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一讲:集合的概念知识点梳理讲解:一、集合的概念 【知识梳理】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要点讲解】 准确认识集合的含义(1)集合的概念是一种描述性说明,因为集合是数学中最原始的、不加定义的概念,这与我们初中学过的点、直线等概念一样,都是用描述性语言表述的.(2)集合含义中的“元素”所指的范围非常广泛,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想到的各种各样的事物或一些抽象的符号等,都可以看作“对象”,即集合中的元素. 【知识精讲】例1 (1)下列各组对象:①接近于0的数的全体;②比较小的正整数的全体;③平面上到点A 的距离等于1的点的全体;④正三角形的全体;⑤2的近似值的全体.其中能构成集合的组数是( )A .2B .3C .4D .5(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①某个公司里所有的年轻人组成一个集合;②由1,32,64,21 ,12组成的集合有五个元素;③由a ,b ,c 组成的集合与由b ,a ,c 组成的集合是同一个集合.【解】(1)选A “接近于0的数”“比较小的正整数”标准不明确,即元素不确定,所以①②不是集合.同样,“2的近似值”也不明确精确到什么程度,因此很难判定一个数,比如2是不是它的近似值,所以⑤也不是一个集合.③④能构成集合.(2)①不正确.因为“年轻人”没有确定的标准,对象不具有确定性,所以不能组成集合.②不正确.由于32=64,⎪⎪⎪⎪⎪⎪-12=12,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知,这个集合是由1,32,12这三个元素组成的. ③正确.集合中的元素相同,只是次序不同,但它们仍表示同一个集合.【变式训练】1、下列各组对象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 A .数学必修1课本中所有的难题 B .小于8的所有素数C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D .所有小的正数 【答案】 B【解析】A 中“难题”的标准不确定,不能构成集合;B 能构成集合;C 中“一些点”无明确的标准,对于某个点是否在“一些点”中无法确定,因此“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不能构成集合;D 中没有明确的标准,所以不能构成集合.2 考察下列每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1)不超过20的非负数;(2)方程x 2-9=0在实数范围内的解; (3)某班的所有高个子同学; (4)3的近似值的全体.【解】(1)对任意一个实数能判断出是不是“不超过20的非负数”,所以能构成集合; (2)能构成集合;(3)“高个子”无明确的标准,对于某个人算不算高个子无法客观地判断,因此不能构成一个集合; (4)“3的近似值”不明确精确到什么程度,因此很难判断一个数如“2”是不是它的近似值,所以不能构成集合.3、判断下列每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1)著名的数学家;(2)某校2020年在校的所有高个子同学; (3)不超过20的非负数;(4)方程x 2-9=0在实数范围内的解; (5)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解】(1)“著名的数学家”无明确的标准,对于某个人是否“著名”无法客观地判断,因此“著名的数学家”不能构成一个集合.(2)与(1)类似,也不能构成集合.(3)任给一个实数x,可以明确地判断是不是“不超过20的非负数”,即“0≤x≤20”与“x>20或x<0”两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故“不超过20的非负数”能构成集合.(4)类似于(3),也能构成集合.(5)“一些点”无明确的标准,对于某个点是否在“一些点”中无法确定,因此“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不能构成集合.【方法技巧总结】判断一组对象能否组成集合的标准及其关注点(1)标准:判断一组对象能否组成集合,关键看该组对象是否满足确定性,如果此组对象满足确定性,就可以组成集合;否则,不能组成集合.