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学院课程教案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投资学授课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授课班级:2011 级财管班主讲教师:齐欣 __________所属院系部:经济管理学院教研室:应用经济学教研室教材名称:投资学出版社、版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13年3月3日陇东学院课程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区别、IPO折价现象、证券交易所的价格形成机制、证券监管的形式、股票指数的功能及编制方法等相关知识。
教学要点: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证券交易所的价格形成机制、股票指数的功能及编制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区别。
2、证券交易所的价格形成机制。
3、股票指数的功能及编制方法。
4、证券监管的形式。
难点:1、证券交易所的价格形成机制。
2、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
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法、参与法、讨论法教学过程:第二章证券的发行与交易第一节一级市场一、证券公开发行的程序二、I PO折价现象三、证券发行的成本第二节二级市场一、二级市场的分类二、市场的结构三、二级市场的价格形成第三节证券市场的监管一、证券监管的目标与原则二、我国现行证券监管体系三、监管的形式第四节股票指数一、股票指数的功能二、股票指数的编制和计算三、著名指数的介绍思考题、讨论题及其他形式的作业:1. 证券市场的主要交易形式有哪些?2. 如果某股市选取A、B C三只股票为样本股,某日收盘价分别为150元、50元、40元,并公布B股票以一股送一股的方式将股本扩大一倍,次日的开盘价变为150元、25元、40元,收盘价变为140元、29元、45元。
假定该股市基期均价为100元,并将此作为指数100点,请根据修正平均数法计算该市场指数。
3. 简述股票指数的功能。
课后记载与教学反思:教学要点:收益与风险的概念、度量及投资者的风险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 •收益的概念及度量指标。
2 •风险的来源。
3 •风险的比较及度量指标。
4•投资者的风险态度及风险规避的度量方法。
难点:1、风险的度量指标。
2、风险规避的度量方法。
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法、参与法、练习法教学过程:第三章证券的收益与风险第一节收益的度量一、持有期收益率二、多期收益率的衡量三、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四、期望收益率第二节风险的度量一、风险的定义与来源二、不同资产风险的比较三、风险的度量四、资产组合的风险第三节风险态度及其度量一、投资者的风险态度与效用函数二、风险规避的度量三、风险规避的比较思考题、讨论题及其他形式的作业:1.假设某投资者持有股票X和Y,对应着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同宏观经济环境,两只股票的收益率如下表所示:使计算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及期望收益率的方差。
2. 假设某资产组合中包含三个风险资产,在某一持有期内,每种资产的收益和市场价值如下表所示。
使计算该资产组合在持有期内的收益率。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网址等):1.朱宝宪 主编,《投资学》,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 2 •吴晓求主编,《证券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Frank K.Reilly , Edgar A.Nroton著;李月平等译,《投资学》,清华大学出版社板书设计: 板书知识要点和需要补充的内容。
(详见讲义)课后记载与教学反思: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 •资产组合的有效边界。
2 •最优资产组合的选择。
3 •马科维茨资产组合选择模型。
4 •资产组合分散化问题。
难点:马科维茨资产组合选择模型的观念、推导及经济意义。
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法、参与法、案例法教学过程:第四章最优资产组合选择第一节资产组合的效率边界一、一个无风险资产与一个风险资产的组合二、两个风险资产的组合三、一个无风险资产与两个风险资产的组合第二节最优资产组合选择一、不同市场环境下最优资产组合的选择二、分离定理第三节马科维茨资产组合选择模型一、马科维茨资产组合选择模型二、存在无风险资产时的最优资产组合选择第四节资产组合风险分散化一、资产收益率的相关性与资产组合的风险分散二、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思考题、讨论题及其他形式的作业:1.假设市场中只有两只股票A和B (没有无风险资产),而且股票A和B的相关系数为-04 两只股票的标准差和期(1)是否有人会有兴趣投资股票B?(2)如果将资金40%投资在股票A上,将资金60%投资在股票B上,则该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和标准差分别等于多少?(3 )假设某投资者希望购买一个最小标准差的投资组合,他该如何分配自己的资金?2.以下哪个投资组合一定会落在马科维茨效率边界下方?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网址等):1.朱宝宪主编,《投资学》,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2 •吴晓求主编,《证券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 Frank K.Reilly , Edgar A.Nroton 著;李月平等译,《投资学》,清华大学出版社4. 李焕林•《投资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板书设计:板书知识要点和需要补充的内容。
