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食APP产品系统设计项目商业计划书

美食APP产品系统设计项目商业计划书

美食APP产品系统设计项目商业计划书1、产品介绍1.1 产品描述中文家庭烹饪最活跃的美食社区,一个帮助美食爱好者记录、分享的平台。

**厨房APP为用户提供流行菜谱、美食墙、美食杂志、视频菜谱、线上交流、线上交易等特色服务。

**厨房——定制**专属厨房。

1.2 产品logo设计1.3 产品制作进度3月份策划产品功能蓝图,4月初确定产品实现方案以及需要的资源并于4月上旬前确定人手以及人员分配,4月中旬前实现界面设计以及构架,然后四月下旬开始着手编程且保持人员间的沟通以及问题的记录,6月份上旬完成产品基本功能并整合测试。

1.4 开发背景1基于手机端的餐饮产品市场尚未饱和,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手机端用户越来越多,成为人们主流的信息获取通道3 婚前很少下厨又想尝试做菜的90后主妇越来越普遍1.5 主要功能1初次安装:打开客户端弹出导入页面,初步介绍一下**厨房APP的功能、简要说明以及注册登录页面-注册分手机注册、邮箱注册两种方式,登录可通过第三方账号新浪、腾讯登录。

(左右滑动界面即实现美食广场界面与个人中心界面的切换)2美食广场界面:1)主页采用向下移动式页面,向下移动页面可延展2)顶端:搜索菜谱功能。

输入菜名即可搜索到菜谱。

3)流行菜谱:获得分数高的用户的食谱有机会在此页面展示,每周变化一次,用来鼓励用户不断上传食谱。

包括顶部设计:搜素功能,仅能搜索到以往上过流行菜谱用户的食谱、底端设计:用户可以评论及上传自己根据这个菜谱做出的美食照片并给出分数4)美食墙:最新上传的美食照片,点击进去有类似食谱,其页面包括顶部设计:搜索功能、美食墙主页:各种专题分类展示5)美食杂志:每周定时发布一些超级测评、有点学问、新奇食材。

6)视频菜谱:将视频菜谱整合放置这个专栏7)菜篮子:点击即可跳转到买菜页面,通过菜谱名分类、或者直接输入蔬菜名即可找到相关食材,查看信息后可点击购买按钮;3个人中心界面:1)个人信息:头像、用户名、积分2)我的收藏:收藏过的菜谱3)我的作品:我上传的菜谱4)我的订单:订单信息记录5)我的积分:积分的来源及兑换记录1.6建设意义1建立信息餐饮信息分享的平台,为用户下厨时提供方便2通过商户进驻,为用户提供食材器具购买,同时拉动消费2、盈利模式与商业价值2.1 盈利模式商家入驻是**厨房APP的主要盈利模式,商家通过一定费用入驻到菜篮子里面,提供产品给用户挑选2.2 商业价值1增加客户的粘度,客户端是一个桥梁、纽带的作用,以此提高消费者的口碑传播力度。

2**厨房APP的开发使信息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传播或接收信息,用户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查询美食相关信息。

3通过客户端能快速有效的收集客户反馈信息。

通过客户端可以实现即时留言互动,收集客户第一时间反馈的信息,有利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及时做好服务。

3、美食APP产品分析3.1 APP产品市场分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美食类APP成为了现在年轻人追捧的对象。

不用再去看枯燥的文字,只要打开应用,就可以手把手地学会做饭,简单而又实用。

中国2014年手机活跃上网数以达到5亿有预测称,到2016年年底,使用移动终端上网的网民将可能会达到7亿人。

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据,给很多移动APP开发者带来了希望。

由此可见,美食类APP产品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3.1.1 市场规模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整个生活地图各类APP中,下载率最高的是使用工具类目,比如计算器、指南针等等,下载率为97%。

其次是娱乐相关类APP,比如音乐播放软件、视频软件、美图软件等等,下载率高达95%。

排名最低的是美食类APP,下载率仅为45%。

尽管在当下美食类APP的需求还没有完全被解放的情况,美食类APP用户也已逾1亿人,其市场规模可见一斑。

3.1.2 市场结构基于这一行业态势,越来越多的美食类手机应用将目光重点转向了IOS 领域,IOS领域已经成为美食类APP争夺的主战场。

通过美食类APP的市场份额数据显示,目前美食类APP市场呈现出市场呈现出白热化的完全竞争状态,尤其以上厨房为首。

上厨房这一应用在91助手、豌豆荚、 360手机助手等平台,均取得了不错的下载量和美誉度。

通过对美食类下载用户的调研上发现,女性用户占了美食类APP下载用户中的绝大部分,占比达72%。

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人的思想里面,做饭还是女性应有的义务。

男性承担着家庭收入来源的主要责任,在做饭上基本不会花什么时间。

男性下载APP应用比例仅为28%。

值得一提的是,在女性下载用户中,主要比例集中在25-30岁之间,用户数大约占30%。

这部分人属于刚结婚不久或者即将结婚的人群,她们开始放弃一个人在外吃或者开始脱离父母,与另一半过日子的准备,而又不怎么会做饭。

这时候,对美食类APP的需求是最迫切的。

15-20岁的占比为8%;20-25岁的占比为19%;30-35岁的占比为9%;35岁以上的6%。

一般,超过35岁的女性都会做一些自己拿手的菜,实在不会的才会用APP学习一下,并且这部分人对新奇的东西不易接受,智能手机也用的少,在美食类APP的使用上也相对较少。