(2)关注点:利用集合的含义判断一组对象能否组成一个集合,应注意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二、元素的特性及集合相等【知识梳理】1.集合相等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2.集合元素的特性集合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要点讲解】(1)确定性:作为一个集合的元素必须是明确的,不能确定的对象不能构成集合.也就是说,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是确定的.(2)互异性:对于给定的集合,其中的元素一定是不同的,相同的对象归入同一个集合时只能算作集合的一个元素.(3)无序性:对于给定的集合,其中的元素是不考虑顺序的.如由1,2,3构成的集与3,2,1构成的集合是同一个集合.【知识精讲】例1、已知集合A有三个元素:a-3,2a-1,a2+1,集合B也有三个元素:0,1,x.(1)若-3∈A,求a的值;(2)若x2∈B,求实数x的值;(3)是否存在实数a,x,使A=B.【解】(1)由-3∈A且a2+1≥1,可知a-3=-3或2a-1=-3,当a -3=-3时,a =0;当2a -1=-3时,a =-1. 经检验,0与-1都符合要求. ∴a =0或-1.(2)当x =0,1,-1时,都有x 2∈B ,但考虑到集合元素的互异性,x ≠0,x ≠1,故x =-1. (3)显然a 2+1≠0.由集合元素的无序性, 只可能a -3=0或2a -1=0. 若a -3=0,则a =3,A ={a -3,2a -1,a 2+1}={0,5,10}≠B . 若2a -1=0,则a =12,A ={a -3,2a -1,a 2+1}=⎭⎬⎫⎩⎨⎧-45,25,0≠B . 故不存在这样的实数a ,x ,使A =B .例2、 已知集合A 中含有两个元素a 和2a ,若1∈A ,求实数a 的值. 【解】若1∈A ,则a =1或2a =1,即a =±1.当a =1时,a =2a ,集合A 中有一个元素,∴a ≠1. 当a =-1时,集合A 中含有两个元素1,-1,符合互异性.∴a =-1.【变式训练】1、已知集合M 中含有三个元素:2,a ,b ,集合N 中含有三个元素:2a,2,b 2,且M =N ,求a ,b 的值. 【解】方法一: 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有⎩⎪⎨⎪⎧a =2a ,b =b 2或⎩⎪⎨⎪⎧a =b 2,b =2a ,解得⎩⎪⎨⎪⎧a =0,b =1或⎩⎪⎨⎪⎧a =0,b =0或⎩⎪⎨⎪⎧a =14,b =12.再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得⎩⎪⎨⎪⎧a =0,b =1或⎩⎪⎨⎪⎧a =14,b =12.方法二 ∵两个集合相等,则其中的对应元素相同.∴⎩⎪⎨⎪⎧a +b =2a +b 2,a ·b =2a ·b 2,即错误!∵集合中的元素互异, ∴a ,b 不能同时为零.当b ≠0时,由②得a =0或b =12.当a =0时,由①得b =1或b =0(舍去). 当b =12时,由①得a =14.当b =0时,a =0(舍去).∴⎩⎪⎨⎪⎧a =0,b =1或⎩⎪⎨⎪⎧a =14,b =12.2、已知集合A 中含有三个元素1,0,x ,若2x ∈A ,求实数的值.x 【解】∵2x ∈A ,∴2x 是集合A 中的元素.又∵集合A 中含有3个元素,∴需分情况讨论:①若2x =0,则x =0,此时集合A 中有两个元素0,不符合互异性,舍去;②若2x =1,则x =±1.当x =1时,此时集合A 中有两个元素1,舍去;当x =-1时,此时集合A 中有三个元素1,0,-1,符合题意;③若 2x =x ,则x =0或x =1,不符合互异性,都舍去.综上可知,x =-1.【方法技巧总结】1、元素的无序性主要体现在:①给出元素属于某集合,则它可能等于集合中的任一元素;②给出两集合相等,则其中的元素不一定按顺序对应相等.2、元素的互异性主要体现在求出参数后要代入检验,同一集合中的元素要互不相等.【易错题】【典例】若集合A 中有三个元素x ,x +1,1,集合B 中也有三个元素x ,x 2+x ,x 2,且A =B ,则实数x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A =B ,∴⎩⎪⎨⎪⎧x +1=x 2,1=x 2+x或⎩⎪⎨⎪⎧x +1=x 2+x ,1=x 2.解得x =±1.经检验,x =1不适合集合元素的互异性,而x =-1适合. ∴x =-1. [答案] -1 【易错点】1.