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2》课程实验指导书(测绘工程专业用)目录测量实验注意事项 (1)测量仪器操作细则 (1)实验一:全站仪的使用和野外数据采集 (2)实验一报告 (9)实验二:大比例尺数字测图 (10)实验二报告 (12)测量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前必须阅读有关教材及本实验指导书,初步了解实验内容要求与步骤。
2、实验记录应用正楷填写,不可潦草,并按规定的地位书写实验组号、日期、天气、仪器名称、号码及参加人的姓名等。
3、实验结束时,应把实验结果交给指导教师审阅,符合要求并经允许,方可收拾仪器结束实验,并按实验开始时领取仪器的位置,归还仪器与工具。
测量仪器操作细则1、测量仪器必须爱护,防止振动、日晒、雨淋,不应坐在仪器箱子上。
2、开箱提取仪器:1)先安置三脚架,将各脚插入土中,使三脚架稳妥。
启箱取出仪器前应看清仪器在箱中的位置,以免装箱时发生困难。
2)从箱中取出仪器不可握拿望远镜,应握住基座或远镜望的支架,取出仪器后小心地安置在三脚架上,并立即旋紧仪器与三脚架的中心连接螺旋。
3、野外作业:1)仪器上的光学部分(如镜头等)严禁用手帕、纸张等物擦试,以免损坏镜头上之药膜。
2)作业时须握住支架转动,不得握住望远镜旋转,使用仪器各螺旋必须十分小心,应有轻重感。
3)仪器所在地必须时时有人,做到人不离仪器,并防止其他无关人员使弄仪器。
4)在太阳或细雨下使用仪器时,必须撑伞,特别注意仪器不得受潮。
4、搬移仪器:1)搬移仪器前应使望远镜物镜对向度盘中心。
2)搬移仪器时先检查一下连接螺旋,必须一手握住仪器的基座或支架;一手抱住三脚架,近于垂直地稳妥地搬移,不得横放在肩上以免损坏仪器,当距离较长时,必须装箱搬移。
3)搬移仪器时须带走仪器箱及有关工具。
5、使用完毕:1)应清除仪器及箱子上的灰尘、脏物和三脚架上的泥土,将基座的脚螺旋处于大致相同的高度。
2)松连接螺旋,卸下仪器装入箱子后,应该旋紧有关的制动螺旋。
3)箱门要关紧,并立即扣上门扣或上锁。
4)工作完毕应检点一切附件与工具,以防遗失。
6、一切仪器工具若发生故障,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或实验室工作人员回报,不得自行处理,若有损坏、遗失应写书面检查,进行登记、酌情赔偿。
实验一:全站仪的使用和野外数据采集实验学时:2 学时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一、目的要求:掌握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数字地形图坐标数据采集方法。
二、仪器用具:每组全站仪一台,反射棱镜一个,对中杆一支。
三、实验内容:1.认识苏光RTS632全站仪2.测站安置仪器在测站上将仪器进行对中、整平,其具体做法与常规测量仪器的对中整平工作相同,仪器对中偏差应小于5mm。
并在测量前量取仪器高,取至厘米。
3.打开电源苏光全站仪按红色电源开关(⊙)开机后设置垂直零点:松开竖盘制动螺旋,按提示将望远镜转动一周,听到“嘀”的一声响表示仪器初始化成功,进入测量模式。
(索佳全站仪单独按电源开关(ON)为开机,与照明键同时按下为关机。
)确认显示窗中有足够的电池电量,当显示“电池电量不足”时,应及时关机并找实验中心老师更换电池。
4.测站设置和定向苏光全站仪内存提供两种格式数据文件:坐标数据文件:存放已知点坐标测量成果。
测量数据文件:存放测量数据。
在测量前可以先建立一个“坐标数据文件”,将已知点坐标测量成果存入该文件中供外业测量时调用。
“测量数据文件”用以记录本次测量成果。
测量第一个碎部点前应将测站点、定向点等信息输入内存当前工作文件中。
第一次测量设置测站点坐标时,在“选择文件”操作界面,输入文件名,建立一个新的“测量数据文件”;以后测量时,可选择已有文件,继续进行测量工作,操作过程如下:1)设置测站点坐标使用键盘直接输入坐标(仪器显示角度测量显示)※1)可以通过按[F2](列表)键查看内存中的文件列表,从中选择文件名。
※2)“>”所指示的为当前可以输入的项。
输入完该项后,按[F4](确认)键后,“>”下移一行,按[F1](输入)键继续输入当前项。
如果该项不需输入,按[▼](下移)键跳过。
※3)输入范围:-999999.999m< N、E < +999999.999m-9999.999m< Z < +9999.999m※4)可以通过按[F2](查找)键来选择预存储的属性情况,且[F2](查找)键只能用于属性输入的时候,如果输入PCODE为0~49中的数值,则对应预存储的属性的登记号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字符都为属性设置。
Ins.Hi(仪器高)仅在需要有高程信息的时候输入。
※5)如果不需要记录,按[ESC](取消)键,仪器回到测量模式显示。
2)定向和设置后视3)定测检核当后视点设置完毕后,一般需要对后视点进行定测检核,确认仪器定向无误。