3.2 目标市场的设定1居家下厨人群:很多家庭主妇们经常为做什么菜发愁,有了美食APP 不用再烦恼,每天都有新鲜菜谱推荐,365天每天换着花样做菜。

同时还可以秀自己的手艺,通过美食APP交流做菜经验,交到食友。

2美食爱好者人群:为一些美食爱好者提供了分享及收获的平台。

3美食初学者人群:为美食初学者人群提供了详细的菜谱4新鲜蔬菜供应商、厨具供应商。

3.2.1 影响APP产品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1同类型产品的市场竞争:诸如上厨房等餐饮类APP已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想要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必须要突出特色。

2消费者行为习惯:消费者对手机端餐饮类APP的使用习惯。

3.2.2 APP产品市场趋势预测和市场机会据易观国际统计,2014年1月,移动菜谱凭借便捷快速的特点,在月度活跃数方面独占鳌头,好豆菜谱和下厨房分列第一位与第二位,第三名是肯德基APP。

第4至第7为也都是菜谱类APP,第8到第10为美食发现类APP,移动菜谱类APP占据了美食类APP前十席中的六席,引人关注。

1. 移动菜谱应用获得市场关注据估计,国内移动菜谱类APP的装机用户总数约为6000万左右。

按易观国际月活跃用户数据排名,位居第一的好豆菜谱移动端用户数超过2000万,月活跃用户377.6万;位列第二的下厨房移动端用户数超过1300万,月活跃用户356.7万;排名第三的豆果美食宣称今年1月底下载量已达4500万,但易观报告显示其月活跃用户只有195.6万,与好豆菜谱及下厨房相比形成鲜明对比。

2. 移动菜谱应用创业竞争激烈在这样一个不为科技媒体报道,不被自媒体关注的细分领域,却有近十家竞争对手,竞争十分激烈。

但是,即便条件如此艰难,好豆菜谱、下厨房、豆果美食等移动菜谱创业公司却都坚持了至少3年以上的时间。

对于移动菜谱市场而言,这么多的创业公司熬了这么多年,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可拓展的商业可能也越来越多,关于美食菜谱O2O的尝试也正在实践之中。

易观国际的另一组数据显示,移动美食类APP用户中,35岁以下的用户占了84%,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用户占了49%,并且上班族占到了近80%。

于是,我们有理由相信移动菜谱APP的市场发展前景。

3. 移动菜谱市场三英争霸从市场角度来说,移动菜谱类APP所对应的6000万用户背后是6000万个家庭以及数以亿计的人群。

家庭消费市场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大小事务无一不与之相关,而针对老人、女人、小孩等倍受关注的人群营养健康等问题也与美食菜谱十分相关,还有就是针对养生、减肥、降三高等功效相关的食疗方式也是大众关心的热点…….另外,关于菜谱中描述的食材采购,又正与当前炒得火热的生鲜类O2O电商紧密相连。

目前移动菜谱的市场集中度已经越来越高,势必是好豆菜谱、下厨房、豆果美食之间的三英争霸。

其中,好豆菜谱在资金实力、团队规模、人才实力上均处于领先地位,线上线下均有建树,只可惜身处湖南长沙,所以今年年后已经在北京成立了分公司,以期弥补短板;下厨房的产品体验最好,月用户活跃度相对较高,但在资金实力与团队规模上的瓶颈短期内难以突破;排名第三的豆果美食则在月活跃用户数上面被好豆菜谱和下厨房甩到了身后,其产品体验均不及下厨房与好豆菜谱,市场推广力度虽大但是用户活跃度很低,恐怕难以受到资本市场亲睐。

4. 移动美食APP最终将立足用户体验总之,市场的集中化与用户的规模化决定了美食类APP在2014年将成为行业研究机构的关注热点。

而美食类APP在家庭消费市场、健康养生市场以及生鲜电商市场等涉及O2O领域的尝试将成为其商业化拓展的最佳路径,充满了很大的想像空间。

2014年,美食类APP势必将进一步两级分化,进入抢用户、抢市场、抢布局阶段,而最终的立足点将落实到产品体验上来。

综上所述,目前移动菜谱的市场集中度已经越来越高,形成了好豆菜谱、下厨房、豆果美食之间三雄争霸的局面,用户量6000万左右。

其背后6000万个家庭给了菜谱类应用很大的想象空间,对这些用户以及其背后家庭需求的挖掘成为菜谱类应用成败的关键,这也是美食类APP必须把握的难得市场机会。

3.3 同类产品分析3.3.1 下厨房下厨房是一款聪明且简单实用的美食应用,为打算自己做饭的人提供有版权的菜谱做法与饮食知识以及购买清单的工具。

用户可以收藏别人的菜谱,也可以上传自己的做法和心得。

下厨房要传递给用户“自己做饭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感觉。

特有服务:在移动设备上,下厨房结合具体的使用场景,给喜欢亲自下厨的你定制了一些贴心功能。

优点:1任何人都能参与的菜谱协作计划,上传你的拿手好菜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