上面例题易由方程组求得x =±1后,忽视对求出的值进行检验,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2.当集合中元素含字母并要求对其求值时,求出的值一定要加以检验,看是否符合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易错点训练】若集合A 中含有三个元素a -3,2a -1,a 2-4,且-3∈A ,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①若a -3=-3,则a =0, 此时A ={-3,-1,-4},满足题意.②若2a -1=-3,则a =-1,此时A ={-4,-3,-3},不满足元素的互异性. ③若a 2-4=-3,则a =±1.当a =1时,A ={-2,1,-3},满足题意; 当a =-1时,由②知不合题意. 综上可知a =0或a =1. 答案:0或1三、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知识梳理】1、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 ,记作a ∈A .2、如果a 不是集合A 中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要点讲解】(1)符号“∈”“∉”刻画的是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元素a 与一个集合A 而言,只有“a ∈A ”与“a ∉A ”这两种结果.(2)“∈”和“∉”具有方向性,左边是元素,右边是集合,形如R ∈0是错误的 3.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 (1)数集及其记法(2【知识精讲】题型1判定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例3 (1)设集合A只含有一个元素a,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0∈A B.a∉AC.a∈A D.a=A(2)下列所给关系正确的个数是( )①π∈R;②3∉Q;③0∈N*;④|-4|∉N*.A.1 B.2C.3 D.4【解析】(1)由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可知,a∈A.(2)①π∈R显然是正确的;②3是无理数,而Q表示有理数集,∴3∉Q,正确;③N*表示不含0的自然数集,∴0∉N*,③错误;④|-4|=4∈N*,④错误,所以①②是正确的.【答案】(1)C (2)B【变式训练】1 给出下列关系:①12∈R;②2∉Q;③|-3|∉N;④|-3|∈Q;⑤0∉N,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1 B.2 C.3 D.4【答案】 B【解析】12是实数,①对;2不是有理数,②对;|-3|=3是自然数,③错;|-3|=3是无理数,④错; 0是自然数,⑤错.故选B.2 用符号 “∈”或“∉”填空. -2________R ;-3________Q ; -1________N ;π________Z. 【答案】 ∈ ∈ ∉ ∉ 3给出下列说法:①R 中最小的元素是0; ②若a ∈Z ,则-a ∉Z ; ③若a ∈Q ,b ∈N *,则a +b ∈Q.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D .3【解析】选B 实数集中没有最小的元素,故①不正确;对于②,若a ∈Z ,则-a 也是整数,故-a ∈Z ,所以②也不正确;只有③正确. 【方法技巧总结】判断元素与集合间关系的方法判断一个对象是否为某个集合的元素,就是判断这个对象是否具有这个集合的元素具有的共同特征.如果一个对象是某个集合的元素,那么这个对象必具有这个集合的元素的共同特征.题型2 根据已知的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推理 例3 集合A 中的元素x 满足63-x∈N ,x ∈N ,则集合A 中的元素为________. 【答案】 0,1,2【解析】∵x ∈N ,63-x ∈N ,∴0≤x ≤2且x ∈N.当x =0时,63-x =63=2∈N ;当x =1时,63-x =63-1=3∈N ;当x =2时,63-x =63-2=6∈N.∴A 中元素为0,1,2.【变式训练】1 已知集合A中元素满足2x+a>0,a∈R,若1∉A,2∈A,则( )A.a>-4 B.a≤-2C.