即用全站仪测定后视点的位置,算得该点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0.2×M×10-3(m)(M为测图比例尺分母),高程较差不大于1/6等高距。
5.坐标测量在碎部点放置棱镜,全站仪准确照准待测碎部点进行坐标测量,在完成测量后全站仪将根据用户的设置在屏幕上显示测量结果,然后将每一个碎部点的测量数据一一保存到内存中。
6.绘制工作草图用白纸绘制工作草图。
草图上应绘制碎部点的点号、地物的相关位置、地貌的地性线、地理名称和说明注记等。
草图上标注的测点编号应与数据采集记录中测点编号严格一致,地形要素之间的相关位置必须准确。
地形图上需注记的各种名称、地物属性等,草图上也必须标记清楚正确。
7.结束测站工作重复4、5两步直到完成一个测站上所有碎部点的测量工作。
在每个测站数据采集工作结束前,还应对定向方向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不应超过定向时的限差要求。
8.应交成果每人在一个测站上需完成测站的设置和至少5个碎部点的测量,存放在一个数据文件中,每组交一份文本格式数据文件,扩展名是“DAT”。
实验一报告时间:第周、星期、第-节课地点:小组成员:实验二: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实验学时:4 学时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一、目的要求:能够熟练使用全站仪配合绘制草图测绘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或用全站仪配合电子平板进行数字化地形图的野外数据采集,掌握测图精灵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二、仪器用具:每组全站仪一台,反射棱镜一个,对中杆一支,配备“测图精灵”软件的掌上电脑一台。
三、实验内容:1.测站安置仪器在测站上将仪器进行对中、整平,其具体做法与常规测量仪器的对中整平工作相同,仪器对中偏差应小于5mm。
并在测量前量取仪器高,取至厘米。
2.打开电源参照实验一的方法将全站仪的电源开关打开。
3.定向取与测站相邻且相距较远的一个控制点作为定向点,将全站仪准确照准定向目标,然后按照全站仪水平度盘置零的方法设置度盘初值为0度。
与测站相邻的另一个控制点作为检核点,用全站仪测定该点的位置,算得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0.2×M×10-3(m)(M为测图比例尺分母),高程较差不大于1/6等高距。
4.启动测图精灵1)开机按下PDA面板上的电源开关,进入Windows CE操作系统(开机时显示最后一次关机时的屏幕)。
2)运行测图精灵点击开始菜单下的测图精灵,进入测图精灵主界面。
3)新建图形点击文件菜单下的新建图形,创建了一个作业项目。
此时作业项目尚未取名,图形信息将自动保存在临时文件Untitled.spd中。
4)控制点录入施测之前要先输入控制点。
采用手工输入方式输入控制点。
依次点击菜单:文件→坐标输入→手工输入,弹出“坐标输入”对话框,在类别栏里输入该点的属性;编码栏供用户输入自定义编码,编码栏通常输入点名;输入坐标和高程后点击OK键,输入下一点。
5)测站定向利用已知点进行测站定向工作:依次点击菜单:测量→测站定向,弹出“测站定向”对话框,选择点号定向方式,分别输入测站点点号、定向点点号、起始角、仪器高,然后按确定键。
其中测站点及定向点的输入既可通过数字键盘输入,也可用辅助笔直接捕捉屏幕上的点来输入。
6)连接全站仪依次点击菜单:设置→仪器设置,在弹出的“全站仪设置”对话框中,选择好所使用的全站仪后,按OK键返回。
7)启动掌上平板开始测量点击“”掌上平板图标进入掌上平板:(1)首先设置所测地物的属性,在第一排的两个下拉窗内设置。
例如测一个房屋,先在第一个下拉窗内选择居民地层,然后在第二个下拉窗内选择简单房屋。
(2)点击测新线,然后点击连接,进入同步通讯面板。
在同步通讯面板中,水平角、垂直角、斜距栏内将同步显示全站仪所测得的数值。
棱镜高及编码由用户输入。
如果选择不参加建模,则所测得的点导入到CASS后不能参与构建DTM。
按确定键存入此点,同时返回掌上平板。
此时可看到测得的点。
然后依次测得其它各点。
8)保存文件按文件菜单下的保存图形后,在弹出对话框中输入文件名后按OK。
测图精灵会在my document目录下生成该文件。
四、应交成果:每组交一份测图精灵的图形文件,即spd格式数据文件,扩展名是“spd”;或每组交一份全站仪测绘的文本格式数据文件,扩展名是“dat”。
实验二报告时间:第周、星期、第-节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课地点:小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