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襄阳市“十二.五”规划2015年滚动课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书
襄阳市樊城区龙头中心小学
2016年6月8日
目录
一、问题提出 (1)
二、主要概念的介定 (2)
三、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主要容及实际意义 (2)
四、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2)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2)
六、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法 (3)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3)
八、课题成果呈现 (3)
九、经费预算 (4)
十、研究条件及保证措施 (5)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策略研究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1、新时期社会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并建议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数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对数学的情感,理解数学的本质,学习数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数学探究的能力。

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要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变学生被动地听讲为动手、动脑的主动参与的活动,变学生的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

2、学生不断发展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最重要,也是最紧迫的任务。

为了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要求,我们认为,必须开展探究性教学,创设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环境,使之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能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深入思考问题,创造性地挖掘发挥自己的潜能。

3.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
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仍然根深蒂固。

尤其是在广大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课堂上学生的
“主体性”常常受到教师“主导性”的排斥、羁押而被架空,学生只是“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

久而久之,学生就习惯于被动地学习,惰性强,主动性差,学习兴趣低下。

严重阻碍着学习自主、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创新精神受到抑制,实践能力无法锻炼,从而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

基于此,提出了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期望能促进数学教学活动朝着新课标要求的方向发展。

二、主要概念的界定
“农村小学生”指在农村小学就读的、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小学年段的学生。

这些学生年龄小,并且由于地域的文化、家长文化水平、教育条件的局限,呈现胆怯、见识少、能力弱、陌生感强等特点。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它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

自主学习是指较少依赖于他人的自己独立的学习,它的实质在于在的或自我驱动的自主选择学习,自主参与学习,通常表现为“我要学”、“我愿学”、“我乐学”,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自身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三、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主要容及实际意义
在开展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活动中,充分利用和发掘现有的课程资源,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①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动机;
②教师如何对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

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总结有效的教学策略和经验,有利于学生全面的,和谐的发展,更有利于教师素质结构的整体优化。

四、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1、加强理论研究,明确课题涵,拟订实验研究方案。

2、以课堂为主阵地,强化课堂探索实践。

3、比较实验班前后的对比情况,写出相应的研究报告。

4、推出展示课3-5节,写出结题报告。

五、研究目标
学生学会学习,才能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而启迪和训练学生学会学习的思路和方法,掌握学习策略并形成迁移能力,无疑是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形成主动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金钥匙。

据此,提出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探索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具体策略和模式。

2、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和“动手”探究,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学会如何学习。

3、探求掌握能使学生把在学习活动中获取的知识、习得的能力、掌握的方法运用到类似的学习中,从而形成迁移能力的规律和方法。

4、以“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探索掌握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原则、途径和方法。

六、具体方法
文献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
经验总结法
七、课题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计划分三个阶段完成,时间跨度为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09-2014.10
① 选择研究课题并组织论证,使之适合校情和课改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

② 确立课题,向区教育局申请立项。

③ 制订课题实施方案,明确研究目标,选学指导理论。

④ 制订课题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4.11-2015.10
1、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调查报告。

2、进行探究性学习案例研究。

3、每一位教师上一节探究性学习研讨课,然后进行交流分析研讨,不断改进教学策略。

4、学生交流学习体会,教师写出个案分析。

5、结合课例和个案分析,写论文一篇。

6、中期课题成果汇报。

7、建立网上交流平台,倡导师生写网络日志。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5.11—2015.12
1、后期测评,写出测评报告。

2、推出展示课3-5节,整理各种集锦,写出结题报告。

八、预期的研究成果
1、形成《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论文集
2、编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案例》
3、整理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网络日志》
九、课题的组织管理
1、领导小组:
卢志强(负责提供金费保障)
艳林(负责课题管理工作)
辉(负责课题材料收集、整理工作)
2、课题小组:
课题负责人:艳林(课题组主要负责人)
课题成员:卢志强耿健辉符涛候芳丽君爱华王英
蔡鑫康梦力丹黄婷毛旭东
3、成员研究容分工:
(1)探索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具体策略和模式。

(侯芳、丽君负责)(2)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和“动手”探究,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学会如何学习。

(蔡鑫、康梦力负责)(3)探求掌握能使学生把在学习活动中获取的知识、习得的能力、掌握的方法运用到类似的学习中,从而形成迁移能力的规律和方法。

(爱华、丹负责)(4)以“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探索掌握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原则、途径和方法。

(王英、毛旭东、符涛负责)
十、研究条件及保证措施
在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方面,本课题具备力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1、课题负责人。

本课题负责人是教学副校长,主抓课题教学工作。

具有较强的课题研究经验和课题组织能力。

2、课题参加者的研究水平。

本课题组成员大都自愿参加课题的研究工作,希望能够发表与课题相关的多篇论文,提高课题研究经验。

3、学校有良好网络计算机系统设施设备,对运用计算机网络平台进行文献查阅、学习、研究等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学校财务有能力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培训经费、外出学习经费和购买课题研究经费保障。

本课题组所有成员将齐心协力,在规定时间高效的完成此课题的研究任务,争取取得累累硕果,顺利结题。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襄阳市樊城区龙头中心小学艳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