-4<a<-2 D.-4<a≤-2【答案】 D【解析】∵1∉A,∴2×1+a≤0,a≤-2.又∵2∈A,∴2×2+a>0,a>-4,∴-4<a≤-2.【方法技巧总结】判断元素和集合关系的两种方法(1)直接法①使用前提:集合中的元素是直接给出的.②判断方法:首先明确集合是由哪些元素构成,然后再判断该元素在已知集合中是否出现.(2)推理法①使用前提:对于某些不便直接表示的集合.②判断方法:首先明确已知集合的元素具有什么特征,然后判断该元素是否满足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特征.【课堂小测】1.下列选项中能构成集合的是( )A.高一年级跑得快的同学B.中国的大河C.3的倍数D.有趣的书籍【解析】选C 根据集合的定义,选项A,B,D都不具备确定性.2.若以集合A的四个元素a,b,c,d为边长构成一个四边形,则这个四边形可能是( )A.梯形B.平行四边形C.菱形D.矩形【解析】选A 由于a,b,c,d四个元素互不相同,故它们组成的四边形的四条边都不相等.3.有下列说法:①集合N与集合N*是同一个集合;②集合N中的元素都是集合Z中的元素;③集合Q中的元素都是集合Z中的元素;④集合Q中的元素都是集合R中的元素.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解析】因为集合N*表示正整数集,N表示自然数集,Z表示整数集,Q表示有理数集,R表示实数集,所以①③中的说法不正确,②④中的说法正确.【答案】②④4.设由2,4,6构成的集合为A,若实数a∈A时,6-a∈A,则a=________.【解析】代入验证,若a=2,则6-2=4∈A,符合题意;若a=4,则6-4=2∈A,符合题意;若a=6,则6-6=0∉A,不符合题意,舍去.所以a=2或a=4.【答案】2或45.已知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x,y,集合B中含有两个元素0,x2,若A=B,求实数x,y的值.【解】因为集合A,B相等,则x=0或y=0.①当x=0时,x2=0,则B={0,0},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故舍去.②当y=0时,x=x2,解得x=0或x=1.由①知x=0应舍去.综上知x=1,y=0.【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已知集合A由x<1的数构成,则有( )A.3∈A B.1∈A C.0∈A D.-1∉A【答案】 C解析很明显3,1不满足不等式,而0,-1满足不等式.2.集合A中只有一个元素a(a≠0),则( )A.0∈A B.a=AC.a∈A D.a∉A【答案】 C解析∵A中只有一个元素a且a≠0,∴0∉A,选项A错.∵a为元素,A为集合,故B错误.由已知选C.3.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若a ∈N ,则-a ∉NB .若a ∈Z ,则a 2∈ZC .若a ∈Q ,则|a |∈QD .若a ∈R ,则3a ∈R 【答案】 A解析 A 不对.反例:0∈N ,-0∈N.4.已知x ,y 为非零实数,代数式x |x |+y |y |的值所组成的集合是M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0∉MB .1∈MC .-2∉MD .2∈M 【答案】 D【解析】①当x ,y 为正数时,代数式x |x |+y |y |的值为2;②当x ,y 为一正一负时,代数式x |x |+y|y |的值为0;③当x ,y 均为负数时,代数式x |x |+y |y |的值为-2, 所以集合M 中的元素共有3个:-2,0,2,故选D.5.已知集合S 中三个元素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那么△ABC 一定不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 【答案】 D【解析】由元素的互异性知a ,b ,c 均不相等.6.已知A 中元素满足x =3k -1,k ∈Z ,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 .-1∉AB .-11∈AC .3k 2-1∈AD .-34∉A 【答案】C【解析】令3k -1=-1,解得k =0∈Z ,∴-1∈A ;令3k -1=-11,解得k =-103∉Z ,∴-11∉A ; ∵k ∈Z ,∴k 2∈Z ,∴3k 2-1∈A ;令3k -1=-34,解得k =-11∈Z ,∴-34∈A .7.