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酿教学设计

酿教学设计

文本和学情分析
《酿》这篇课文记叙的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在上课时,朗读《春》这篇课文,把“酝酿”的“酿”字读成“yàng”,小学生刘东东为老师指出错误后担心老师记仇和挑刺,后来老师请教了其他老师后坦诚地改正错误并表扬了刘东东,文章赞扬了刘东东真诚地协助老师纠正错误和语文老师坦率诚恳地正视错误,接受学生意见的品质。

本文特别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很容易理解感悟,在教学中,我抓住课文的情感线,感知和体会文章主人公的心情变化,放手让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生字、生词、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协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并从中受到感染,能以实际行动学习文中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懂得待人真诚的道理。

3、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能够在准确评价刘东东和他的语文老师。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课题《酿》,但是在写的时候故意写错“酉”旁里少了一“—”,在学生发现老师的错误并指出后给予表扬,改正课题然后过渡到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学生给老师指出错误的文章。


2、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要知道的?
3、引导质疑:“酿”字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感知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文后汇报你的阅读收获。

2、说说课文围绕“酿”字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刘东东的心情的语句读一读,说说他的心情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抓住重点句子来理解感悟:
1、东东不声不响地走进屋里,放下书包,坐在椅子上,耷拉着脑袋,没精打采的。


(1)理解“耷拉”(让学生做低垂着脑袋来理解这个词)
(2)抓住“耷拉”“没精打采”来理解东东当时的心情(沉重、担心)
2、第二天一上语文课,看见老师一进教室,东东就有些紧张,难为情地低下了头,生怕老师看他。

……他吓得心突突乱跳,一动也不敢动,担心老师挑他的毛病……
(1)学生画出东东的动作,神态的词语。

(2)如果你是当时的刘东东,你心情怎样?(紧张、担心、害怕)
(3)引导学生朗读句子,读出紧张、担心、害怕的感觉。

3、他高兴地坐下了,心里流淌着一股热流。

他想,要是这时能飞回家去,该多好啊!那样,他就能够立刻告诉奶奶:我们的老师,是一位多么好的老师啊!
(1)这是一段(心理)描写,东东受到了表扬,他心情如何?(激动,高兴、兴奋)
(2)引导多次朗读,读出人物激动,高兴、兴奋的心情。

(二)、讨论:你喜欢刘东东和他的老师吗?为什么?
在教学这时,学生的观点很多,大家都很积极参与讨论,于是我即时把问题引导到实际生活中,假如你的学习中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你希望你的老师怎么做?
(三)感悟文章的写作特点:插叙,初步了解插叙的作用,教给学生新的写作方法。

四、总结全文
从这篇文章的学习中,你有了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课文浅显易懂,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学,在教学刘东东心情变化的句子时,在充分朗读、谈论的基础上,以上那些句子全是学生自己找出来的,从哪些词语能够看出人物有怎样的心情,也全是学生自己感悟并说出来的,我只扮演了一个听众,特别是在“你喜欢刘东东和他的老师吗?为什么?”这个问题的探讨上,学生观点不一,各抒己见,有的说“东东真勇敢,敢指出老师的错误”;有的说“东东应该先举手,得到老师的允许后再指出,而不是突然出声打断老师的话”;还有的说“语文老师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让人敬佩”……整节课中,我以自主学习,多次朗读,合作讨论等多种形式教学,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教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教学中,以巧妙的形式教给了学生做人的道理: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要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