降观测管 (Φ=200mmPVC管)
❖ 设置标准为:软土地段每隔50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 ❖ 松软土地段:间距100设置一个观测断面 ❖ 每个观测断面,至少设两个观测沉降板 ❖ 在两侧路肩各设一个观测桩(φ40mm,钢钎长
1m),在两侧路堤坡脚外1~2m及10~12m处各设 一个位移观测边桩 ❖ 各观测桩及沉降板位于同一个断面上
路基沉降变形监测
剖面沉降管
①采用专用塑料硬管,用于观测路基横剖面沉降; ②剖面沉降管在褥垫层顶面开槽埋设,槽底中粗砂找 平,表面回填5cm中粗砂并与褥垫层相平; ③管口标高采用水平仪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 进行测量,再通过数据处理计算求出不同位置处地基 的沉降量。
路基沉降变形监测
❖ 沉降预测与评估 ❖ 预测方法:曲线回归法 ❖ 指数曲线法 ❖ 对数曲线法 ❖ 星野法 ❖ 泊松曲线法 ❖ 双曲线法
地基处理工程措施
❖ CMS桩适用于处理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饱和 黄土、素填土、粘性土等地基。
❖ 不宜用于处理泥炭土、有机质土的地基,用于处 理地基时,原状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不大于 200 kPa
❖ 水泥掺量除块状加固时可用被加固湿土质量的 7%~12%外,其余宜为12%~20%,水泥砂浆 水灰比可选用0.45~0.7,水泥砂浆的灰砂比可 选用1:0.3~0.7
3、观测控制标准: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 大于1.0cm,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不大于0.5cm。
路基沉降变形监测
路基沉降变形监测
❖ 技术要求 ❖ 无碴轨道地段路基 ❖ 1、一般地基地段每30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 ❖ 2、每个桥路过渡段设置两个观测断面,一
个在距桥台1m处,一个在过渡段中部 ❖ 3、软土、松软土或湿陷性黄土地段每隔
❖ HEC土壤固化剂
HEC 高强高耐水土 (High strength and water stability earth consolidator) 体固结剂是一种无机水硬性胶凝材料,用于 固结一般土体、特殊土体、砂石集料和工业 废渣。
强度高 渗透性低 水稳定性好 处理淤泥后可以达到以下技术指标: 抗压强度600kPa 渗透系数10-5 软化系数≥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