由实数x ,-x ,|x |,x 2,-3x 3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 )A .2个元素B .3个元素C .4个元素D .5个元素【答案】 A【解析】 由于|x |=±x ,x 2=|x |,-3x 3=-x ,并且x ,-x ,|x |之中总有两个相等,所以最多含2个元素.8.由不超过5的实数组成集合A ,a =2+3,则( )A .a ∈AB .a 2∈A C.1a∉A D .a +1∉A 【答案】 A【解析】a =2+3<4+4=4<5,∴a ∈A .a +1<4+4+1=5,∴a +1∈A .a 2=(2)2+22·3+(3)2=5+26>5.∴a 2∉A .1a =12+3=3-2(2+3)(3-2)=3-2<5. ∴1a∈A . 故选A.二、填空题9.下列所给关系正确的个数是________.①π∈R ;②3D ∈/Q ;③0∈N *;④|-4|D ∈/N *.【答案】 2【解析】∵π是实数,3是无理数,0不是正整数,|-4|=4是正整数,∴①②正确,③④不正确,正确的个数为2.10.如果有一集合含有三个元素:1,x ,x 2-x ,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 x ≠0,1,2,1±52【解析】由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可得x ≠1,x 2-x ≠1,x 2-x ≠x ,解得x ≠0,1,2,1±52. 11.已知a ,b ∈R ,集合A 中含有a ,ba ,1三个元素,集合B 中含有a 2,a +b,0三个元素,若A =B ,则a+b =____.【答案】 -1【解析】∵A =B,0∈B ,∴0∈A .又a ≠0,∴b a =0,则b =0.∴B ={a ,a 2,0}.∵1∈B ,a ≠1,∴a 2=1,a =-1或1(舍).由元素的互异性知,a =-1,∴a +b =-1.三、解答题12.已知集合A 是由a -2,2a 2+5a,12三个元素组成的,且-3∈A ,求实数a 的值.解:由-3∈A ,可得-3=a -2或-3=2a 2+5a ,∴a =-1或a =-32. 当a =-1时,a -2=-3,2a 2+5a =-3,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故a =-1舍去.当a =-32时,a -2=-72,2a 2+5a =-3,满足题意. ∴实数a 的值为-32. 13.数集A 满足条件:若a ∈A ,则11-a∈A (a ≠1).若2∈A ,试求出A 中其他所有元素; 解:(1)2∈A ,则11-2∈A , 即-1∈A ,则11+1∈A ,即12∈A ,则11-12∈A , 即2∈A ,所以A 中其他所有元素为-1,12. 证明如下:1()若a ∈A ,a ≠1,则有11-a ∈A 且11-a≠1, 所以又有11-11-a=a -1a ∈A 且a -1a ≠1, 进而有11-a -1a =a ∈A .又因为a ≠11-a (因为若a =11-a,则a 2-a +1=0,而方程a 2-a +1=0无解),故11-a ≠a -1a,所以A 中只能有3个元素, 它们分别是a ,11-a ,a -1a ,且三个数的乘积为-1. 四、探究与拓展14.已知集合A 中有3个元素a ,b ,c ,其中任意2个不同元素的和的集合中的元素是1,2,3.则集合A 中的任意2个不同元素的差的绝对值的集合中的元素是________.【答案】 1,2【解析】由题意知⎩⎪⎨⎪⎧ a +b =1,b +c =2,c +a =3,解得⎩⎪⎨⎪⎧a =1,b =0,c =2, ∴集合A ={0,1,2},则集合A 中的任意2个不同元素的差的绝对值分别是1,2.故集合A 中的任意2个不同元素的差的绝对值的集合是{1,2}. 15.已知集合A 中的元素x 均满足x =m 2-n 2(m ,n ∈Z),求证:(1)3∈A ;(2)偶数4k -2(k ∈Z)不属于集合A .证明 (1)令m =2∈Z ,n =1∈Z ,得x =m 2-n 2=4-1=3,所以3∈A .(2)假设4k -2∈A ,则存在m ,n ∈Z ,使4k -2=m 2-n 2=(m +n )(m -n )成立.①当m ,n 同奇或同偶时,m +n ,m -n 均为偶数,所以(m +n )(m -n )为4的倍数与4k -2不是4的倍数矛盾.②当m ,n 一奇一偶时,m +n ,m -n 均为奇数,所以(m +n )(m -n )为奇数,与4k -2是偶数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综上,4k -2∉A .。