(详见讲义)课后记载与教学反思:1两种基本的资产定价方法。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内容。
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两个扩展形式。
4.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实证检验方法难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及其实证检验。
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法、参与法、讨论法课后记载与教学反思:难点:套利的几何意义以及套利定价理论。
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法、参与法、辩论法教学过程:第六章因素模型与套利定价理论第一节因素模型一、单因素模型的起因二、单指数模型三、多因素模型第二节套利与套利组合一、套利的原则二、套利的几何意义三、一价定律、价格的正定性与无套利第三节套利定价理论及其检验一、A PT的推导二、“纯因素”组合的构造三、套利定价理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比较四、套利定价理论的检验思考题、讨论题及其他形式的作业:1•假设市场有三个资产X、Y、Z,它们的回报率受到两个风险因素的影响,敏感度如下:股票AiX L750.25Y-1.00 2.00Z N 00LOO假定风险因素1的风险溢价为4%,风险因素2的风险溢价为8%(1)根据APT三只股票的风险溢价各为多少?(2)假设你购买了200元的股票X,50元的股票Y,并买入150元的股票Z那么你的投资组合对这两个因素的敏感度各为多少?该组合的风险溢价等于多少?2•假设市场中存在三只股票A、B、C,它们的价格分别为10元、15元和50元。
对应着未来不同的经济状况,三只股票在未来一年的收益率(%如下所示:(1)用这三只股票构建一个套利组合。
(2)如果保持股票C的回报率不变,那么股票C的价格如何变化才能使市场达到均衡?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网址等):1. 朱宝宪主编,《投资学》,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2 •吴晓求主编,《证券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 Frank K.Reilly , Edgar A.Nroton 著;李月平等译,《投资学》,清华大学出版社4. 李焕林•《投资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板书设计:板书知识要点和需要补充的内容。
(详见讲义)课后记载与教学反思:课后记载与教学反思:课后记载与教学反思:课后记载与教学反思:课后记载与教学反思:课后记载与教学反思:1. 朱宝宪主编,《投资学》,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2•吴晓求主编,《证券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 Frank K.Reilly , Edgar A.Nroton 著;李月平等译,《投资学》,清华大学出版社4. 李焕林.《投资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5. 李唯滨,梁静溪•《证券投资与评估》,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板书设计:板书知识要点和需要补充的内容。
(详见讲义)课后记载与教学反思:第五节股指期货在基金管理中的运用思考题、讨论题及其他形式的作业:1.以下是五只共同基金的情况:如果无风险收益率是3%计算收益-变动比率并排序。
2. A先生投资5万元申购一只LOF基金一南方高增长,他采取了场外申购,即通过银行柜台等申购方式。
按照当日的基金份额净值申购14993元、对应申购费率 1.5%计算,根据申购费计算方法,A先生需要交纳的申购费用是多少?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网址等):1.朱宝宪主编,《投资学》,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2•吴晓求主编,《证券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 Frank K.Reilly , Edgar A.Nroton 著;李月平等译,《投资学》,清华大学出版社•4. 李焕林.《投资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5. 李唯滨,梁静溪―《证券投资与评估》,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板书设计:板书知识要点和需要补充的内容。
(详见讲义)课后记载与教学反思:一、回报率属性二、评价战略资产配置三、评价资产混合变化四、对资产类别经理的评价五、多因素调整六、回报率成分综合思考题、讨论题及其他形式的作业:1. 年初基金甲的价值为3亿元,在第二年年初,基金获得一大笔申购款200万元,第二年年末的基金价值为3.6亿元,那么第二年基金收益率是多少?2. 天成基金是溢一家普通股共同基金,在过去的五年里,该基金与大盘指数业绩比较如下所示:投资人A打算在天成基金和另一家以上证综指业绩为目标的基金中选择一家进行投资。
如果仅仅参考历史业绩进行决策,哪种基金值得推荐?用测度风险调整业绩的不同方法来证明你的结论。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网址等):1.朱宝宪主编,《投资学》,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2•吴晓求主编,《证券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 Frank K.Reilly , Edgar A.Nroton 著;李月平等译,《投资学》,清华大学出版社4. 李焕林.《投资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5. 李唯滨,梁静溪―《证券投资与评估》,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板书设计:板书知识要点和需要补充的内容。
(详见讲义)课后记载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