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特异性免疫教学设计

(完整版)特异性免疫教学设计

特异性免疫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理念
学习是一个接受刺激、自我发现、自我构建的综合过程,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过程的重要环节。

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有教师的组织、指导和讲解。

教师的讲解应简洁、明了、准确,深入浅出,能够给学生一种清晰而强度足够的刺激。

而这种刺激必须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并成为学生新一轮信息加工和自我构建的信息源。

课堂教学也一定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以便学生进行知识结构的重建和再加工。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行为反应和变化,及时反馈、小结,使学生的自我构建过程更有效。

二、学情分析
1、共性要素
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主动意识非常强烈,虽不能做到全面地看待事物,但他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会积极思考讨论,勇于创新,教师应尊重学生,平等参与,给予每一位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展示自我机会。

2、个性要素
该班级学生为实验班,相对而言基础更扎实,学习自主性更强,在课程的基础内容上,可以适当进行扩展与补充,全面地激发学生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知识的前后联系
“特异性免疫”是浙科版高中生物学《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3章第2节内容。

必修3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免疫调节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共同维持着内环境的稳态。

本课时要学习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与特点,这是免疫调节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前一课时,学生学习了非特异性免疫和免疫系统的组成;而后一个课时,学生将学习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和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特异性免疫的过程非常复杂,也十分抽象,学生一开始不易理解,因此有必要借助各种直观教学的手段,引导学生从典型事实出发,经过推理、归纳和概括,形成特异性免疫这个过程的新概念,然后运用这个新概念去解决其他实际问题,最终将新概念纳入自己的知识、概念体系。

2、本节内容的概念图
四、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
(2)说明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小组合作,制作并展示交流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概念图或流程图形式)
(2)运用特异性免疫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情感目标
(1)关注特异性免疫与自身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同特异性免疫是生物体适应性的体现
(3)认同免疫调节是人体与各种病原体共同进化的结果
五、重点与难点分析
1、教与学重点: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教与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六、教与学的方法
1、教学策略
(1)直观教学法:主要是采用多媒体现代教学的手段,通过动画、声音等直接的方式,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2)任务驱动法: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时的积极性高,掌握程度牢。

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和组与组之间的互动评价,更好的掌握每一个知识点。

2、学法指导
让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和表格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并提出疑惑,进而自学教材、主动思考、小组讨论,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知道学额上发现并掌握知识内在的联系。

使学生学会用表格、图解来解释原理,同时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七、教学准备
PPT课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flash动画。

八、教学过程
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介绍甲流病毒的结构和繁
殖特点。

提问:甲流病毒从外界到达我们人体的呼吸道上皮的过程,都会经历机体的哪些抵抗?
同学们所讲的是属于我们上一节课所学过的非特异性免疫,也就是免疫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那我们知道这两道防线的强度是比较弱的,一旦病毒大量繁殖,这两道防线就濒临崩溃。

内环境中的病毒主要是靠抗体清除的。

而病毒藏身于宿主细胞,只有破坏了宿主细胞才能有效清除病毒。

抗体在体液中起作用,所以我们把由抗体发挥效应的免疫过程成为体液免疫,而靠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的免疫过程成为细胞免疫,这两者共同组成了特异性免疫。

展示淋巴器官中的多种淋巴细胞模式图。

介绍人体淋巴细胞的种类,T细胞和B细胞。

小组讨论:甲流病毒入侵人体后,会引起T细胞和B细胞发生什么变化?回答:呼吸道黏膜的阻挡
和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等。

接受新知识,进行初步了
解与记忆。

小组之间进行讨论,进行
自主学习。

回顾非特异性免疫。

初步学习特异性免疫的组
成。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
学习的能力。

体液免疫内环境中有很多病毒,有
些是从外界侵入的,有些
则是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
来的子代病毒。

这些病毒
主要是靠体液免疫来消
灭。

结合课本体液免疫示意图,自学体液免疫过程,然后进行小组内交流学习,最后进行小组展示(每个组派一名代表讲解其中一个步骤)。

汇报结束。

体液免疫也要经历抗原识别、增殖分化和发挥效应的过程。

那请大家思考:B细胞活化需要几个信号?
回答:B细胞要跟游离病毒直接结合。

Th细胞被巨噬细胞呈递的病毒抗原决定簇活化后,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h细胞一旦遇到表面结合有病毒的B细胞,就会向B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促进他的增殖分化。

所以,B细胞的活化需要双信号刺激——游离抗原和淋巴因子。

B细胞活化之后会怎样?观察课本图片,并完成书
本练习。

回答:增殖分化成效应B
细胞和记忆B细胞,效应
B细胞分泌抗体,抗体与
病毒结合。

借助教材插图和与细胞免
疫的类比学习体液免疫的
过程。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关系和特点我们已经分别学习了细胞
免疫和体液免疫,事实上
这两者是共通作用的。

现在请小组同学合作,绘
制以甲流病毒为例的免疫
过程的概念图,标注出非
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
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
疫。

选择性展示正确与错误案
例,并进行分析。

最后对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进行总结(ppt展示)。

回顾知识,合作归纳、梳
理。

依照案例修改自己的概念
图中出现的错误。

归纳总结。

小组合作绘制概念图,对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知
识进行梳理,构建特异性
免疫过程的知识体系。

形成性评价课后思考:请同学们回去
后查一查最近的新闻中,
出现的“毒疫苗”事件,就
此事件,结合今天所学的
特异性免疫,说说你的看
法。

布置作业。

结合实际运用知识。

九、教学设计反思
本教学设计的特色之一,就是将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引入课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了教学难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同时,学生还从这些亲身经历过的事件中看到科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